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64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包括车体、罐体、进料口、卸料斗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卸料管,所述导向杆包括连接杆、摇臂和限位杆,所述卸料管包括连接圈、固定块、连接块、套环和连接筒,连接杆左端与卸料斗上表面右部连接、右端与摇臂经球铰链连接,卸料斗上的第一凸耳经穿过销孔的定位销和摇臂连接,相邻两个连接圈之间连接有连接筒,右侧的三个连接圈的顶面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穿装有套环,套环均套设在连接杆上,每相邻两个连接圈中靠右侧的连接圈套在靠左侧的连接圈外,摇臂可以带动连接筒自由转动角度,解决了现有的陶粒砂支撑剂运输车的出砂口不易对准混砂车的砂斗,卸料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压裂施工中需要压裂装备持续地往井下注入含支撑剂的压裂液。陶粒砂支撑剂是一种小颗粒状固体,其作用是随压裂基液一起注入到被高压压开的地层裂缝中,支撑地层裂缝使裂缝难以闭合,从而形成地层油气资源流向井口的通道,达到油气增产的目的。目前现有的陶粒砂支撑剂运输车包括车体、罐体、进料口和卸料斗,卸料斗为左右贯通的锥台结构,卸料斗右端连接有插板阀,运输车将陶粒砂支撑剂运输至压裂施工现场,卸料斗的出砂口对准混砂车的砂斗,混砂车通常具有两个砂斗,由于施工现场场地限制,车辆移动不便,出砂口不易对准混砂车的砂斗,因此,现有的陶粒砂支撑剂运输车不足之处在于卸料斗上的出砂口不易对准混砂车的砂斗,卸料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陶粒砂支撑剂运输车不足之处在于卸料斗上的出砂口不易对准混砂车的砂斗,卸料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包括车体、罐体、进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包括车体、罐体、进料口和卸料斗(4),所述卸料斗(4)为左右贯通的锥台结构,所述卸料斗(4)右端连接有插板阀(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n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卸料管,所述导向杆包括连接杆(9)、摇臂(10)和限位杆(11),所述连接杆(9)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9)左端与卸料斗(4)上表面右部连接、右端与摇臂(10)经球铰链连接,所述摇臂(10)为伸缩杆,所述摇臂(10)自由端连接有与摇臂(10)垂直的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为圆柱体,所述卸料斗(4)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一凸耳(12),两个第一凸耳(12)之间的距离大于摇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支撑剂运输车,包括车体、罐体、进料口和卸料斗(4),所述卸料斗(4)为左右贯通的锥台结构,所述卸料斗(4)右端连接有插板阀(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卸料管,所述导向杆包括连接杆(9)、摇臂(10)和限位杆(11),所述连接杆(9)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9)左端与卸料斗(4)上表面右部连接、右端与摇臂(10)经球铰链连接,所述摇臂(10)为伸缩杆,所述摇臂(10)自由端连接有与摇臂(10)垂直的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为圆柱体,所述卸料斗(4)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一凸耳(12),两个第一凸耳(12)之间的距离大于摇臂(10)的直径,所述摇臂(10)自由端置于两个第一凸耳(12)之间,两个第一凸耳(12)上设置有前后相对的贯穿第一凸耳(12)的销孔,所述两个第一凸耳(12)经穿过销孔的定位销和摇臂(10)连接;
所述卸料管包括连接圈(5)、固定块(15)、连接块(7)、套环(8)和连接筒(16),所述连接圈(5)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金属方形圈,每相邻两个连接圈(5)之间均连接有结构相同的连接筒(16),所述连接筒(16)为帆布材质的左右贯通的筒状结构,最左端的连接圈(5)左端面与插板阀(6)右端面连接,右侧的三个连接圈(5)的顶面左端中部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涛张建锋魏亚奇王琼莹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光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