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402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包括壳体、储料腔、加料口、电机一、连接轴、螺旋杆、输送孔、连接孔、输料槽、缓冲槽、弹簧、活塞、安装槽、出气孔、过滤网、出粒槽、转盘、造粒孔、吹气槽、收集盒、连通孔、进气孔、电机二和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缓冲槽,从而确保了原料能够通过造粒孔进入到缓冲槽,也就保证了造粒孔内部能够完全填充有原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电机二,能够通过传动轴带动转盘整体旋转,从而能够将填充原料的造粒孔旋转至吹气槽位置通过高压气体直接吹出到出粒槽中,也就提高了连续造粒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过滤网,便于将颗粒中空气的排出,从而提高了造粒时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塑胶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
技术介绍
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等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等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下游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对塑胶的需求。塑胶产品是由各种原料加工而成的,不同的塑胶产品需要的原料种类、配置比例都不尽相同。当我们制作出需要的塑胶后,为了方便下游厂家的进一步加工,通常会将这些塑胶通过造粒机切割成大小相近的小块,而现有的塑胶生产的造粒机生产的颗粒大小不够均匀一致且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成品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解决了现有的塑胶生产的造粒机生产的颗粒大小不够均匀一致且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成品的整体品质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储料腔、加料口、电机一、连接轴、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储料腔(2)、加料口(3)、电机一(4)、连接轴(5)、螺旋杆(6)、输送孔(7)、连接孔(8)、输料槽(9)、缓冲槽(10)、弹簧(11)、活塞(12)、安装槽(13)、出气孔(14)、过滤网(15)、出粒槽(16)、转盘(17)、造粒孔(18)、吹气槽(19)、收集盒(20)、连通孔(21)、进气孔(22)、电机二(23)和传动轴(24);/n所述壳体(1)上侧中设有储料腔(2),所述壳体(1)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n所述储料腔(2)左上侧设有加料口(3),所述储料腔(2)下侧中央中设有输送孔(7);/n所述连接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塑胶生产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储料腔(2)、加料口(3)、电机一(4)、连接轴(5)、螺旋杆(6)、输送孔(7)、连接孔(8)、输料槽(9)、缓冲槽(10)、弹簧(11)、活塞(12)、安装槽(13)、出气孔(14)、过滤网(15)、出粒槽(16)、转盘(17)、造粒孔(18)、吹气槽(19)、收集盒(20)、连通孔(21)、进气孔(22)、电机二(23)和传动轴(24);
所述壳体(1)上侧中设有储料腔(2),所述壳体(1)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
所述储料腔(2)左上侧设有加料口(3),所述储料腔(2)下侧中央中设有输送孔(7);
所述连接孔(8)设在壳体(1)中央中,所述连接孔(8)上侧中央与输送孔(7)下侧出口相连通;
所述螺旋杆(6)活动连接在输送孔(7)中,所述螺旋杆(6)顶部通过连接轴(5)与电机一(4)下侧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输料槽(9)为两个,两个所述输料槽(9)分别对称设在壳体(1)中央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输料槽(9)内侧中央均与连接孔(8)内部相连通;
所述缓冲槽(10)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槽(10)分别位于对应的输料槽(9)外侧,两个所述缓冲槽(10)分别对称设在壳体(1)中央左右两侧中,两个所述缓冲槽(10)中均活动连接有活塞(12),且活塞(12)外侧盲孔分别与对应的缓冲槽(10)之间均设有弹簧(11);
所述安装槽(13)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槽(13)分别位于对应输料槽(9)和缓冲槽(10)之间,两个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明曹迪关冲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