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308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零冷水热水器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冷热互通水管,连接在与热水器连通的多个用水点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出口处;温度探测器,与冷热互通水管连接,用于测量热水管内水的温度;信号发射器,与温度探测器电连接,当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大于设定值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信号,当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低于预设值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信号;主机,主机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泵电连接,循环泵连接在热水器的冷水管上,控制器与信号发射器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多用水点的零冷水控制,安全性能更好,提高了用户感受,提高了零冷水改造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冷水热水器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零冷水热水器改造是指将原先不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热水器进行改造,使得热水管路在使用时无需等待直接出热水,省去了用户用水时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提高了用户的体验。相关技术中,对原先不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热水器改造方式多为在用水端的出水口的热水管处增加具有即时加热功能的小型加热器,当开启水龙头时,对热水管路中的冷水进行即时加热,当检测到经热水器流出的热水到达热水管路中后,小型加热器停止工作,从而实现了用水端的零冷水供应;然而上述即热式小型加热器也存在缺陷,一方面小型加热器的功率过大,一般在3000-5000瓦左右,当用户具有多个用水端时,同时开启的小型加热器会造成用电线路无法满足其耗电需求,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实现多个用水点处的零冷水功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实现零冷水管路的多用水点的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包括:冷热互通水管,连接在与热水器连通的多个用水点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出口处;温度探测器,与所述冷热互通水管连接,用于测量热水管内水的温度;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温度探测器电连接,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信号,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信号;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循环泵连接在热水器的冷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冷热互通水管内具有单向阀,当所述循环泵开启时,驱动水流从热水管朝向冷水管流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开始工作;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第一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停止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冷热互通水管包括热水接头、横管和冷水接头;所述热水接头一端与热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用水器连接;所述冷水接头一端与冷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用水器连接;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热水接头的中部和所述冷水接头的中部,以实现热水管和冷水管的互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横管内;所述热水接头为四通管,所述温度探测器连接在所述热水接头的第四接头处,且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探头伸入至所述热水接头内。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接头与所述横管之间还具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为金属软管。进一步地,所述横管内还具有热膨胀金属,当所述横管内水温到达预定温度时,所述热膨胀金属发生形变,将所述横管所在通道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横管上还具有锁闭按钮,当按下所述按钮时,所述横管所在的通道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按钮与其所在管路上的信号发射器电连接,当按下所述按钮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零冷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信号发射器的数量;获取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识别信号类别;若所述信号为第二信号时,则当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二信号时,开启循环泵;如所述信号为第一信号时,则对第一信号的数量进行累计;当第一信号的累计数量与信号发射器的数量相等时,关闭循环泵,并将累计的信号发射器的数量清零。进一步地,当关闭其中一个或多个冷热互通水管上的按钮时,执行以下步骤:变更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在信号发射器总数的基础上减去关闭的冷热互通水管的数量。进一步地,当将关闭的一个或多个冷热互通水管上的按钮再次开启时,执行以下步骤:在当前所存储的信号发射器的数量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数值。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零冷水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零冷水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零冷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热水器管路上加装主机和冷热互通水管,通过温度探测器探测热水管内水的温度,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至主机的控制器上,通过控制器控制循环泵工作,实现水流从热水管流动至冷水管,从而使得热水管和冷水管内的水在热水器内循环加热,最终实现了零冷水功能;而对于多个用水点的零冷水控制,本专利技术通过接收多个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当所有的信号发射器位置的热水管内的水均变为热水时循环泵停止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多用水点的零冷水控制,不仅节省了用电资源,而且安全性能更好,提高了用户感受,从而提高了零冷水改造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零冷水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冷热互通水管、温度探测器和信号发射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管的部分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冷热互通水管和温度探测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零冷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的零冷水控制系统,包括冷热互通水管10、温度探测器20、信号发射器30和主机40,其中:冷热互通水管10连接在与热水器连通的多个用水点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出口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水点设置有多个,每个用水点都连通有一个冷热互通水管10;冷热互通水管10的作用在于将与热水器连通的冷水管以及热水管进行连通,从而形成预热循环回路;当水流流经热水器进行循环流动时,热水器开启对流经其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原先热水管中的冷水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热互通水管,连接在与热水器连通的多个用水点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出口处;/n温度探测器,与所述冷热互通水管连接,用于测量热水管内水的温度;/n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温度探测器电连接,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信号,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信号;/n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循环泵连接在热水器的冷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讯连接;/n其中,所述冷热互通水管内具有单向阀,当所述循环泵开启时,驱动水流从热水管朝向冷水管流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开始工作;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第一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停止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冷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热互通水管,连接在与热水器连通的多个用水点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出口处;
温度探测器,与所述冷热互通水管连接,用于测量热水管内水的温度;
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温度探测器电连接,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一信号,当所述温度探测器检测到水温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第二信号;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循环泵连接在热水器的冷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冷热互通水管内具有单向阀,当所述循环泵开启时,驱动水流从热水管朝向冷水管流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开始工作;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第一信号时,控制所述循环泵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冷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互通水管包括热水接头、横管和冷水接头;
所述热水接头一端与热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用水器连接;
所述冷水接头一端与冷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用水器连接;
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热水接头的中部和所述冷水接头的中部,以实现热水管和冷水管的互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横管内;
所述热水接头为四通管,所述温度探测器连接在所述热水接头的第四接头处,且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探头伸入至所述热水接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冷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接头与所述横管之间还具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为金属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冷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内还具有热膨胀金属,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