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304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罐,与常压罐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尾气管路连接,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流入所述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催化燃烧反应器,与所述分离罐的出口连接,以将所述分离罐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真空泵,设于所述分离罐与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分离罐内的不凝气送入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常压罐内含有机物料的尾气集中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并通过真空泵将分离出的不凝气送入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进行催化燃烧处理,对常压罐内的尾气集中回收处理,能够减少异味排放等,实现尾气的有效处理,满足安全及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常压罐尾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常压储罐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储存设备,在炼油行业中用来储存各种原料油、半成品油、成品油、芳烃产品及液化气等。常压储罐通常具有与大气直接相通的接管,始终保持储罐内的操作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目前,国内以氧化法生产环己酮的工艺中,有四个中间储罐位于中间罐区。分别为用于储存高压废碱液的T-51601罐、储存粗醇酮的T-51802罐、储存产品(环己酮)的T-51803罐以及储存中间产品(环己醇)的T-51804罐。上述四个储罐均为常压罐,且储存的物料分别含有环己烷、环己醇、环己酮等易燃易爆有机物。出于安全考虑,现有的工艺在罐顶设有氮气密封装置并保持各储罐内处于微正压,防止空气进入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时,罐顶设有呼吸阀,防止氮气持续进入罐内造成罐憋压甚至罐体胀罐、爆裂等风险。但是,现有技术中,罐顶呼吸阀为对空排放,持续的有含有非甲烷总烃等有机物的气体从呼吸阀处飘向大气,造成现场异味大、风险高,不利于现场安全生产及安全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对常压罐尾气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工艺现场异味的排放,解决中间储罐有机气体外排带来的安全环保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罐,与常压罐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尾气管路连接,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流入所述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催化燃烧反应器,与所述分离罐的出口连接,以将所述分离罐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真空泵,设于所述分离罐与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分离罐内的不凝气送入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常压罐和所述分离罐的氮气管路,靠近所述常压罐的氮气进口和所述分离罐的氮气进口的氮气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以分别调节所述常压罐和所述分离罐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尾气管路,所述第二尾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常压罐的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管路上设有呼吸阀,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外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尾气管路上设有阻火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气管路上设有切断阀,当所述常压罐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常压罐通过多个第一尾气管路分别连接至所述分离罐,每个所述第一尾气管路上均设有所述切断阀,多个所述切断阀联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常压罐包括第一常压罐,所述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常压罐的尾气出口连接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气相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尾气管路和所述第二尾气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至冷凝液罐,所述冷凝液罐上设有与所述氮气管路连接的氮气进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连接的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常压罐内的尾气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将经分离罐分离出的不凝气通过真空泵送入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进行燃烧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常压罐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尾气管路与所述分离罐连接,所述常压罐和所述分离罐均连接至氮气管路,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系统的压力满足预设压力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一尾气管路上的切断阀开启,以将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送入所述分离罐中,并控制所述真空泵运行,以将分离出的不凝气送入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中;当系统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切断阀关闭,并控制设于所述氮气管路上的第一调节阀开启将氮气送入常压罐和/或分离罐中,使所述压力回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将常压罐内含有机物料的尾气集中送入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并通过真空泵将分离出的不凝气送入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进行催化燃烧处理,对常压罐内的尾气集中回收处理,能够减少异味排放等,实现尾气的有效处理,解决气体外排带来的安全环保问题,满足安全及环保要求。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常压罐尾气处理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分离罐、11-第一出口、12-第二出口、13-分离罐的氮气进口;2-催化燃烧反应器;3-真空泵;41-第一调节阀、42-第二调节阀;5-呼吸阀;6-切断阀;7-换热器;8-冷凝液罐、81-增压泵;9-地面火炬装置;100-常压罐、101-常压罐的尾气出口、102-常压罐的氮气进口;1001-第一常压罐、1002-第二常压罐、1003-第三常压罐、1004-第四常压罐;10-第一尾气管路;20-氮气管路、30-第二尾气管路、40-回流管路、50-输送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罐1,与常压罐100的尾气出口101通过第一尾气管路10连接,以使常压罐100内的尾气流入分离罐1中进行分离处理;催化燃烧反应器2,与分离罐1的第一出口11连接,以将分离罐1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真空泵3,设于分离罐1与催化燃烧反应器2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分离罐1内的不凝气送入催化燃烧反应器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常压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离罐,与常压罐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尾气管路连接,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流入所述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n催化燃烧反应器,与所述分离罐的出口连接,以将所述分离罐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n真空泵,设于所述分离罐与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分离罐内的不凝气送入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罐,与常压罐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尾气管路连接,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流入所述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处理;
催化燃烧反应器,与所述分离罐的出口连接,以将所述分离罐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
真空泵,设于所述分离罐与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将所述分离罐内的不凝气送入所述催化燃烧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常压罐和所述分离罐的氮气管路,靠近所述常压罐的氮气进口和所述分离罐的氮气进口的氮气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以分别调节所述常压罐和所述分离罐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尾气管路,所述第二尾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常压罐的尾气出口,所述第二尾气管路上设有呼吸阀,以使所述常压罐内的尾气外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气管路上设有阻火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罐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管路上设有切断阀,当所述常压罐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常压罐通过多个第一尾气管路分别连接至所述分离罐,每个所述第一尾气管路上均设有所述切断阀,多个所述切断阀联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压罐尾气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利丰张建涛周硕高座县焦永章丁震赵华阳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