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7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气装置、焚烧装置、开合阀,储气装置一侧设有焚烧装置,储气装置与焚烧装置多处设有开合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空气泵加压过滤后的废气到储气罐存储,焚烧前与助燃剂进行混合,废气先通过非预热管、焚烧进气管到达焚烧头,经点火口点火后,由蜂窝状催化剂进行催化提高废气焚烧效率,螺旋叶内水体对焚烧的热能进行回收,并为预热螺旋管提供热水,供水后打开开合阀Ⅴ,关闭开合阀Ⅳ,为废气预热,焚烧装置保温层为水体保温隔热,焚烧后的气体通过废气管时由雾化器喷出的水雾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废气作为工业废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大,常见的几类废气:印刷废气、化工有机废气、定型废气、塑料、塑胶废气、喷漆废气;有机废气在处理时,有以下问题:1)生产过程中,废气产生不稳定,有时量少有时量多,直接焚烧废气需要时刻保持焚烧装置的燃烧状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废气焚烧时采用热交换管的方式对热量的回收利用极少,还需要再用额外的大型降温装置进行处理,得不偿失;3)废气焚烧开启后废气与助燃剂的比例,不能进行及时检测和调整,造成助燃剂浪费或废气焚烧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将储存收集后的气体和助燃剂混合,在焚烧室内进行焚烧,同时在焚烧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再由水体对余热进行回收,并为混合后的废气提前预热,通过点火口检测和调节助燃剂与废气比例,焚烧后的气体经过过滤后排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气装置、焚烧装置,所述储气装置一侧设有焚烧装置,废气由储气装置进行收集储存,再进入焚烧装置中进行焚烧处理;所述储气装置包括滤网、空气泵、进气管道Ⅰ、储气罐、支撑腿、压力表、出气管道、助燃剂管、开合阀Ⅰ、开合阀Ⅱ、开合阀Ⅲ,所述滤网一侧设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一侧设有进气管道Ⅰ,所诉进气管道Ⅰ外侧设有开合阀Ⅰ,所述进气管道Ⅰ一侧设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一侧设有支撑腿,所述储气罐另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出气管道设置于储气罐一侧,所述出气管道外侧设有开合阀Ⅱ,所述出气管道一侧设有助燃剂管,所述助燃剂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Ⅲ,废气由滤网过滤后,通过空气泵进行加压,打开开合阀Ⅰ后,废气经进气管道Ⅰ进入储气罐,废气收集完毕后关闭开合阀Ⅰ,压力表显示罐内压力,储气罐由支撑腿支撑,打开开合阀Ⅱ与开合阀Ⅲ后,储气罐内废气经出气管道排出与助燃剂管注入的助燃剂进行混合;所述焚烧装置包括进气管道Ⅱ、非预热管、预热管、焚烧头、蜂窝状催化剂、焚烧进气管、预热螺旋管、焚烧室、点火口、进水口、出水口、螺旋叶、保温层、废气管、注水管、雾化器、支撑柱、开合阀Ⅳ、开合阀Ⅴ,所述进气管道Ⅱ一侧设有非预热管,所述非预热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Ⅳ,所述进气管道Ⅱ一侧设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Ⅴ,所述预热管与非预热管交汇处与焚烧进气管连接,所述焚烧进气管一侧设有焚烧头,所述焚烧头内侧设有若干蜂窝状催化剂,所述焚烧头一侧设有焚烧室,所述焚烧室一侧设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一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保温层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焚烧室一侧设有废气管,所述保温层一侧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一侧设有雾化器,所述保温层与预热螺旋管连接,所述预热螺旋管同时设于预热管内侧,混合后的废气经过进气管道Ⅱ,将开合阀Ⅴ关闭,废气进入非预热管进一步混合,再经过焚烧进气管进入焚烧头,再到达蜂窝状催化剂,通过点火口进行点火并监测焚烧情况,废气在焚烧室内部焚烧,蜂窝状催化剂为废气焚烧进行催化,同时从进水口注水,水体经过螺旋叶的引导环绕焚烧室螺旋下行,并吸收焚烧产生的热量,在通过出水口排出利用,保温层为水体保温隔热,螺旋叶内的水通过注水管为雾化器供水,同时为预热螺旋管加注热水,再将开合阀Ⅴ打开为废气加热,加热后的废气进入焚烧进气管,再将开合阀Ⅳ关闭,焚烧后的气体废气管排出,通过雾化器时由雾化器喷出的水雾进行过滤,支撑柱为焚烧装置提供支撑;优选的,所述焚烧头包括焚烧主管、焚烧支管,所述焚烧主管外侧设有若干焚烧支管,混合废气通过焚烧主管进入焚烧支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在生产到焚烧环节加入了收集存储装置,对产生废气量少的情况,对废气进行收集到达一定的量后再焚烧,做到集中处理避免资源浪费,废气生产量多时,也可以直接进行收集焚烧同时进行,保证焚烧需求;2)焚烧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水体进行余热回收,水体流动方向和与热量传递方向相反,增加热回收的效率,相较之前的气气热交换的优点,加装了预热螺旋管为需要焚烧的废气提前预热,做到取长补短;3)焚烧过程中加入了蜂窝状催化剂,降低废气被焚烧时需要的温度,提高焚烧效率,并且增加了点火口用于观察和检测废气的焚烧情况,再通过开合阀对废气和助燃剂的比例进行调节,避免助燃剂的用量过多或者废气焚烧不充分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焚烧装置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焚烧头内部结构放大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焚烧头放大图;图中:1、储气装置;11、滤网;12、空气泵;13、进气管道Ⅰ;14、储气罐;15、支撑腿;16、压力表;17、出气管道;18、助燃剂管;2、焚烧装置;21、进气管道Ⅱ;22、非预热管;23、预热管;24、焚烧头;241、焚烧主管;242、焚烧支管;25、蜂窝状催化剂;26、焚烧进气管;27、焚烧室;28、点火口;29、进水口;201、出水口;202、螺旋叶;203、保温层;204、废气管;205、注水管;206、雾化器;207、支撑柱;208、预热螺旋管;31、开合阀Ⅰ;32、开合阀Ⅱ;33、开合阀Ⅲ;34、开合阀Ⅳ;35、开合阀Ⅴ。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储气装置1、焚烧装置2,所述储气装置1一侧设有焚烧装置2,废气由储气装置1进行收集储存,再进入焚烧装置2中进行焚烧处理;所述储气装置1包括滤网11、空气泵12、进气管道Ⅰ13、储气罐14、支撑腿15、压力表16、出气管道17、助燃剂管18、开合阀Ⅰ31、开合阀Ⅱ32、开合阀Ⅲ33,所述滤网11一侧设有空气泵12,所述空气泵12一侧设有进气管道Ⅰ13,所诉进气管道Ⅰ13外侧设有开合阀Ⅰ31,所述进气管道Ⅰ13一侧设有储气罐14,所述储气罐14一侧设有支撑腿15,所述储气罐14另一侧设有压力表16,所述出气管道17设于储气罐14一侧,所述出气管道17外侧设有开合阀Ⅱ32,所述出气管道17一侧设有助燃剂管18,所述助燃剂管18外侧设有开合阀Ⅲ33,废气由滤网11过滤后,通过空气泵12进行加压,打开开合阀Ⅰ31后,废气经进气管道Ⅰ13进入储气罐14,废气收集完毕后关闭开合阀Ⅰ31,压力表16显示罐内压力,储气罐14由支撑腿15支撑,打开开合阀Ⅱ32与开合阀Ⅲ33后,储气罐14内废气经出气管道17排出与助燃剂管18注入的助燃剂进行混合;所述焚烧装置2包括进气管道Ⅱ21、非预热管22、预热管23、焚烧头24、蜂窝状催化剂25、焚烧进气管26、预热螺旋管208、焚烧室27、点火口28、进水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装置、焚烧装置,所述储气装置一侧设有焚烧装置;/n所述储气装置包括滤网、空气泵、进气管道Ⅰ、储气罐、支撑腿、压力表、出气管道、助燃剂管、开合阀Ⅰ、开合阀Ⅱ、开合阀Ⅲ,所述滤网一侧设有空气泵,空气泵一侧设有进气管道Ⅰ,进气管道Ⅰ外侧设有开合阀Ⅰ,进气管道Ⅰ一侧设有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支撑腿,储气罐另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出气管道设置于储气罐一侧,出气管道外侧设有开合阀Ⅱ,出气管道一侧设有助燃剂管,助燃剂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Ⅲ;/n所述焚烧装置包括进气管道Ⅱ、非预热管、预热管、焚烧头、蜂窝状催化剂、焚烧进气管、预热螺旋管、焚烧室、点火口、进水口、出水口、螺旋叶、保温层、废气管、注水管、雾化器、支撑柱、开合阀Ⅳ、开合阀Ⅴ,所述进气管道Ⅱ一侧设有非预热管,非预热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Ⅳ,所述进气管道Ⅱ一侧设有预热管,预热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Ⅴ,所述预热管与非预热管交汇处与焚烧进气管连接,焚烧进气管一侧设有焚烧头,焚烧头内侧设有若干蜂窝状催化剂,焚烧头一侧设有焚烧室,焚烧室一侧设有螺旋叶,螺旋叶一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一侧设有进水口,保温层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焚烧室一侧设有废气管,所述保温层一侧设有注水管,注水管一侧设有雾化器,所述保温层与预热螺旋管连接,预热螺旋管同时设于预热管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装置、焚烧装置,所述储气装置一侧设有焚烧装置;
所述储气装置包括滤网、空气泵、进气管道Ⅰ、储气罐、支撑腿、压力表、出气管道、助燃剂管、开合阀Ⅰ、开合阀Ⅱ、开合阀Ⅲ,所述滤网一侧设有空气泵,空气泵一侧设有进气管道Ⅰ,进气管道Ⅰ外侧设有开合阀Ⅰ,进气管道Ⅰ一侧设有储气罐,储气罐一侧设有支撑腿,储气罐另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出气管道设置于储气罐一侧,出气管道外侧设有开合阀Ⅱ,出气管道一侧设有助燃剂管,助燃剂管外侧设有开合阀Ⅲ;
所述焚烧装置包括进气管道Ⅱ、非预热管、预热管、焚烧头、蜂窝状催化剂、焚烧进气管、预热螺旋管、焚烧室、点火口、进水口、出水口、螺旋叶、保温层、废气管、注水管、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长苓胡顺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吉瑞烽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