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和灯具技术

技术编号:298303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及灯具,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间隔设置不同发光角度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由开关控制导通块的位置,进而选择不同种发光透镜内侧的发光芯片发光,可以实现仅聚光型透镜发光,仅泛光型透镜发光,也可以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同时发光,从而调节发光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需通过开关进行发光角度的控制,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和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和灯具。
技术介绍
常规灯具的发光角度单一,生活中需要灯具照射不同范围时,需要更换灯具,或更其他发光角度的透镜,更换其他透镜的方式非常繁琐复杂,需要通过工具拆卸安装螺丝。对于发光角度的调节,在灯具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202010975309.8中,公开了一种照射角度可调的透镜组件、灯具及其调光方法,包括透镜组件A和透镜组件B;透镜组件A上圆周阵列状设置有若干数量相等的泛光型透镜和聚光型透镜,且若干泛光型透镜和若干聚光型透镜依次交替设置;透镜组件B上圆周阵列状设置有若干聚光部和微结构部,聚光部数量和微结构部数量均与泛光型透镜数量相等,且若干聚光部和若干微结构部依次交替设置;透镜组件A和透镜组件B之间绕一组同时穿过透镜组件A的中点和透镜组件B的中点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且当经聚光型透镜汇聚的光穿过微结构部时,经泛光型透镜的光穿过聚光部。该方案通过相对旋转透镜组件A和透镜组件B,使若干聚光型透镜的出光面分别与若干聚光部或若干微结构部相对,进行大角度和小角度的选取,需要设置旋转机构,结构复杂,光源发出的光需要经过透镜组件A和透镜组件B两层透镜出光,经过两次折射,出光损失较为严重,导致灯具亮度降低,且通过相对旋转透镜组件A和透镜组件B的方式,容易带动防水胶圈转动,出现转动过紧卡死的情况或转动过松无法防水的情况。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201910885920.9中,公开了一种发光角度可调的灯具,包括透镜组件和灯体组件,透镜组件包括透镜支架、透镜、导向杆与第一弹性件,透镜与导向杆均连接在透镜支架上,通过第一弹性件,导向杆能够相对透镜支架沿导向杆的轴向弹性运动;灯体组件包括灯体支架、光源与第二弹性件,光源连接在灯体支架上,灯体组件上设有至少两条首尾相接的行程槽,且前一行程槽的尾端高于后一行程槽的首端以形成限位台阶;其中,通过第二弹性件,透镜组件能够相对灯体支架沿光源的出光方向弹性运动,导向杆的端部插接在行程槽内,并与行程槽的槽底抵持,导向杆能够随透镜组件的弹性运动而相对各行程槽单向运动。通过行程槽与导向杆的配合,能够通过按压透镜组件的方式快速调整灯具的发光角度。该方案通过透镜组件的弹性运动调整透镜与光源的距离,进而调整发光角度,该第二弹性件与行程槽属于机械结构,容易产生磨损,到时弹性失效,影响灯具透镜的调节。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通过旋转进行大角度发光和小角度发光的选择,结构复杂,灯具照射时间较长时再调整,容易烫手,只能在关闭灯具的状态下进行调节,无法直观察觉对比灯具角度的变化带来环境光照的变化;2.通过按压透镜组件的方式调整灯具的发光角度,在维护清洁发光透镜时,可能因为擦拭力度不同,旋转了透镜,而导致光学角度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和灯具,通过间隔设置不同发光角度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由开关控制导通块的位置,进而选择不同种发光透镜内侧的发光芯片发光,可以实现仅聚光型透镜发光,仅泛光型透镜发光,也可以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同时发光,从而调节发光角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需通过开关进行发光角度的控制,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包括: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在两种透镜内侧设置发光芯片;通过开关调节光的三种发光角度,三种发光角度分别为:光仅从聚光型透镜射出;光仅从泛光型透镜射出;光同时从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射出。优选地,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环形聚光型透镜和环形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沿径向间隔设置,使两种透镜共同围成环状。优选地,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弧形聚光型透镜和弧形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沿周向间隔设置,使每组同种透镜形成扇形,且两种透镜共同围成环状。优选地,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不规则形状的聚光型透镜和不规则形状的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不规则间隔设置。优选地,聚光型透镜最大发光角度为60度,泛光型透镜最大发光角度为120度,聚光型透镜与泛光型透镜同时发光时,相邻的两种透镜交汇后的发光角度为90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灯具,包括LED模块、多个发光透镜、散热器、开关控制器、驱动电源和感应器,LED模块包括多个发光芯片,发光透镜包括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第一发光透镜为聚光型透镜,第二发光透镜为泛光型透镜;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间隔设置;开关控制器与驱动电源和LED模块分别连接,驱动电源与LED模块连接;驱动电源固定在散热器上,用于驱动开关控制器和LED模块工作;所述发光透镜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LED模块设置于所述发光透镜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发光透镜通过卡位扣紧在散热器上,发光芯片被密封在发光透镜与散热器之间;所述感应器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中心,用于感应人体,人来了亮灯,人走了灯灭,属于节能装置;所述发光透镜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所述发光芯片包括A路发光芯片和B路发光芯片;开关控制器包括导通块,通过导通块的连通位置控制A路发光芯片和B路发光芯片是否连通。优选地,灯具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构成一个整体,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为环形、弧形或不规则形状,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围成环形或圆形,所述环形的外轮廓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所述环形的中间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的孔。优选地,LED模块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器下部。优选地,开关控制器还包括线路板和开关,设置于开关盒内部,通过螺丝与开关盒固定;开关盒包括开关盒上盖和开关盒下盖;驱动电源设置在驱动电源壳体内部,开关盒下盖与驱动电源壳体一体成型。优选地,还包括吊环,驱动电源壳体与吊环锁紧。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间隔设置不同发光角度的透镜,实现发光角度调节,结构简单;(2)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关控制导通块位置,连通不同的发光芯片,实现发光角度调节,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的发光角度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均为环形,共同围成环形,围成的环形中间为圆形;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均为弧形,共同围成环形,围成的环形中间为圆形;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的布置示意图,其中,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均为不规则形状,共同围成环形,围成的环形中间为圆形;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的布置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n在两种透镜内侧设置发光芯片;/n通过开关调节光的三种发光角度,三种发光角度分别为:/n光仅从聚光型透镜射出;光仅从泛光型透镜射出;光同时从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
在两种透镜内侧设置发光芯片;
通过开关调节光的三种发光角度,三种发光角度分别为:
光仅从聚光型透镜射出;光仅从泛光型透镜射出;光同时从聚光型透镜和泛光型透镜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环形聚光型透镜和环形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沿径向间隔设置,使两种透镜共同围成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弧形聚光型透镜和弧形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沿周向间隔设置,使每组同种透镜形成扇形,且两种透镜共同围成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聚光型透镜和多个泛光型透镜间隔分布具体为:将不规则形状的聚光型透镜和不规则形状的泛光型透镜两种透镜不规则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可调节发光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光型透镜最大发光角度为60度,泛光型透镜最大发光角度为120度,聚光型透镜与泛光型透镜同时发光时,相邻的两种透镜交汇后的发光角度为90度。


6.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LED模块、多个发光透镜、散热器、开关控制器、驱动电源和感应器,LED模块包括多个发光芯片,发光透镜包括第一发光透镜和第二发光透镜;
第一发光透镜为聚光型透镜,第二发光透镜为泛光型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广云苏涛胡琼平黄涛林孝兵魏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