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03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由光源模组、扩散膜、环形光导及安装支架构成,光源模组由壳体、壳体盖板、集成RGB光源和控制芯片的线路板组成,控制芯片接收整车LIN信号,控制RGB光源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整,扩散膜的表面丝印黑色网点,两个扩散膜分别固定在RGB光源与环形光导的光线入射端位置,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和表面发光,采用乳白色散射材料,将光源模组、环形光导和扩散膜进行安装及固定,光线通过安装支架的发光面进行发光,实现环形氛围灯的360°均匀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形杯托氛围灯提升用户感知质量和杯托氛围灯外观造型效果;通过氛围灯颜色和亮度的智能调节和呼吸点亮/关闭功能的应用,给用户营造温馨、舒适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
技术介绍
氛围灯作为汽车内饰氛围营造功能的部件,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眼球,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选项之一。汽车内饰氛围灯目前主要以单色隐藏式氛围灯设计方案为主,一般布置在仪表板处、副仪表板处及门护板等位置,布置位置灵活多变,可实现不同的效果需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杯托氛围灯,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装有LED灯和电源接头的电路板,安装座内设有压紧支架,压紧支架与安装座之间设有透光通道,透光通道内设有导光板,导光板竖直方向延伸至LED灯正上方,压紧支架上设有透明凸条,压紧支架内侧壁上设有装饰条,装饰条上设有通孔,透明凸条容置于通孔内,LED灯发出的光源依次通过导光板、压紧支架上的透明凸条,经通孔照射出。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氛围灯,包括灯罩和发光体;灯罩包括透光基板,透光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透光区的形状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遮光区设置有遮光层;发光体靠近第二表面设置,发光体与透光区在透光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对应。在杯托处布置氛围灯方案实现均匀发光技术难度较大,一般主机厂采用非环形发光设计方案,杯托无法实现360°环形发光效果,用户感知效果一般。与此同时,为实现环形均匀发光效果,一般需要采用两个光源进行发光,但是由于光导入射端与光导的切线存在一定的夹角,导致两处光源入射端光线聚集,造成面罩区域存在局部亮斑,亮斑与周边面罩亮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用户感知质量。通过结构设计的调整和优化很难实现均匀发光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以解决现有环形氛围灯发光不均匀,光源处亮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由两个光源模组1、两个扩散膜2、环形光导3以及安装支架4构成;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与环形光导3固定;所述环形光导3以及两个光源模组1分别与安装支架4卡接固定;所述光源模组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壳体盖板,壳体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控制芯片和RGB光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整车的LIN线连接,能够接收LIN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指令转化为占空比信号,控制RGB光源发光,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整;所述扩散膜2的表面丝印黑色网点;所述安装支架4设有发光面。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在RGB光源与环形光导3的光线入射端位置粘贴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卡接在壳体上,盖板与壳体进行卡接并将线路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光导3后部为锯齿形状,锯齿用于环形光导3内部光线的调整,使光线向杯托内部进行照射。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位置根据光学模拟确定,黑色网点用于吸收光源入射端部分光线,降低入射端亮度。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4采用乳白色散射材料制备,光线通过安装支架4的发光面进行发光,实现环形氛围灯的360°均匀发光。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控制RGB光源的占空比数值的增加或降低,实现氛围灯亮度的线性变化,进行呼吸点亮和熄灭。进一步地,所述LIN信号的来源,是通过将用户的氛围灯设置指令传输给音响总成控制器,音响总成控制器将信号指令通过CAN线将信号传输给BCM,BCM将CAN信号转换为LIN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环形杯托氛围灯,通过安装支架采用散射材料,结合扩散膜进行光线的散射,解决环形氛围灯结构设计存在的局部亮斑问题,实现杯托氛围灯的360°环形均匀发光效果,提升用户感知质量和杯托氛围灯外观造型效果;通过氛围灯颜色和亮度的智能调节和呼吸点亮/关闭功能的应用,给用户营造温馨、舒适的驾驶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环形杯托氛围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截面图;图3是环形杯托氛围灯的爆炸图。图中,1.光源模组2.扩散膜3.环形光导4.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环形杯托氛围灯,由两个光源模组1、两个扩散膜2、环形光导3以及安装支架4构成。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与环形光导3固定;所述环形光导3以及两个光源模组1分别与安装支架4卡接固定。所述光源模组1包括壳体、壳体盖板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控制芯片与RGB光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整车的LIN线进行连接,接收LIN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指令转化为占空比信号,通过控制RGB光源发光,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整。所述线路板卡接在壳体上,盖板与壳体进行卡接并将线路板固定。所述LIN信号的来源,是通过用户操作屏幕氛围灯设置,将氛围灯设置指令传输给音响总成控制器,音响总成控制器将信号指令通过CAN线将信号传输给BCM(车身控制单元),BCM将CAN信号转换为LIN信号,并将指令信号发布在LIN信号线上,进行氛围灯的控制操作。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控制RGB光源的占空比数值的增加或降低,实现氛围灯亮度的线性变化,达到呼吸点亮和熄灭效果。本专利技术环形杯托氛围灯,具备呼吸点亮和熄灭功能,呼吸点亮时间为2秒,呼吸熄灭时间为1.5秒,目视点亮和熄灭过程亮度线性变化,无亮度突变。具体地,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在RGB光源与环形光导3的光线入射端位置粘贴固定。RGB光源发光后,光线沿着环形光导3进行照射(图3中箭头区域),光线在到达环形光导3区域的入射端位置,圆圈区域时,光线在入射端集成中较多,会导致局部过亮问题。在环形光导3入射端粘贴扩散膜2后,扩散膜2可吸收部分光线并将光线进行散射,让光线沿着环形光导3进行传输。最终,环形光导3内部的光线沿着通过发光面实现均匀发光。所述扩散膜2的表面丝印黑色网点,所述网点位置根据光学模拟确定,黑色网点用于吸收光源入射端部分光线,降低入射端亮度。所述环形光导3后部为锯齿形状,锯齿用于环形光导3内部光线的调整,使光线向杯托内部进行照射。所述安装支架4采用乳白色散射材料制备,光线通过安装支架4的发光面进行发光,实现环形氛围灯的360°均匀发光。发光面为安装支架的一部分,见图2,部分区域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光源模组(1)、两个扩散膜(2)、环形光导(3)以及安装支架(4)构成;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与环形光导(3)固定;所述环形光导(3)以及两个光源模组(1)分别与安装支架(4)卡接固定;/n所述光源模组(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壳体盖板,壳体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控制芯片和RGB光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整车的LIN线连接,能够接收LIN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指令转化为占空比信号,控制RGB光源发光,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整;/n所述扩散膜(2)的表面丝印黑色网点;所述安装支架(4)设有发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光源模组(1)、两个扩散膜(2)、环形光导(3)以及安装支架(4)构成;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与环形光导(3)固定;所述环形光导(3)以及两个光源模组(1)分别与安装支架(4)卡接固定;
所述光源模组(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壳体盖板,壳体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控制芯片和RGB光源,所述控制芯片与整车的LIN线连接,能够接收LIN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指令转化为占空比信号,控制RGB光源发光,实现颜色和亮度的调整;
所述扩散膜(2)的表面丝印黑色网点;所述安装支架(4)设有发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扩散膜(2)分别在RGB光源与环形光导(3)的光线入射端位置粘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杯托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卡接在壳体上,盖板与壳体进行卡接并将线路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红金李志刚王子军金平孙睿李野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