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82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技术领域,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或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内部交叉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连接钢筋,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条形槽内;后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上方,且填充在所述横向条形槽和所述浇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使得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连接过程施工方便,传力可靠,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梁是预先支模、搅拌、浇筑而成,待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运输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的混凝土构件。预制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翼缘进行横向连接,以完成整个的施工过程;目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的做法为在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侧面伸出胡子筋,施工过程中首先将预制混凝土梁定位,将相邻预制混凝土梁的胡子筋对齐搭接,随后在拼缝下部架设模板,浇筑预制混凝土梁上部及拼缝间的后浇混凝土,形成有效的横向连接。但是,该连接方式在预制混凝土梁吊装就位时,相邻构件的胡子筋存在钢筋冲突、对齐困难等问题,浇筑拼缝混凝土时,需要下设模板,施工工序复杂,拼缝质量不易控制,连接处易成为受力薄弱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浇筑拼缝混凝土时,需要下设模板,施工工序复杂,拼缝质量不易控制,连接处易成为受力薄弱的位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或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内部交叉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边缘开设有横向条形槽,所述横向条形槽与所述横向钢筋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条形槽相互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下端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上端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与所述横向条形槽连通设置;连接钢筋,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条形槽内;后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上方,且填充在所述横向条形槽和所述浇筑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浇筑槽的侧壁为倾斜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为4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浇筑槽为“V”型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的厚度为0.5-2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弯钩。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条形槽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钢筋水平投影的长度;所述横向条形槽口的宽度为所述连接钢筋的3-5倍;所述横向条形槽(3)的深度为预制混凝土梁(1)翼缘的厚度减去钢筋保护层厚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条形槽内穿设有纵向钢筋,且所述纵向钢筋穿过横向条形槽时保持连续、不截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预制混凝土梁和连接钢筋;预制混凝土梁内交叉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梁的翼缘边缘上开设有横向条形槽,横向条形槽与横向钢筋错位开设;开设与横向条形槽连通设置的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下端设置有抵接部;加工连接钢筋的长度应满足需要的锚固长度;S2、预制混凝土梁的现场拼装;将相邻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条形槽对齐连通设置,所述抵接部的接触面贴紧设置;S3、放置连接钢筋;将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横向条形槽内;S4、浇筑后浇混凝土;在拼接好的预制混凝土梁的上方浇筑后浇混凝土,同时,后浇混凝土填充到横向条形槽和浇筑槽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梁、连接钢筋和后浇混凝土;在预制混凝土梁的下端设置有抵接部,在连接时,抵接部的抵接面直接不留缝隙的接触,因而,在连接时,可以直接浇筑后浇混凝土,不需要在下端设置支模板,省去了搭脚手架等施工过程;将连接钢筋直接放置在横向条形槽内,不需要对连接钢筋进行焊接;在横向条形槽和浇筑槽直接填充后浇混凝土,受力均匀;该连接结构,使得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过程,施工方便,受力均匀;同时,不需要考虑相邻构件的胡子筋的冲突和对齐的问题,有效的加快了施工进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所述浇筑槽呈“V型槽”;能够保证浇筑槽的受力强度,保证混凝土梁的边缘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A-A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B-B向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带有弯折的连接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混凝土梁;2、横向钢筋;3、横向条形槽;4、纵向钢筋;5、后浇混凝土;6、连接钢筋;7、浇筑槽;8、抵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预制混凝土梁1可以是预制混凝土T梁也可以是预制混凝土箱梁;如图1所示,在连接结构中,具有两个或多个相对设置的预制混凝土梁1;在加工预制混凝土梁1的过程中,内部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垂直交叉设置;横向钢筋的直径和纵向钢筋的直径根据预制混凝土梁1的需要的承载力确定;如图2所示,预制混凝土梁1的两侧为用于与其余预制混凝土梁1连接的连接翼缘,在预制混凝土梁1的左右翼缘端部开设横向条形槽3,横向条形槽3的位置与横向钢筋2错开设置;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梁1的横向条形槽3相互对应设置;在横向条形槽3内穿设有纵向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制混凝土梁(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或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内部交叉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2)和纵向钢筋(4);/n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翼缘的边缘开设有横向条形槽(3),所述横向条形槽(3)与所述横向钢筋(2)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横向条形槽(3)相互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翼缘的下端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上端开设有浇筑槽(7),所述浇筑槽(7)与所述横向条形槽(3)连通设置;/n连接钢筋(6),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横向条形槽(3)内;/n后浇混凝土(5),浇筑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上方,且填充在所述横向条形槽(3)和所述浇筑槽(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混凝土梁(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或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内部交叉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2)和纵向钢筋(4);
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翼缘的边缘开设有横向条形槽(3),所述横向条形槽(3)与所述横向钢筋(2)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横向条形槽(3)相互对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翼缘的下端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上端开设有浇筑槽(7),所述浇筑槽(7)与所述横向条形槽(3)连通设置;
连接钢筋(6),两端分别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横向条形槽(3)内;
后浇混凝土(5),浇筑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上方,且填充在所述横向条形槽(3)和所述浇筑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7)的侧壁为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7)为“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厚度为0.5-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6)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弯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