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检测系统及细菌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6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细菌检测系统,该细菌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移动模块、药敏板固定装置和检测模块,药敏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存放待检测的细菌的药敏板;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和遮光装置,检测装置设置于药敏板固定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检测药敏板内细菌的发光,遮光装置设置于检测装的底部并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检测装置;移动模块连接检测装置并带动检测装置移动;控制模块与移动模块、检测装置电连接并控制检测装置和移动模块的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细菌检测装置的不足,增加了遮光装置,减少了外界光源对检测过程的干扰,从而保证分支杆菌细菌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菌检测系统及细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测诊断
,特别涉及一种细菌检测系统及细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生活中存在大量细菌,有些细菌具有致命性,比如分枝杆菌,分支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对分支杆菌的药敏性检测也极为重要。结核分支杆菌(Mtb)生长缓慢,难以进行遗传操作检测其繁殖及抗药性,目前最常见的结核分支杆菌抗药筛选是利用荧光素梅或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菌区分活菌和死菌,将荧光素梅质粒整合至宿主菌中培养出可自主发光菌的重组菌。经过培养筛选,即可得到抗药性的自主发光分枝杆菌和不发光不抗药性的分枝细菌,从而判断药物的抗药性。现有的结核分支杆菌药敏检测方法一般均为人工检测,检测步骤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容易因人为原因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且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存在被感染风险,另外现有的检测设备遮光效果差,外部光线容易干扰检测结果,无法保证检测效果的真实性,而且目前的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亟需一种全自动高通量的检测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检测系统及细菌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细菌检测系统包括药敏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存放待检测的细菌的药敏板;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和遮光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检测所述药敏板内的细菌的发光,所述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以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检测装置;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并带动所述检测装置移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模块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检测装置的动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壳体上设置进光孔,所述进光孔与所述药敏板上的细菌存储孔对应布置;以及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进光孔配合并将所述药敏板内放置的细菌的荧光传送至所述光电倍增管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装置为遮光垫,所述遮光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透光部为设置于所述遮光垫上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进光孔对应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所述药敏板,所述药敏板上设置多个细菌存储孔,所述遮光装置为遮光垫并固定连接于所述药敏板的上表面,所述遮光垫上设置多个与所述细菌存储孔一一对应的透光孔。在一个实施例中,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的动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腔室,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移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设置于腔室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外壳配合凹槽,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底座的外周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还设置密封件以加强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的密闭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块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和Z轴移动装置,以将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X轴、Y轴和Z轴上进行移动,其中所述X轴、Y轴和Z轴两两相互垂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为移动架,所述药敏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移动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仓门,所述仓门开启时所述移动架能够移动到所述仓门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并可显示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一种细菌检测方法,所述细菌检测系统包括药敏板固定装置和检测模块,所述细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检测的细菌放入所述药敏板;步骤二、将所述药敏板放置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步骤三、将所述检测模块移动到所述药敏板的上方并检测所述药敏板内的细菌的发光,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和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以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移动模块,以及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移动模块将所述检测模块移动到所述药敏板的上方。可选地,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模块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移动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执行所述步骤三。可选地,所述细菌检测方法运用细菌检测系统来实现,该细菌检测系统的药敏板固定装置为移动架,移动架可活动地安装于底座上,药敏板可拆卸地安装于移动架上并通过仓门进出壳体以存放药敏板;遮光装置优选为遮光垫并固定设置于检测装置的下方;检测方法步骤:步骤一、将待检测的细菌放入药敏板;步骤二、移动架移出仓门,将药敏板放置移动架上;步骤三、操作控制模块控制移动模块并带动检测装置移动至药敏板上方,使遮光垫的透光孔对准药敏板的细菌储存孔,移动模块继续带动检测装置下移并压缩遮光垫,使细菌储存孔内的光线从药敏板穿过透光孔并进入检测装置的过程中达到无缝遮光效果,以提高细菌检测的准确率。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检测装置的不足,增加了遮光装置,减少了外界光源对检测过程的干扰,从而保证分支杆菌细菌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外壳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药敏板固定装置及底座组装后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模块、控制模块、药敏板固定装置及底座组装后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遮光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药敏板和遮光垫配合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药敏板和遮光垫的解剖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药敏板和遮光垫的立体图。图10是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药敏板和遮光垫的解剖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药敏板的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上的遮光件左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底座上的遮光件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检测系统包括:/n药敏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存放待检测的细菌的药敏板;/n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和遮光装置,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检测所述药敏板内的细菌的发光,所述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以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检测装置;/n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并带动所述检测装置移动,以及/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模块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检测装置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检测系统包括:
药敏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存放待检测的细菌的药敏板;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装置和遮光装置,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的上方并用于检测所述药敏板内的细菌的发光,所述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以防止外界光线进入检测装置;
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并带动所述检测装置移动,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模块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检测装置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壳体上设置进光孔,所述进光孔与所述药敏板上的细菌存储孔对应布置;以及
所述遮光装置包括遮光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进光孔配合并将所述药敏板内放置的细菌的荧光传送至所述光电倍增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为遮光垫,所述遮光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透光部为设置于所述遮光垫上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进光孔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所述药敏板,所述药敏板上设置多个细菌存储孔,所述遮光装置为遮光垫并固定连接于所述药敏板的上表面,所述遮光垫上设置多个与所述细菌存储孔一一对应的透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所述细菌检测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腔室,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移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及所述药敏板固定装置设置于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外壳配合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析文张天宇刘悦卢智黎蔡晓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