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57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联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针对现有的联碱中的氨碱法在对NH4Cl溶液进行反应时,反应速度慢,且析出的固体物质不方便进行取出,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环形过滤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料板,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棒,搅拌棒与刮料板均设有斜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加快壳体内物质的反应效率,同时还能对反应后析出的固体物质进行收集过滤,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联碱
,尤其涉及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联碱纯碱生产方法分为合成法和天然碱法两种,其中合成法又分为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和联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又名侯氏制碱法。其与氨碱法主要区别是,氨碱法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收熟石灰以回收氨气,使之循环使用,联碱法与氨碱法比较有较多优点。原料利用率高,其中NaCl的利用率达90%以上,不需石灰石、焦炭(煤),因此在一些工业上大幅度的节约了煤炭的使用消耗。现有的联碱中的氨碱法在对NH4Cl溶液进行反应时,反应速度慢,且析出的固体物质不方便进行取出,不便于人们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联碱中的氨碱法在对NH4Cl溶液进行反应时,反应速度慢,且析出的固体物质不方便进行取出,不便于人们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环形过滤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料板,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棒,搅拌棒与刮料板均设有斜度,所述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箱,出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出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进料管滑动连接,且环形滑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落料孔,落料孔与进料管相配合,落料孔通过与进料管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进料管内的反应物间歇性的放料。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转动的第一转杆能够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传动连接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环形过滤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环,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转动的传动杆能够通过齿轮与齿环的相互啮合带动环形过滤箱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出料箱的内壁相配合,转动的第二转杆能够通过螺旋叶片与出料箱内壁的相互配合对出料箱内的固体进行传送出出料箱。优选的,所述出料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集料盒,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收集板,收集板与环形过滤箱的底部内壁相贴合,环形过滤箱内的固体物质能够在收集板的作用下传送到出料箱内进行收集传送。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所述PLC控制器并联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串联有电阻R1,第二电机上串联有电阻R2,控制面板能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由于设置了刮料板与搅拌棒的设置,能够对壳体内反应出来的固体物质进行收集,并通过环形过滤箱与出料箱的相互连通,进而在收集板的作用下对过滤出来的物体收集到出料箱内进行排出;(2)由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传动连接,使得转动的第一转杆能够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并通过齿轮与齿环的相互啮合,使得转动的传动杆能够带动环形过滤箱进行反向转动。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加快壳体内物质的反应效率,同时还能对反应后析出的固体物质进行收集过滤,便于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的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电机;3、进料斗;4、进料管;5、第一转杆;6、转盘;7、环形滑槽;8、落料孔;9、环形过滤箱;10、刮料板;11、搅拌棒;12、齿环;13、传动杆;14、齿轮;15、收集板;16、第二电机;17、出料箱;18、第二转杆;19、螺旋叶片;20、集料盒;21、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杆5,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3,第一转杆5上固定安装有转盘6,壳体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9,环形过滤箱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料板10,第一转杆5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棒11,搅拌棒11与刮料板10均设有斜度,壳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3,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箱17,出料箱17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8,出料箱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二转杆1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转盘6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7,环形滑槽7与进料管4滑动连接,且环形滑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落料孔8,落料孔8与进料管4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杆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杆13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本实施例中,传动杆13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4,环形过滤箱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环12,齿轮14与齿环12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杆18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9,螺旋叶片19与出料箱17的内壁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出料箱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集料盒20,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收集板15,收集板15与环形过滤箱9的底部内壁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上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所述PLC控制器并联有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2串联有电阻R1,第二电机16上串联有电阻R2。实施例二参照图1-3,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转杆5,壳体1的顶部焊接有进料斗3,第一转杆5上焊接有转盘6,壳体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9,环形过滤箱9的内侧焊接有多个刮料板10,第一转杆5上焊接有多个搅拌棒11,搅拌棒11与刮料板10均设有斜度,壳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3,壳体1的一侧焊接有出料箱17,出料箱17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8,出料箱1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二转杆1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转盘6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7,环形滑槽7与进料管4滑动连接,且环形滑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落料孔8,落料孔8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环形过滤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料板,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棒,搅拌棒与刮料板均设有斜度,所述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箱,出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出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箱,环形过滤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料板,第一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棒,搅拌棒与刮料板均设有斜度,所述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料箱,出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出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转盘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进料管滑动连接,且环形滑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落料孔,落料孔与进料管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碱SIS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峰郭占元马京坤张小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千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