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52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搅拌桨、呼吸器、进液管和出液管,还包括进氮装置;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呼吸器设置在罐体顶部并与罐体连通;第一进氮支管一端与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伸入罐体内部;第二进氮支管一端与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罐体底部的进氮口连通。解决了现有的配液罐去氧效果不佳,影响配液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液罐
本申请涉及医疗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配液罐。
技术介绍
药液配制是药品加工过程常见的步骤,通常需要在配液罐中进行,而配液过程需要尽量避免药液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影响到配制出来的药品的质量,而现有的配液罐去氧效果不佳,影响配液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液罐,用以解决现有的配液罐去氧效果不佳,影响配液质量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搅拌桨、呼吸器、进液管和出液管,还包括进氮装置;所述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所述呼吸器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并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第二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氮口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伸入所述罐体的一端悬空。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伸入所述罐体的一端水平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与所述第一进氮支管连通;所述环形管上设有至少3个透气孔。可选地,所述透气孔在所述环形管上均匀分布。可选地,所述供氮管路连接有气体增压泵。可选地,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顶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可选地,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负压风机。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氮支管与所述罐体底部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可选地,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可选地,所述罐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搅拌桨、呼吸器、进液管和出液管,还包括进氮装置;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呼吸器设置在罐体顶部并与罐体连通;第一进氮支管一端与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伸入罐体内部;第二进氮支管一端与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罐体底部的进氮口连通。本申请提供的配液罐,当进行要药品配制时,药物通过进液管进入罐体,接着通过搅拌桨对其搅拌加快药物的反应,在配液过程中,进氮装置给罐体内供给氮气,分别通过与供氮管路连通的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给罐体内输送氮气,将罐体内的氧气通过呼吸器排出罐体,反应后的药物可通过出液管排出罐体,通过多点充氮排出氧气,增强利用氮气去氧的效果,因此提高了配制的药品的质量,解决现有的配液罐去氧效果不佳,影响配液质量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液罐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液罐的另一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环形管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液罐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罐体;2、搅拌桨;3、呼吸器;4、进液管;5、出液管;6、供氮管路;7、第一进氮支管;8、第二进氮支管;9、环形管;10、透气孔;11、气体增压泵;12、第一单向阀;13、负压风机;14、第二单向阀;15、观察窗;16、出气管;17、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1、搅拌桨2、呼吸器3、进液管4和出液管5,还包括进氮装置;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6、第一进氮支管7和第二进氮支管8;呼吸器3设置在罐体1顶部并与罐体1连通;第一进氮支管7一端与供氮管路6连通,另一端伸入罐体1内部;第二进氮支管8一端与供氮管路6连通,另一端与罐体1底部的进氮口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进液管4与罐体1顶部连通,出液管5与罐体1底部连通,便于药物的进入和排出,搅拌桨2自罐体1顶部伸入罐体1内部,用于搅拌药物促进药物反应,另外,出液管5上设有开关阀17,在进行搅拌配液时可关闭开关阀17避免药液流走。当进行要药品配制时,药物通过进液管4进入罐体1,接着通过搅拌桨2对其搅拌加快药物的反应,在配液过程中,进氮装置给罐体1内供给氮气,分别通过与供氮管路6连通的第一进氮支管7和第二进氮支管8给罐体1内输送氮气,将罐体1内的氧气通过呼吸器3排出罐体1,反应后的药物可通过出液管5排出罐体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液罐,由于在药物反应过程需要避免药物与氧气接触,因此通过进氮装置供给氮气将罐体1内的氧气排出罐体1,并且通过第一进氮支管7和第二进氮支管8在不同位置进行多点充氮,增强利用氮气去氧的效果,因此提高了配制的药品的质量,解决现有的配液罐去氧效果不佳,影响配液质量的技术问题。实施例2作为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第一进氮支管7伸入罐体1的一端悬空,为了保证将药物液面以上的氧气挤掉,使其通过呼吸器3排出,提高罐体1内的去氧效果;进一步地,在第二进氮支管8与罐体1底部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14,其目的在于使氮气进入罐体1去氧的同时防止罐体1内药物进入第二进氮支管8造成药物的损失。实施例3作为对实施例1或2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至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罐体1内的去氧效果,第一进氮支管7伸入罐体1的一端水平设置有环形管9,环形管9与第一进氮支管7连通,环形管9上设有至少3个透气孔10,氮气通过第一进氮支管7进入环形管9再通过环形管9上的透气孔10进入罐体1,氮气环绕环形管9再进入罐体1内,可使氮气散开进入罐体1,可同时分散去除罐体1内的氧气,去除效果更佳;进一步地,透气孔10在环形管9上均匀分布,优选地透气孔10分布在环形管9底部,进一步提高了去氧效果。实施例4作为对实施例1或2或3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供氮管路6连接有气体增压泵11,通过增快氮气进入罐体1的速度以提高去除氧气的效率;进一步地,在罐体1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搅拌桨、呼吸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氮装置;/n所述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n所述呼吸器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并与所述罐体连通;/n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部;/n所述第二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氮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液罐,包括罐体、搅拌桨、呼吸器、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氮装置;
所述进氮装置包括供氮管路、第一进氮支管和第二进氮支管;
所述呼吸器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并与所述罐体连通;
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所述第二进氮支管一端与所述供氮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氮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伸入所述罐体的一端悬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氮支管伸入所述罐体的一端水平设置有环形管;
所述环形管与所述第一进氮支管连通;
所述环形管上设有至少3个透气孔。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斌郑幸符策裕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