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25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维持乘客的舒适性并能够以低电力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处理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具备:空调装置,其在上车前能够对车辆的车室内预先进行空气调节;吸附装置,其具备通过对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并加热而进行再生的吸附剂;再生部,其进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外气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车辆的车外的外气的温度;及再生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空调装置在上车前进行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气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设定所述吸附剂的再生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于车辆的空调系统中,通过调节从车外取入的空气的温度而向车室内送出的情况、一边使车室内的空气循环一边调节温度而向车室内送出的情况而将车室内设定为所希望的温度。车室内的空气包含较多的通过车辆的乘客的呼吸或代谢而生理性地排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因此,在空调系统中,采用的是使用吸附剂等将上述的水蒸气等除去的方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47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那样的使用吸附剂除去水蒸气等的方式中,需要进行用于使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恢复的再生处理。在再生处理中,将包含从吸附剂解吸的水蒸气等的空气向车室内排出。因此,如果考虑车室内的舒适性,则希望在车室内不存在乘客时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车载蓄电池的充电期间中进行吸湿剂的再生的技术。然而,为了实现再生处理的时机的适当化,优选考虑车室内的空气的状态、车室外的空气的状态来设定再生时机。本专利技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乘客的舒适性并能够以低电力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处理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采用了以下的结构。(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具备:空调装置,其在上车前能够对车辆的车室内预先进行空气调节;吸附装置,其具备通过对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并加热而进行再生的吸附剂;再生部,其进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外气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车辆的车外的外气的温度;及再生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空调装置在上车前进行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气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设定所述吸附剂的再生模式。(2)的方案以上述(1)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再生控制部基于所述外气的温度而设定用于决定再生开始或再生结束的再生阈值,在所述外气的温度比第一规定值高的情况下,所述再生控制部将所述再生阈值设定为第一再生阈值,在所述外气的温度比第二规定值低的情况下,所述再生控制部将所述再生阈值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再生阈值低的第二再生阈值,所述第一规定值比所述第二规定值高。(3)的方案以上述(2)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的车室内温度检测部。(4)的方案以上述(3)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再生控制部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比所述第一再生阈值高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部进行基于第一再生模式的所述吸附剂的再生。(5)的方案以上述(4)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再生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在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的开始时使所述空调装置的工作等待规定时间,在经过了所述规定时间之后解除所述空调装置的等待状态而使所述空调装置工作,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成为了所述第一再生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结束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6)的方案以上述(3)~(5)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再生控制部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比所述第二再生阈值低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部进行基于第二再生模式的所述吸附剂的再生。(7)的方案以上述(6)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二再生模式是如下的模式:使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等待而使所述空调装置工作,然后,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成为了所述第二再生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再生部的等待状态而使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开始。(8)的方案以上述(3)~(5)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再生控制部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一再生阈值以下且为所述第二再生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部执行基于通常再生模式的所述吸附剂的再生。(9)的方案以上述(1)~(5)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空调装置具备:内外气切换部,其进行内气循环模式与外气循环模式的切换;及累计时间测定部,其测定以所述内气循环模式工作的累计时间,所述再生控制部在所述累计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部执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10)的方案以上述(1)~(5)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还具备判定所述车辆是否从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的充电判定部,所述再生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充电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车辆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使所述再生部执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11)的方案以上述(1)~(5)的方案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净化对象物质包括空气中的水分和臭气成分,所述吸附剂以所述水分的再生温度比所述臭气成分的再生温度低的方式构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1)~(11)的方案,能够维持乘客的舒适性,并将吸附剂的再生处理以低电力进行。鉴于从基于空调装置的上车前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开始至上车开始预定时刻为止的状态而设定再生模式,通过实现再生时机的适当化,能够实现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的省电力化并将净化对象物质有效地除去。根据(2)的方案,基于车外的外气的温度能够适当地设定使再生开始或再生结束适当化的再生阈值。根据(3)及(4)的方案,能够基于外气的温度及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而选择最佳的再生模式。根据(5)的方案,通过有效利用成为了高温的车室内的空气,能够抑制在吸附装置中加热所需的电力,能够实现省电力化。根据(6)的方案,基于外气的温度及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能够选择最佳的再生模式。根据(7)的方案,利用被空气调节后的车室内的温热的空气进行再生,由此在吸附装置中缩短基于加热的温度上升幅度,能够实现省电力化。根据(8)的方案,基于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能够选择最佳的再生模式。根据(9)的方案,基于以内气循环模式工作的累计时间来控制吸附剂的再生,由此能够以简易且廉价的结构将臭气成分除去。根据(10)的方案,在判定为车辆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执行吸附剂的再生,由此,与车辆的蓄电池的残容量无关,能够以高的再生温度使净化对象物质可靠地再生。根据(11)的方案,能够抑制曾一度吸附的臭气成分在高温环境下脱离而向车室内放出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乘客的舒适性的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预空气调节信息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再生信息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再生模式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再生模式下的净化装置及空调装置的动作状况的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具备:/n空调装置,其在上车前能够对车辆的车室内预先进行空气调节;/n吸附装置,其具备通过对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并加热而进行再生的吸附剂;/n再生部,其进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n外气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车辆的车外的外气的温度;及/n再生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空调装置在上车前进行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气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设定所述吸附剂的再生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具备:
空调装置,其在上车前能够对车辆的车室内预先进行空气调节;
吸附装置,其具备通过对净化对象物质进行吸附并加热而进行再生的吸附剂;
再生部,其进行所述吸附剂的再生;
外气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车辆的车外的外气的温度;及
再生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空调装置在上车前进行所述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气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设定所述吸附剂的再生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再生控制部基于所述外气的温度而设定用于决定再生开始或再生结束的再生阈值,
在所述外气的温度比第一规定值高的情况下,所述再生控制部将所述再生阈值设定为第一再生阈值,
在所述外气的温度比第二规定值低的情况下,所述再生控制部将所述再生阈值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再生阈值低的第二再生阈值,
所述第一规定值比所述第二规定值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的车室内温度检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
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比所述第一再生阈值高的情况下,所述再生控制部使所述再生部进行基于第一再生模式的所述吸附剂的再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再生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在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的开始时使所述空调装置的工作等待规定时间,在经过了所述规定时间之后解除所述空调装置的等待状态而使所述空调装置工作,在所述车室内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成为了所述第一再生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结束所述再生部对所述吸附剂的再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元昂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