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3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包括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卡子压接机构及线束位移载座,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包括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开合座体,任意开合座体上设有撑开部,撑开部设有凸筋及压接支承槽室,卡子压接机构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压接沿,线束位移载座包括具备线性位移的滑座,滑座上设有线束装载槽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撑开卡子与线束外露导接端相配接需求,能实现复位卡固与压接锁固作业,满足线束与卡子的配接需求,降低了人工作业难度,提高了产品合格。能实现卡子自动化送料,满足连续化组装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推送卡子位置与线束位移控制相配合,能提高配接精度,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属于线束卡子组装辅助的

技术介绍
在汽车配件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大量地线束生产,这些线束存在由若干导电线形成的外露导接端,需要通过金属卡扣进行外露导接端的锁固,即通过外包在外露导接端上的金属卡扣实现捆扎式包裹,从而满足外露导接端的成型需求。传统地金属卡扣采用人工套接的方式,再利用锁压工具或治具进行扣合作业,人工套接的方式使得金属卡扣装配位置精度较差,另外锁扣形变很难控制,影响到金属卡扣的锁固稳定性,对该金属卡扣进行说明,其一般为开口卡环,并且开口端的两侧为倾斜壁面,在进行套接作业时,需要人工将开口端扩张后进行与外露导接端的配合,再通过压接的方式使得两个倾斜壁面翻折形变从而达到锁固外露导接端的装配需求,人工作业难度较大且较繁琐,人力成本较高,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人工线束卡子配接效率低且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包括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卡子压接机构及线束位移载座,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包括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开合座体,任意所述开合座体上设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设有用于穿接在卡子的开口内的凸筋及与所述凸筋相连的压接支承槽室,所述卡子压接机构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用于压接卡子的顶壁的压接沿,所述线束位移载座包括具备朝向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线性位移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用于限位装载线束的线束装载槽室,线束的外露导接端相对所述线束装载槽室外露。优选地,包括用于向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供料的推送料机构,所述推送料机构包括卡子料架和用于将卡子料架内的卡子推送至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上的推送部,所述卡子料架包括用于垂直向装载所述卡子的卡子料槽,所述卡子料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推送部穿过的贯通通道。优选地,所述卡子料架的顶部进料端连接有自动供料机构。优选地,所述线束位移载座具备用于对所述滑座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满足撑开卡子与线束外露导接端相配接需求,能实现复位卡固与压接锁固作业,满足线束与卡子的配接需求,降低了人工作业难度,提高了产品合格。2.能实现卡子自动化送料,满足连续化组装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3.通过推送卡子位置与线束位移控制相配合,能提高配接精度,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卡子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卡子开口撑开机构1、卡子压接机构2及线束位移载座3。卡子开口撑开机构1包括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开合座体4,任意开合座体4上设有撑开部,撑开部设有用于穿接在卡子10的开口内的凸筋41及与凸筋41相连的压接支承槽室42。卡子压接机构2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用于压接卡子10的顶壁的压接沿5。线束位移载座3包括具备朝向卡子开口撑开机构1线性位移的滑座6,滑座上设有用于限位装载线束的线束装载槽室7,线束20的外露导接端30相对线束装载槽室7外露。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在进行线束卡子配接作业时,两个开合座体4处于拼接状态,通过自动化上料或者人工上料的方式,将卡子的开口两侧壁支撑在压接支承槽室42上,此时两个凸筋41位于开口内,待卡子装载到位后进行开合座体4的分离驱动,凸筋41相分离作业从而将卡口的两个开口侧壁张开,从而提供外露导接端30的穿接间隙。将线束限位装载在滑座6的线束装载槽室7内,并且外露导接端30外露,通过滑座朝向卡子10位移,使得外露导接端30穿接在该穿接间隙内,再进行开合座体4的复位作业,使得卡子10套接外露导接端30,最后通过压接沿5下压,使得卡子的两个卡口侧壁沿压接支承槽室42的底壁弯折,从而实现配接锁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卡子开口撑开机构1供料的推送料机构8,推送料机构8包括卡子料架81和用于将卡子料架内的卡子推送至卡子开口撑开机构上的推送部82。卡子料架81包括用于垂直向装载卡子10的卡子料槽811,卡子料槽811的底部设有供推送部穿过的贯通通道812。具体地实现过程说明:将卡子10一一装载在卡子料槽811内,并且使得卡子10的开口朝向,在卡子10的自重状态下,卡子自然整列,并且最底部的卡子10位于贯通通道812位置。通过推送部82的伸缩位移,能将卡子10由卡子料槽811的贯通通道812推送而出,使得卡子10自动进入卡子开口撑开机构1,并且通过伸缩行程控制能满足卡子10的推送位置精度,实现与压接沿5的对位配合。无需人工进行手动上料及对位。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子料架81的顶部进料端连接有自动供料机构。具体地说明,该自动供料机构包括供料振动盘和与供料振动盘相连的卡子直振供料部,附图中省略了该自动供料机构的图示,其通过供料振动盘能实现卡子的定向供给,卡子在卡子直振供料部内进行整列输送,当输送至末端时,自动沿卡子料架81的卡子料槽811自由落体供料,实现自动化供料。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线束位移载座3具备用于对滑座6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通过该限位部能实现对滑座6进行配接位阻停,从而满足外露导接端30与卡子10的精确对位需求,提高配接精度,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满足撑开卡子与线束外露导接端相配接需求,能实现复位卡固与压接锁固作业,满足线束与卡子的配接需求,降低了人工作业难度,提高了产品合格。能实现卡子自动化送料,满足连续化组装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推送卡子位置与线束位移控制相配合,能提高配接精度,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以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卡子压接机构及线束位移载座,/n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包括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开合座体,任意所述开合座体上设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设有用于穿接在卡子的开口内的凸筋及与所述凸筋相连的压接支承槽室,/n所述卡子压接机构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用于压接卡子的顶壁的压接沿,/n所述线束位移载座包括具备朝向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线性位移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用于限位装载线束的线束装载槽室,线束的外露导接端相对所述线束装载槽室外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卡子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卡子压接机构及线束位移载座,
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包括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开合座体,任意所述开合座体上设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设有用于穿接在卡子的开口内的凸筋及与所述凸筋相连的压接支承槽室,
所述卡子压接机构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用于压接卡子的顶壁的压接沿,
所述线束位移载座包括具备朝向所述卡子开口撑开机构线性位移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用于限位装载线束的线束装载槽室,线束的外露导接端相对所述线束装载槽室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束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革蒋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沃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