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进样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07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进样盘,包括底座,底座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容纳腔中间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转动安装有进样盘本体,容纳腔中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进样盘本体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进样盘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各组定位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定位孔侧壁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夹持块,夹持块第一端从定位孔侧壁伸出至定位孔中,夹持块与进样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能够使夹持块具有向定位孔中间滑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样品瓶不会产生晃动、磕碰、泼洒,解决了样品瓶易磕碰,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具有工作安全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进样盘
本技术涉及进样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进样盘。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水质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环境检测的设备至关重要。现有的连续流动注射仪涉及到进样环节,在进样过程中,需要将样品瓶放置在进样盘中,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测。但是现有的进样盘在放置样品瓶的时候容易发生磕碰;样品瓶的固定也不够充分,容易发生泼洒,从而导致样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并且进样盘在装卸过程中,不易取放,水样在检测完毕后,需要人工对样品瓶进行清洗,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进样盘中样品瓶定位不稳,易发生磕碰、泼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多功能进样盘,包括底座,底座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容纳腔中间竖直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转动安装有进样盘本体,所述容纳腔中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进样盘本体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进样盘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各组定位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定位孔侧壁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夹持块,夹持块第一端从定位孔侧壁伸出至定位孔中,所述夹持块与进样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能够使夹持块具有向定位孔中间滑动的趋势。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功能进样盘在实际应用时,将样品瓶插入定位孔中,样品瓶则将夹持块挤开,样品瓶放置到位后,转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整体进样盘本体旋转,进而进行正常工作,由于弹性体能够使夹持块具有向定位孔中间滑动的趋势,所以样品瓶会被夹持块夹持在定位孔,因而其稳定性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样品瓶不会产生晃动、磕碰、泼洒,解决了样品瓶易磕碰,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具有工作安全稳定的优点。优化的,所述容纳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导流槽开口朝向进样盘本体,容纳腔底部开设有导流孔。样品瓶中液体不慎流出或者后续清洗样品瓶时的液体可顺着导流槽流入容纳腔底部,并最终从导流孔中流出,防止液体累积无法排出。优化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底中间高四周低,所述导流孔设置在容纳腔底部边缘位置。优化的,所述进样盘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立柱轴线重合;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纳腔中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优化的,所述进样盘本体能够相对于立柱竖直滑动;所述进样盘本体的下方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转动安装有托轮,托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进样盘本体的径向,托轮从下方顶住进样盘本体的底面。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托轮升降,进而驱动进样盘本体升降,并将进样盘本体托举至所需位置,便于取放,在进样盘本体升降过程中,从动齿轮随进样盘本体一起升降,在此过程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始终保持啮合状态,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从动齿轮及进样盘本体一同转动。进样盘本体转动时,托轮托住进样盘本体,进样盘本体能够在托轮上转动,托轮发生滚动,运动较为顺畅。优化的,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圆形的立柱底盘,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立柱底盘上;所述进样盘本体底部还设置有保护筒,保护筒内壁与立柱底盘之间滑动密封,转动驱动机构位于保护筒内部。保护筒与立柱底盘配合,将转动驱动机构与外界分隔开,进而避免转动驱动机构受外部液体影响,确保转动驱动机构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转。优化的,所述定位孔内壁及夹持块第一端均设置软垫。优化的,所述进样盘本体中间高四周低,所述定位孔分布在进样盘本体边缘。优化的,所述立柱中设置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竖直滑动安装有清洗支架,清洗支架上设置有头部向下的清洗针,清洗针的数量与每组中定位孔的数量相同,清洗针位于定位孔上方;所述立柱还设置有清洗支架升降驱动机构。当需要对定位孔中的样品瓶进行清洗时,通过清洗支架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清洗支架升降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清洗针对其下方的样品瓶进行自动清洗即可,清洗废水经导流槽流入容纳腔底部,并最终从导流孔中流出,防止液体累积无法排出,工作效率较高。优化的,所述清洗支架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中的滑块,滑块位于立柱外侧壁轮廓范围内,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滑块上的支架本体,所述清洗针设置在支架本体上。当需取下进样盘本体时,只需将支架本体从滑块上拆下,由于滑块位于立柱外侧壁轮廓范围内,因而可将进样盘本体整体向上拉出,并从立柱顶端取下,装回时,将其从立柱顶端装回即可,然后再将支架本体装在滑块上即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功能进样盘在实际应用时,将样品瓶插入定位孔中,样品瓶则将夹持块挤开,样品瓶放置到位后,转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整体进样盘本体旋转,进而进行正常工作,由于弹性体能够使夹持块具有向定位孔中间滑动的趋势,所以样品瓶会被夹持块夹持在定位孔,因而其稳定性较好,在实际应用中,样品瓶不会产生晃动、磕碰、泼洒,解决了样品瓶易磕碰,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具有工作安全稳定的优点。2.样品瓶中液体不慎流出或者后续清洗样品瓶时的液体可顺着导流槽流入容纳腔底部,并最终从导流孔中流出,防止液体累积无法排出。3.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托轮升降,进而驱动进样盘本体升降,并将进样盘本体托举至所需位置,便于取放,在进样盘本体升降过程中,从动齿轮随进样盘本体一起升降,在此过程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始终保持啮合状态,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从动齿轮及进样盘本体一同转动。进样盘本体转动时,托轮托住进样盘本体,进样盘本体能够在托轮上转动,托轮发生滚动,运动较为顺畅。4.保护筒与立柱底盘配合,将转动驱动机构与外界分隔开,进而避免转动驱动机构受外部液体影响,确保转动驱动机构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转。5.当需要对定位孔中的样品瓶进行清洗时,通过清洗支架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清洗支架升降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清洗针对其下方的样品瓶进行自动清洗即可,清洗废水经导流槽流入容纳腔底部,并最终从导流孔中流出,防止液体累积无法排出,工作效率较高。6.当需取下进样盘本体时,只需将支架本体从滑块上拆下,由于滑块位于立柱外侧壁轮廓范围内,因而可将进样盘本体整体向上拉出,并从立柱顶端取下,装回时,将其从立柱顶端装回即可,然后再将支架本体装在滑块上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进样盘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进样盘的俯视图;其中,底座-1、容纳腔-11、导流槽-12、导流孔-13;立柱-2、立柱底盘-21、第二滑槽-22、清洗支架升降驱动机构-23;进样盘本体-3、定位孔-31、夹持块-32、弹性体-33、从动齿轮-34、保护筒-35;转动驱动机构-4、电机-41、主动齿轮-42;升降驱动机构-5、托轮-51;清洗支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11);/n容纳腔(11)中间竖直设置有立柱(2),立柱(2)上转动安装有进样盘本体(3),所述容纳腔(11)中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进样盘本体(3)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4);/n所述进样盘本体(3)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31),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31),各组定位孔(31)沿周向均匀分布;/n所述定位孔(31)侧壁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夹持块(32),夹持块(32)第一端从定位孔(31)侧壁伸出至定位孔(31)中,所述夹持块(32)与进样盘本体(3)之间设置有弹性体(33),弹性体(33)能够使夹持块(32)具有向定位孔(31)中间滑动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中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11);
容纳腔(11)中间竖直设置有立柱(2),立柱(2)上转动安装有进样盘本体(3),所述容纳腔(11)中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进样盘本体(3)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4);
所述进样盘本体(3)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31),每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31),各组定位孔(31)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定位孔(31)侧壁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夹持块(32),夹持块(32)第一端从定位孔(31)侧壁伸出至定位孔(31)中,所述夹持块(32)与进样盘本体(3)之间设置有弹性体(33),弹性体(33)能够使夹持块(32)具有向定位孔(31)中间滑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2),导流槽(12)开口朝向进样盘本体(3),容纳腔(11)底部开设有导流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底中间高四周低,所述导流孔(13)设置在容纳腔(11)底部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盘本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4),从动齿轮(34)与立柱(2)轴线重合;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1)中的电机(41),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42),主动齿轮(42)与从动齿轮(3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盘本体(3)能够相对于立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柳孔美玲刘小勇钱益武吴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