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金初专利>正文

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0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特征是瓶塞偏心孔有拧帽弹簧、固定提杆,提杆中间有橡皮筋钩拉提杆回位复原,提杆底下有顶压手压面,手压面并装在提手内腔里,顶压手压面向上移动,提杆向上移动,瓶塞随之向上移动,瓶塞底面离开瓶口时,其向左或右转动,让瓶口外露即可装开水;瓶塞向上移动,瓶塞底面离开瓶口,而水均匀地从瓶塞底至瓶口之间完成多个动作。(*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热水瓶,特别是一种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通常热水瓶倒开水是手提热水瓶提手,倾斜热水瓶,利用倾斜度控制水量大小流出瓶口。最近又有用气压式热水瓶,用手压装置有带出水管的瓶塞,把瓶内开水挤压出。这些装置一是先拿出瓶塞,再提瓶,而且要高度集中倒水角度不够科学,使用麻烦,二是需不断压瓶塞出水,还需一手压瓶一手拿容器也不方便使用。且结构复杂,造价高,易坏,不利于普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水一次性完成打开瓶盖,流出水、闭塞多个动作,瓶口流出水均匀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的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本技术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水瓶塞偏心螺孔上,拧帽弹簧至瓶塞之间卡压有提杆,瓶外壳上方装有里挡块和外挡块,提杆夹在瓶外壳的里档块和外挡块之间,提杆中间外面上装有螺栓,且与瓶外壳上方装的里档块和外档块上的螺栓之间有橡皮筋或弹簧,用于将瓶塞拉回复位。提手上平面开孔,孔径的宽高比提杆的略宽和高,提杆底下的顶压平面位于提手内腔里,提杆上的平面,竖杆、顶压平面和其它竖弯面杆是连为一体的,用金属板或非金属板一次性冲压成型,也可分段焊接。提杆的竖杆至瓶中心线与瓶颈的外径相同或略高,竖面外壁上与瓶颈的螺纹配开。提杆的上平面与瓶塞固定,以下各杆面是开放式固稳。瓶塞偏心绕拧帽轴心向左或右转动。提杆底下的顶压手压面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于瓶塞向上移动时离开热水瓶瓶口距离。本技术的优点是,提热水瓶,开瓶塞、倒水,关闭等动作一次性完成,倒开水均匀流出至容器里,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造价低,适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提手局部剖视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提手和外挡块里挡块局部剖视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外挡块序号6的零件图。图1、图2、图3中,拧帽(1)、瓶塞(2)、瓶颈(3)、弧线(4)、橡皮筋(5)、外挡块(6)、里挡块(7)、提手(8)、瓶壳(9)、底座(10)、弹簧(11)、瓶塞提杆(12)、提杆平面(13)、偏心圆螺孔(14)、提杆竖杆(15)、提杆顶压手压面(16)、螺栓(17)、螺栓(18)。本技术的实施例,拧帽(1)用标准件,圆柱部分可是光圆或螺纹,但端部应是螺纹,圆柱外径与提杆平面(13)端部开的安装孔径相应,圆柱外径上套进有圆柱弹簧(11),弹簧(11)用标准件或自做。瓶塞(2)在偏心位置开螺孔,瓶塞(2)在提杆(12)的在一定距离内上下串动和绕拧帽(1)中心线向左右偏转,也可是光圆孔,用于拧帽(1)拧进固定提杆(12)。瓶颈(3)外径竖向上开一坑道,用于把提杆(12)中的竖杆(15)嵌入,坑道大小与竖杆(15)的高、宽度相应,总之,应以能把热水瓶盖压紧为宜。弧线(4)外相对应的提杆(12)上装一螺栓(18),螺栓(18)上钩挂有橡皮筋(5)也可用弹簧。外壳(9)圆柱筒上方即提手(8)顶上两侧钻有螺孔,用于安装螺栓(17),把里挡块(7)、外挡块(6)固定,里挡块(7)外挡块(6)按外壳的圆弧做成长方形或四方形的条块,两侧与外壳上开的安装螺栓(17)两孔对应,是光圆孔,也可是螺孔,用螺栓(17)固定在外壳(9)上,但外挡块(6)中间位置向外压出凹坑,凹坑以能容纳提杆(12),并让提杆(12)能上下串动,但不能向外甩出。提手(8)上方的平面中开孔,孔径比提杆(12)的略大,但应小于顶压手压面(16),手压面(16)在提手(8)的内腔里,提手(8)的长、宽均应比普通热水瓶的要长和宽,提杆(12)用金属板或非金属板一次性冲压成型,也可电焊焊接而成,平面(13),竖杆(15)、顶压面(16)均连为一体。顶压手压面(16)向上移动的距离即是瓶塞(2)向上的距离,但瓶塞(2)底面最少也应高离于瓶口位置。安装使用时,提杆(12)底下的手压面(16)钩进提手(8)内腔里,中部夹在外挡块(6)至里挡块(7)之间的凹坑,之后用螺栓(17)把外挡块(6)和里挡块(7)固定在外壳(9)上方位置,提杆(12)相应弧线(4)的螺栓(18)位置上,用橡皮筋(5)钩上,螺栓(17)、螺栓(18)之间是三角形固定,但螺栓(18)可随提杆(12)上下串动,竖杆(15)压嵌进瓶颈(3)外径里,如向外冒出也不能大于瓶盖的内径。平面(13)压在瓶塞(2)上,弹簧(11)套进拧帽(1)圆柱外径上,拧帽(1)的端部螺纹穿过提杆(12)的平面(13)端部的安装孔后拧进瓶塞(2)偏心螺孔上,拧帽(1)拧进瓶塞(2)偏心螺孔时,以瓶塞(2)能在提杆(12)上下移动时不致脱出,且在瓶塞(2)离开瓶口上能向左或向右转动为宜。使用装开水时,用手指钩套进提手(8)内腔里,手指顶压面(16)向上移动,瓶塞(2)随着提杆(12)向上移动,瓶塞(2)高出并离开瓶口,这时把瓶塞(2)向左或右边转动,瓶口外露后即可装开水,装满开水后,把瓶塞(2)转回瓶口位置自动复位。螺栓(17、18)上的橡皮筋(5)把提杆(12)向下拉瓶塞(2)把瓶口盖严。当使用开水时,也是手指钩套进提手(8)内腔里,顶压面(16)向上移动,提杆(12)向上移动瓶塞(2)随之向上移动,至瓶塞(2)底面离开瓶口,瓶塞底面至瓶口之间有间隙,这时热水瓶不论倾倒的角度多大,瓶内的开水也会均匀地从瓶口至瓶塞底之间的间隙流出至容器里。这样即可达到了倒开水均匀流溢,提起热水瓶、开瓶塞、流开水、关闭瓶塞,一次性完成多个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由瓶颈(3)、弧线(4)、提手(8)、外壳(9)、底座(1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热水瓶塞(2)偏心螺孔(14)上的拧帽(1)、弹簧(11)至瓶塞(2)之间卡压有提杆(12),热水瓶外壳上方装有里挡块(7)和外挡块(6),提杆(12)夹在外壳(9)上方的里挡块(7)和外挡块(6)之间,提杆(12)中间装有螺栓(18)、螺栓(17),螺栓(18)之间装有橡皮筋(5)或弹簧,提手(8)上平面开孔,孔径的宽和高比提杆(12)的略宽和高,提杆(12)底下的顶压手压面(16)位于提手(8)内腔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水瓶倒水控制装置,由瓶颈(3)、弧线(4)、提手(8)、外壳(9)、底座(1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热水瓶塞(2)偏心螺孔(14)上的拧帽(1)、弹簧(11)至瓶塞(2)之间卡压有提杆(12),热水瓶外壳上方装有里挡块(7)和外挡块(6),提杆(12)夹在外壳(9)上方的里挡块(7)和外挡块(6)之间,提杆(12)中间装有螺栓(18)、螺栓(17),螺栓(18)之间装有橡皮筋(5)或弹簧,提手(8)上平面开孔,孔径的宽和高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金初
申请(专利权)人:姜金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