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83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微通道管路;每个微通道管路上排列有斜向下安装的多个翅片,翅片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引流部;翅片通过连接部与微通道管路连接,引流部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连接两个管路间的微通道管路上设置斜向下安装的翅片,并在翅片上设置连接部和引流部,有效简化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使得翅片间不再出现冷凝水堆积,通过这种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微通道换热器能够更加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在不影响散热面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微通道换热器损耗,提升换热效果,避免微通道换热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具有换热效率高、工质用量少等优点。由于当今世界人们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微通道换热器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很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空调行业、汽车行业、化工机械行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两个集流管、连通两个集流管的扁管及设在扁管间的翅片构成。在将微通道换热器以蒸发器使用时,由于没有冷凝水影响,换热较为充分,但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无论其翅片以接近垂直或者平行于水平面的角度放置时,都会存留冷凝水,存留冷凝水不仅影响散热,而且对微通道换热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用以防止微通道换热器的翅片上存留冷凝水,提升换热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将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微通道管路;其中,每个所述微通道管路上排列有斜向下安装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引流部;所述翅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微通道管路连接,所述引流部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所述翅片。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相邻所述微通道管路上的对应的所述翅片相互交错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相互交错设置的所述翅片相互单点接触。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翅片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管路的顶部,所述翅片分布密度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微通道管路上的长度方向向着所述第二管路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管路的顶部,所述翅片根据分布密度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区域;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微通道管路的长度方向向着所述第二管路设置的各所述区域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翅片与对应的所述微通道管路的夹角为30-60°。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的风口对应所述微通道管路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翅片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的厚度逐渐减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微通道换热器。本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连接两个管路间的微通道管路上设置斜向下安装的翅片,并在翅片上设置连接部和引流部,有效简化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使得翅片间不再出现冷凝水堆积,通过这种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微通道换热器能够更加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在不影响散热面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微通道换热器损耗,提升换热效果,避免微通道换热器的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管路和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微通道管路;4、翅片;41、连接部;42、引流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和将第一管路1与第二管路2连通的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微通道管路3。微通道管路3是一种采用精炼铝棒、通过热挤压、经表面喷锌防腐处理,薄壁多孔扁形管状材料。每个微通道管路3上排列有斜向下安装的多个翅片4,一般情况下,翅片4与对应的微通道管路3的夹角为30-6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翅片4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41和引流部42。连接部41作为中间结构,翅片4通过连接部41与微通道管路3连接,翅片4上的引流部42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翅片4。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通过第一管路1或第二管路2的进口端进入到第一管路1或第二管路2中,然后进入到微通道管路3内,在微通道管路3内流动的过程中配合翅片4与外界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再通过第二管路2或第一管路1将制冷剂排出,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在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微通道管路3中的制冷剂吸收外部热量,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翅片4作为换热结构,能够增大微通道换热器的外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在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微通道管路3中的制冷剂向外散热,制冷剂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翅片4的温度降低,外部水蒸气(即气态水)经过翅片4冷凝为液体,由于翅片4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41和引流部42,受重力作用,此时可通过翅片4上的引流部42将翅片4上的冷凝水排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连接两个管路间的微通道管路上设置斜向下安装的翅片,并在翅片上设置连接部和引流部,有效简化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使得翅片间不再出现冷凝水堆积,通过这种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微通道换热器能够更加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在不影响散热面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微通道换热器损耗,提升换热效果,避免微通道换热器的损坏。此外,由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空间有限,焊接较为困难,本技术通过简化翅片,不仅将微通道管路进行独立且焊接空间有了较大提升,对于微通道换热器的批量生产也有较大促进作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4所示,相邻微通道管路3上的对应的翅片4相互交错设置。在此状态下,翅片4上冷凝水流动时两个微通道管路3之间的翅片4互相之间是不影响的,且由于翅片4都是偏向下的,引流部42可以将冷凝水排放到微通道管路3两侧。为便于安装,可将相互交错设置的翅片4相互单点接触,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不仅大幅度提升换热效率,而且由于两个翅片4为点接触,使得两个翅片4不会出现冷凝水堆积。能够更加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提高其应用效率。本实施例中,翅片4可采用三棱柱状的结构,此时翅片4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连接部41则位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将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微通道管路;/n其中,每个所述微通道管路上排列有斜向下安装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引流部;所述翅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微通道管路连接,所述引流部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所述翅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将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微通道管路;
其中,每个所述微通道管路上排列有斜向下安装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引流部;所述翅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微通道管路连接,所述引流部用于引导冷凝水排出所述翅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路上的对应的所述翅片相互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互交错设置的所述翅片相互单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管路的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玉博周小光宋力钊宁贻江程惠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