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2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由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分子筛柱等组成。分子筛柱是由吸水能力强的分子筛烧结或压制而成的多孔圆柱或多孔方柱,分子筛柱安装在所述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中,且位于所述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的下部。制冷剂在由所述出口管流出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之前须先流经所述分子筛柱,从而在完成换热的同时实现了对制冷剂中水分和杂质的干燥和过滤。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设计用于微型制冷系统,由于将干燥、过滤和换热功能集成在了一起,不需要另外设置体积较大的干燥过滤装置,因而减少了相关装置及附属管路所占的体积和重量,有助于构建更小更轻的微型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为一种可用于制冷剂与空气之间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微型制冷装置越来越多。这些微型制冷装置包括:便携式制冷装置、可穿戴式制冷装置、嵌入式制冷装置等。和常规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一样,微型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制冷部件;但和常规制冷装置不同的是,微型制冷装置要求制冷元件的体积要尽可能小,以满足便携性的使用要求。通过采用大转速的微型制冷压缩机,以及采用具有较高换热效率的微通道冷凝器和微通道蒸发器,可以有效地减少三大主要制冷部件的体积。但对于整个微型制冷系统来说,仅缩小主要制冷部件的体积是不够的,还需要设法缩减制冷系统中其它辅助部件的体积,例如干燥过滤器的体积。干燥过滤器对于制冷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过滤制冷剂中存在的微粒等杂质,吸附制冷剂中的水分,对于维持制冷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在常规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的体积相比其它部件的体积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微型制冷系统来说,干燥过滤器的体积就不能忽略不计了。由于干燥过滤器,以及附属于干燥过滤器的连接管路的存在,将使整个微型制冷系统的体积增加约10%。为使微型制冷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必须对制冷剂干燥过滤的实现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微型制冷系统中存在的干燥过滤器占用体积较多的问题,为进一步减小微型制冷系统的体积,提出了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由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分子筛柱等组成。左集流管、右集流管、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等通过整体钎焊而成为一个整体,分子筛柱安装在所述右集流管中,且位于所述右集流管的下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为等长的圆管或方管,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两侧。所述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是内部具有微通道的金属扁管,微通道厚度通常小于1mm。多条微通道扁管的长度相同、截面形状相同,微通道扁管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多条微通道扁管的一端共同插入所述左集流管,且和所述左集流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多条微通道扁管的另一端共同插入所述右集流管,且和所述右集流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微通道扁管内部的微通道是制冷剂流通的流道。所述边板和所述微通道扁管平行。所述边板共有二块,其中一块位于最上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上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上端平齐,另一块位于最下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下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下端平齐。所述翅片位于多条平行的微通道扁管之间,以及微通道扁管和边板之间。所述翅片为波纹形翅片,翅片上可开窗或不开窗。所述翅片之间为空气流通的流道,空气的流通方向和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垂直。所述端盖共有4个,这4个端盖分别位于左集流管顶部、左集流管底部、右集流管顶部、右集流管底部,从而堵住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两端。所述隔板的数量≥1,所述隔板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内部,从而将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管段。所述进口管设在所述左集流管上部,且所述进口管位于所述左集流管的顶部端盖以下、所述左集流管的最上面一个隔板以上。所述出口管设在所述右集流管下部,且所述出口管位于所述右集流管的底部端盖以上、所述右集流管的最下面一个隔板以下。所述分子筛柱是由吸水能力强的分子筛烧结或压制而成的多孔圆柱或多孔方柱。所述分子筛柱位于所述右集流管内,且位于所述右集流管的底部端盖以上、所述右集流管的最下面一个隔板以上的管段内。所述隔板使得制冷剂从所述进口管流入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左集流管后,在流过所述微通道扁管时经过多次折流,最终从所述右集流管的最下面的管段流出。由于所述右集流管最下面的管段内安装有所述分子筛柱,因此制冷剂流经此处时,制冷剂含有的水分将被分子筛吸附,制冷剂被干燥;且由于分子筛柱具有的多孔性结构,只有制冷剂可以流过,而制冷剂中的杂质不能流过,因此同时起到了过滤制冷剂中杂质的作用。可选地,当隔板数量为奇数时,所述出口管也可以设在所述左集流管下部,且所述出口管位于所述左集流管的底部端盖以上、所述左集流管的最下面一个隔板以下。相应地,所述分子筛柱位于所述左集流管下部,且位于所述左集流管的底部端盖以上、所述左集流管的最下面一个隔板以下的管段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在同一个部件内同时实现了换热和制冷剂的干燥过滤两种功能,不需要在换热器外的管路中另外设置独立的干燥过滤器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因而有助于减小微型制冷系统的体积,并可减少系统中管路焊点和潜在漏点的数量,有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可用于多种微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如便携式制冷系统、嵌入式制冷系统、可穿戴式制冷系统等。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剖切视图。图3是所述通道换热器的外观透视图。图4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剖切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微通道换热器100包括左集流管1、右集流管2、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3、翅片4、边板5、端盖6、端盖7、端盖8、端盖9、进口管10、出口管11、隔板12、隔板13、分子筛柱14。除了分子筛柱14以外,其它部件均为金属件,所有金属部件通过整体钎焊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为等长的圆管或方管(在本实施例中为圆管)。所述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分别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100的两侧。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3是内部具有微通道的扁管,微通道厚度通常小于1mm。多条微通道扁管3的长度相同、截面形状相同、间距相等。所述多条微通道扁管3的一端共同插入所述左集流管1,且和所述左集流管1的轴线垂直;所述多条微通道扁管3的另一端共同插入所述右集流管2,且和所述右集流管2的轴线垂直。所述微通道扁管3内部的微通道是制冷剂流通的流道。所述边板5和所述微通道扁管3平行。所述边板5共有二块,其中一块位于最上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上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上端平齐,另一块位于最下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下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下端平齐。所述翅片4位于多条平行的微通道扁管3之间,以及微通道扁管3和边板5之间。所述翅片4为波纹形翅片。所述翅片4之间为空气流通的流道,空气的流通方向和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垂直。端盖6、端盖7分别堵住所述左集流管1的两端;端盖8、端盖9分别堵住所述右集流管2的两端。端盖6为左集流管顶部端盖,端盖7为左集流管底部端盖,端盖8为右集流管顶部端盖,端盖9为右集流管底部端盖。所述隔板12插入所述左集流管1内部,从而将左集流管1分隔为两个管段:端盖6和隔板12之间的管段为左集流管上部管段1a,隔板12和端盖7之间的管段为左集流管下部管段1b。...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于空气和制冷剂的换热,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由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分子筛柱等组成;所述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等通过整体钎焊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分子筛柱安装在所述右集流管中,且位于所述右集流管的下部;制冷剂由所述进口管流入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和流过翅片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完成之后的制冷剂在由所述出口管流出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之前须先流经所述分子筛柱,从而在实现换热的同时实现对制冷剂中杂质的过滤及对制冷剂的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于空气和制冷剂的换热,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由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分子筛柱等组成;所述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微通道扁管、翅片、边板、端盖、进口管、出口管、隔板等通过整体钎焊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分子筛柱安装在所述右集流管中,且位于所述右集流管的下部;制冷剂由所述进口管流入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和流过翅片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完成之后的制冷剂在由所述出口管流出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之前须先流经所述分子筛柱,从而在实现换热的同时实现对制冷剂中杂质的过滤及对制冷剂的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为等长的圆管或方管,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两侧;所述多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的长度相同、截面形状相同、间距相等,所述多条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且和所述左集流管、右集流管的轴线垂直;所述边板共有二块,其中一块位于最上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上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上端平齐,另一块位于最下面一条微通道扁管的下面且和左、右集流管的下端平齐;所述翅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麦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