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935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液冷装置,包括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上盖板、前罩板、后罩板、风扇、风扇罩、加液盖、提手、挂耳、背带等。所述制冷机组件包括微型压缩机、微通道冷凝器、节流元件、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微型泵、进液接口、出液接口、流量传感器等。所述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从下往上逐渐收缩并依次分为换热段、储液段和加液段,在换热段内部具有两组分别供液体和制冷剂流动的微通道。液体在换热段被冷却后先直接进入上部的储液段,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微型泵。这种蒸发、储液一体化的设计使得液冷回路的可靠性增加,系统更为紧凑,整个装置轻便易携,可用于便携式降温、嵌入式控温、大功率光电子元件冷却等领域。大功率光电子元件冷却等领域。大功率光电子元件冷却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液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液冷装置,属于制冷与热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液体冷却装置是对液体进行降温的装置,常见的是对水进行冷却的装置,如冷水机等。液冷装置尤其是冷水机的用途非常广泛,除可用作中央空调设备、大功率热耗散设备(如激光器、雷达、大功率芯片等)的冷源外,还可用于模具冷却、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温泉泳池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0003]在某些需要利用低温液体进行降温的应用场合,如便携式人体降温、嵌入式设备控温、大功率光电子元件降温等应用场合,通常要求液冷装置的制冷量范围为几十瓦至数百瓦,且要求液冷装置的体积尽量小。然而常规液冷装置的制冷量多在一千瓦以上,大者甚至可达数兆瓦,并且常规液冷装置的体积庞大,难以移动,无法满足上述的使用要求。有些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液冷装置,其制冷量范围虽在上述范围内,但由于半导体制冷机的制冷性能系数较低,需要的散热器面积较大,因而体积也难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液冷装置体积过大或制冷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便携式或嵌入式冷却应用的现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液冷装置,用于对液体进行降温,其特征是:所述微型液冷装置包括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上盖板、前罩板、后罩板、风扇、风扇罩、电源接口、通讯接口、加液盖;所述制冷机组件包括微型压缩机、微通道冷凝器、节流元件、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微型泵、进液接口、出液接口、流量传感器和相应的连接管路,所述制冷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制冷机组件上方;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隔开所述制冷机组件和所述电控组件;所述前罩板位于所述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的前部并部分包裹住所述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所述前罩板的两侧开有进风口,所述前罩板的前面开有出风口,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出风口的前面,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为从后往前;所述后罩板位于所述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的后部并部分包裹住所述制冷机组件、底座组件、隔板、电控组件;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面;所述底座组件、前罩板、后罩板、上盖板合围起来,共同构成所述微型液冷装置的外壳;所述底座组件的边沿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法兰片和第二法兰片,当所述前罩板、后罩板合围时,所述第一法兰片和第二法兰片为所述前罩板和后罩板提供支撑,并且起到遮挡所述前罩板和后罩板之间缝隙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液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制冷机组件的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从下往上逐渐收缩并依次划分为换热段、储液段和加液段,所述换热段、储液段和加液段为一个完整的实体;所述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的加液段为一个管状体,在管状体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或在管状体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的储液段为一个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的腔体,其底部连接着所述换热段,其顶部连接着所述加液段的下部开口,所述储液段从底部到顶部为逐渐收坡口的形状,且坡面均坡向所述加液段;在所述储液段的内部空间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连通孔朝向所述储液段的内部;在所述储液段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管,液体出口管和所述储液段的内部连通;所述容积式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段内部具有两组呈交错排列但互不连通的微通道,第一组微通道是供液体流动的微通道,第二组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麦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