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64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包括架设在明设管道外围的封闭管厢,封闭管厢位于明设管道液体泄漏段;封闭管厢的侧壁下部与排出管的一端相连接,排出管的另一端引入排放池;所述封闭管厢包括底部的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上方架设有钢柱,钢柱的顶部搭建有钢梁,钢柱和钢梁的四周采用钢板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实施;当明设管线发生事故泄漏会对附近区域的安全环保造成影响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管道在爆管及事故时产生的管内液体不四处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将事故泄漏的管内介质收集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线外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类工业和市政项目中通常都会有很多液态类介质需要在厂外输送,如矿山企业的固液两相流输送,化工企业的各种液体原料输送,石油行业原油和石油的长距离输送等等,这类介质在室外长距离输送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某些事故导致管道发生破裂,管内的液体泄漏;如管内积气爆管、管线使用时间过长老化,管道连接处断裂等等原因。而这些明设管线发生事故泄漏势必会对附近区域的安全环保造成影响时,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可以避免管道在爆管及事故时产生的管内液体不外泄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将事故泄漏的管内介质收集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以解决各种液态物质室外长距离输送时因为某些事故导致管道发生破裂,管内液体外泄从而对附近区域的安全环保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包括架设在明设管道外围的封闭管厢,封闭管厢位于明设管道液体泄漏段;封闭管厢的侧壁下部与排出管的一端相连接,排出管的另一端引入排放池;所述封闭管厢包括底部的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上方架设有钢柱,钢柱的顶部搭建有钢梁,钢柱和钢梁的四周采用钢板密封。优选的,所述封闭管厢的顶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实施;当明设管线发生事故泄漏会对附近区域的安全环保造成影响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管道在爆管及事故时产生的管内液体不四处外泄而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将事故泄漏的管内介质收集再利用。而且这种方法不受管内液体的限制,不受行业的限制,可以用于矿山企业的固液两相流输送,可以用于化工企业的各种液体原料输送,也可用于石油行业原油和石油的长距离输送等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包括架设在明设管道1外围的封闭管厢2,封闭管厢2位于明设管道1液体泄漏段;封闭管厢2的侧壁下部与排出管3的一端相连接,排出管3的另一端引入排放池4;所述封闭管厢2包括底部的混凝土基础6,混凝土基础6的上方架设有钢柱7,钢柱7的顶部搭建有钢梁8,钢柱7和钢梁8的四周采用钢板密封。封闭管厢2的顶板上开设有通风孔。当明设管线发生事故泄漏时,泄漏的管内液体被封闭管厢阻止在厢内不外泄至地表,再通过设置在整段封闭管厢最低处的排出管收集,泄出液被排至排放池,等事故处理完后,将排放池内的泄出液转运走。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实施;当明设管线发生事故泄漏会对附近区域的安全环保造成影响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管道在爆管及事故时产生的管内液体不四处外泄而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将事故泄漏的管内介质收集再利用。而且这种方法不受管内液体的限制,不受行业的限制,可以用于矿山企业的固液两相流输送,可以用于化工企业的各种液体原料输送,也可用于石油行业原油和石油的长距离输送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明设管道(1)外围的封闭管厢(2),封闭管厢(2)位于明设管道(1)液体泄漏段;封闭管厢(2)的侧壁下部与排出管(3)的一端相连接,排出管(3)的另一端引入排放池(4);所述封闭管厢(2)包括底部的混凝土基础(6),混凝土基础(6)的上方架设有钢柱(7),钢柱(7)的顶部搭建有钢梁(8),钢柱(7)和钢梁(8)的四周采用钢板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室外明设管道事故外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明设管道(1)外围的封闭管厢(2),封闭管厢(2)位于明设管道(1)液体泄漏段;封闭管厢(2)的侧壁下部与排出管(3)的一端相连接,排出管(3)的另一端引入排放池(4);所述封闭管厢(2)包括底部的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凤张亭李怀志邱树敏唐晓琪许惠韩婷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矿冶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