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63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釜底阀相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包括釜底阀阀体和釜底阀阀座,所述釜底阀阀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球体,所述控制球体开设有球腔,所述釜底阀阀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法兰,所述下连接法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与釜底阀阀座连通,所述下连接法兰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控制球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釜底阀阀座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小上连接法兰的长度,改变釜底阀的输送模式,可以使釜底阀的结构变短,与罐底连接的部位一个的结构使物料更容易放出,而且不容易积料,使釜底阀可便于工作,减少维修的次数,解决了现有的釜底阀不便于排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
本技术涉及釜底阀相关
,具体为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
技术介绍
釜底阀顾名思义,是安装在反应釜、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底部作排料用。因为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釜底阀也从原本手动控制发展到自动控制,其除了原有的切断功能外现在还可以进行调节控制,在关键的工艺场所还参与联锁控制。釜底阀现在化工、石油、冶金、制药、农药、染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广泛使用。现有的釜底阀大多构造长度比较长,导致釜底阀输送通道过长,不便于排料,并且由于釜底阀构造多采用斜面运输,物料容易对输送管道造成堆积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解决了现有的釜底阀不便于排料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包括釜底阀阀体和釜底阀阀座,所述釜底阀阀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球体,所述控制球体开设有球腔,所述釜底阀阀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法兰,所述下连接法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与釜底阀阀座连通,所述下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包括釜底阀阀体(1)和釜底阀阀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底阀阀座(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球体(3),所述控制球体(3)开设有球腔(4),所述釜底阀阀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法兰(6),所述下连接法兰(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腔(5),所述第一通腔(5)与釜底阀阀座(2)连通,所述下连接法兰(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7),所述控制球体(3)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卡槽(8),所述釜底阀阀座(2)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釜底阀阀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与连接槽(9)连通,所述通槽(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排料的釜底阀,包括釜底阀阀体(1)和釜底阀阀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底阀阀座(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球体(3),所述控制球体(3)开设有球腔(4),所述釜底阀阀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法兰(6),所述下连接法兰(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腔(5),所述第一通腔(5)与釜底阀阀座(2)连通,所述下连接法兰(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7),所述控制球体(3)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卡槽(8),所述釜底阀阀座(2)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釜底阀阀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与连接槽(9)连通,所述通槽(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驱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关凸台(13),所述开关凸台(13)与连接卡槽(8)插接,所述釜底阀阀体(1)的顶部设有上连接法兰(15),所述上连接法兰(1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7),所述放置槽(17)的内底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8),所述连接螺栓(18)的一端贯穿延伸至釜底阀阀体(1)的顶部并与釜底阀阀体(1)螺纹安装,所述上连接法兰(1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所述上连接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健华王峰卜毛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源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