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拉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9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拉簧,具有压簧本体;压簧本体内设有拉钩,各个拉钩均包括连接杆、拉杆、以及倒钩,拉杆包括固定在连接杆的第一连杆和固定在倒钩上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螺纹部、设置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螺纹部、以及调节套杆,调节套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上,调节套杆内设有可与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以及可与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对设置,调节套杆通过转动、第一螺纹部与第一内螺纹的螺纹配合、第二螺纹部与第二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拉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拉簧。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郊游、旅游必不可少,搭建帐篷等都要用到拉绳,为有效绷紧拉绳且有一定的弹性,拉绳的升降款采用多种弹簧,如普通弹簧、橡胶弹簧、液压弹簧等等,但是考虑价格的话,橡胶、液压价格昂贵,更换成本过高,拉簧拉绳成本低,但是由于受到钢丝材料及强度的限制,大多数拉簧都有承载极限,从而使其使用范围和使用环境较为局限,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且便捷实用的可调节式拉簧。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压簧本体;所述压簧本体内设有沿压簧本体的轴心中心对称的拉钩,各个拉钩均包括位于压簧本体外部且截面呈“U”的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杆的两端且穿过压簧本体内部的拉杆、以及固定在各个拉杆上且用于靠压在压簧本体上的倒钩,所述拉杆包括固定在连接杆的第一连杆和固定在倒钩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螺纹部、设置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螺纹部、以及调节套杆,所述调节套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上,所述调节套杆内设有可与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一内螺纹,以及可与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对设置,调节套杆通过转动、第一螺纹部与第一内螺纹的螺纹配合、第二螺纹部与第二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间距。上述调节套杆内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转杆的一端位于调节套杆内且转动连接在调节套杆的内壁上,调节套杆上设有可供转杆穿过的通孔,转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后转动连接在调节套杆上,转杆的轴线与调节套杆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转杆上位于调节套杆内壁的一端设有调节螺纹,调节螺纹上螺纹槽的起始端固定设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上未与调节螺纹固定的一端沿螺纹槽的螺旋方向延伸并在伸出螺纹槽后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二拉绳上未与调节螺纹固定的一端沿螺纹槽的螺旋方向延伸并在伸出螺纹槽后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转杆上伸出调节套杆的一端设有锁紧螺纹,锁紧螺纹上配设有锁紧螺母,转杆通过锁紧螺纹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固定在调节套杆上。上述调节套杆的外壁上设有与转杆同轴设置的圆形沉槽,所述圆形沉槽内设有沿转杆的轴线设置的刻度,所述锁紧螺纹和调节套杆之间还设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固定在转杆的外部上,并通过转杆的转动指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间距示数。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拉杆设置成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通过调节套杆上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螺纹部的螺纹配合、调节套杆的第二内螺纹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螺纹部的螺纹配合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长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度尺寸的压簧本体,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调节性,便捷高效。(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转杆,通过转杆上的调节螺纹,以及调节螺纹上螺纹槽内的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连接,调节套杆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调节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伸出调节套杆,第一拉绳被第一拉杆拉动,第二拉绳被第二拉杆拉动并带动转杆转动,通过第一拉绳与第一连杆的连接对第一连杆的调节长度继续限制,通过第二拉绳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对第二连杆的调节长度继续限制,避免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调节时滑出调节套杆,保证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调节套杆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通过在转杆上设置锁紧螺纹,并配设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纹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将转杆固定在调节套杆上,保证了转杆在使用后不会发生倒转的情况,安全高效,便捷实用。(3)本技术通过在调节套杆上设置圆形沉槽,在圆形沉槽内设置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伸出的长度对应的刻度,并通过在转杆上设置指示块来指示转杆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间距的长度,一方面可以保证调节的精准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后续的调节和使用时可以更快更便捷的进行调节,高效实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可调节式拉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拉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拉钩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压簧本体1;所述压簧本体1内设有沿压簧本体1的轴心中心对称的拉钩,各个拉钩均包括位于压簧本体1外部且截面呈“U”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2的两端且穿过压簧本体1内部的拉杆3、以及固定在各个拉杆3上且用于靠压在压簧本体1上的倒钩4,所述拉杆3包括固定在连接杆2的第一连杆31和固定在倒钩4上的第二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31上的第一螺纹部51、设置在第二杆32上的第二螺纹部52、以及调节套杆53,所述调节套杆5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螺纹部51和第二螺纹部52上,所述调节套杆53内设有可与第一螺纹部51配合的第一内螺纹531,以及可与第二螺纹部5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532,第一内螺纹531和第二内螺纹532相对设置,调节套杆53通过转动、第一螺纹部51与第一内螺纹531的螺纹配合、第二螺纹部52与第二内螺纹532的螺纹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的间距;所述调节套杆53内转动连接有转杆54,转杆54位于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转杆54的一端位于调节套杆53内且转动连接在调节套杆53的内壁上,调节套杆53上设有可供转杆54穿过的通孔533,所述通孔533内设有转槽534,转杆54上设有两个转动块542,转杆5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533后通过转动块542与转槽534的配合转动连接在调节套杆53上,转杆54的轴线与调节套杆53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转杆54上位于调节套杆53内壁的一端设有调节螺纹543,调节螺纹543上螺纹槽的起始端固定设有第一拉绳56和第二拉绳57,所述第一拉绳56上未与调节螺纹543固定的一端沿螺纹槽的螺旋方向延伸并在伸出螺纹槽后与第一连杆31固定连接,第二拉绳57上未与调节螺纹543固定的一端沿螺纹槽的螺旋方向延伸并在伸出螺纹槽后与第二杆32固定连接,转杆54上伸出调节套杆53的一端设有锁紧螺纹,锁紧螺纹上配设有锁紧螺母541,转杆54通过锁紧螺纹与锁紧螺母541的配合固定在调节套杆53上;所述调节套杆53的外壁上设有与转杆54同轴设置的圆形沉槽55,所述圆形沉槽55内设有沿转杆54的轴线设置的刻度551,所述锁紧螺纹和调节套杆53之间还设有指示块544,所述指示块544固定在转杆54的外部上,并通过转杆54的转动指示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的间距示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先根据压簧的长度,对拉杆3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人工转动调节套杆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拉簧,具有压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本体(1)内设有沿压簧本体(1)的轴心中心对称的拉钩,各个拉钩均包括位于压簧本体(1)外部且截面呈“U”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2)的两端且穿过压簧本体(1)内部的拉杆(3)、以及固定在各个拉杆(3)上且用于靠压在压簧本体(1)上的倒钩(4),所述拉杆(3)包括固定在连接杆(2)的第一连杆(31)和固定在倒钩(4)上的第二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31)上的第一螺纹部(51)、设置在第二杆(32)上的第二螺纹部(52)、以及调节套杆(53),所述调节套杆(5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螺纹部(51)和第二螺纹部(52)上,所述调节套杆(53)内设有可与第一螺纹部(51)配合的第一内螺纹(531),以及可与第二螺纹部(5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532),第一内螺纹(531)和第二内螺纹(532)相对设置,调节套杆(53)通过转动、第一螺纹部(51)与第一内螺纹(531)的螺纹配合、第二螺纹部(52)与第二内螺纹(532)的螺纹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拉簧,具有压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本体(1)内设有沿压簧本体(1)的轴心中心对称的拉钩,各个拉钩均包括位于压簧本体(1)外部且截面呈“U”的连接杆(2)、固定在连接杆(2)的两端且穿过压簧本体(1)内部的拉杆(3)、以及固定在各个拉杆(3)上且用于靠压在压簧本体(1)上的倒钩(4),所述拉杆(3)包括固定在连接杆(2)的第一连杆(31)和固定在倒钩(4)上的第二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31)上的第一螺纹部(51)、设置在第二杆(32)上的第二螺纹部(52)、以及调节套杆(53),所述调节套杆(5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螺纹部(51)和第二螺纹部(52)上,所述调节套杆(53)内设有可与第一螺纹部(51)配合的第一内螺纹(531),以及可与第二螺纹部(5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532),第一内螺纹(531)和第二内螺纹(532)相对设置,调节套杆(53)通过转动、第一螺纹部(51)与第一内螺纹(531)的螺纹配合、第二螺纹部(52)与第二内螺纹(532)的螺纹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杆(31)和第二杆(32)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杆(53)内转动连接有转杆(54),转杆(54)位于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蒋军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伊科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