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6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包括液压油缸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套装在所述液压油缸上;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套筒、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均流冷却环,冷却套筒套装在液压油缸上,均流冷却环布置在靠第一连接环一侧;均流冷却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气流腔,均流冷却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形成冷却腔;均流冷却环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导流孔,气流腔和冷却腔通过导流孔连通,导流孔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却套筒对应气流腔处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液压油缸进行有效冷却,避免了电液液压油缸的液压油和密封件出现失效的现象,提高了电动液压推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液压推杆
本技术涉及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液压推杆。
技术介绍
电动液压推杆是一种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机械手,适用于需要往复推拉直线(或往复旋转一定角度)运动,也可用于需要上升、下降或夹紧工作物的场所,并可实现远距离危险地区的集中或自动控制。电动液压推杆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电力、煤炭、机械、交通、粮食、化工、水泥、水利、建材、运输等部门,是一种通用的动力源。然而,在某些行业中,电动液压推杆与高温接触,过高的温度使得电液液压油缸的液压油和密封件失效,影响了电动液压推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液压推杆,便于对液压油缸进行有效冷却,避免了电液液压油缸的液压油和密封件出现失效的现象,提高了电动液压推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包括液压油缸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套装在所述液压油缸上;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套筒、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均流冷却环,冷却套筒套装在液压油缸上,第一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一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布置在靠第一连接环一侧,均流冷却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均流冷却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气流腔,均流冷却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形成冷却腔;均流冷却环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导流孔,气流腔和冷却腔通过导流孔连通,导流孔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却套筒对应气流腔处设有进气孔。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风机,冷却套筒的进气孔处设有进气管,风机的出风端与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呈倾斜布置,进气管的出气端靠第一连接环布置,且进气管的进气端远第一连接环布置。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倾斜布置。优选地,所述冷却套筒的靠第二连接环一端设有排风管。优选地,电动液压推杆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油箱;所述驱动电机与油箱连接,油箱与液压油缸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套筒的进气孔送入冷风,送入的冷风在气流腔中存储且形成正压,然后从均流冷却环的导流孔送入冷却腔中,对液压油缸进行冷却;由于导流孔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风经导流孔送入冷却腔后呈螺旋状向前推进,便于对液压油缸进行有效冷却,避免了液压油缸出现局部冷却不均的现象,避免了电液液压油缸的液压油和密封件出现失效的现象,提高了电动液压推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均流冷却环和冷却套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套筒与进气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均流冷却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液压油缸,2-冷却机构,21-冷却套筒,211-进气管,212-过滤网,213-排风管,22-第一连接环,23-第二连接环,24-均流冷却环,241-导流孔,25-气流腔,26-冷却腔,27-风机,3-驱动电机,4-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包括液压油缸1和冷却机构2;冷却机构2套装在液压油缸1上。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套筒21、第一连接环22、第二连接环23和均流冷却环24,冷却套筒21套装在液压油缸1上,第一连接环22的内圈与液压油缸1连接,第一连接环22的外圈与冷却套筒21的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第二连接环23的内圈与液压油缸1连接,第二连接环23的外圈与冷却套筒21的另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24布置在靠第一连接环22一侧,均流冷却环24的内圈与液压油缸1连接,均流冷却环24的外圈与冷却套筒21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24与第一连接环22之间形成气流腔25,均流冷却环24与第二连接环23之间形成冷却腔26。均流冷却环24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导流孔241,气流腔25和冷却腔26通过导流孔241连通,导流孔241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却套筒21对应气流腔处设有进气孔。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套筒21的进气孔送入冷风,送入的冷风在气流腔25中存储且形成正压,然后从均流冷却环24的导流孔241送入冷却腔26中,对液压油缸1进行冷却;由于导流孔241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风经导流孔241送入冷却腔26后呈螺旋状向前推进,便于对液压油缸1进行有效冷却,避免了液压油缸出现局部冷却不均的现象,避免了电液液压油缸的液压油和密封件出现失效的现象,提高了电动液压推杆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冷却机构2还包括风机27,冷却套筒21的进气孔处设有进气管211,风机27的出风端与进气管211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1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212,便于对送入的冷风进行过滤,保证气流腔25和冷却腔26的良好工作环境。冷却套筒21的靠第二连接环一端设有排风管213,排风管213用于排出与液压油缸1进行换热后的气流。为了使气流腔25中靠第一连接环22侧的气流充分循环起来,进气管211呈倾斜布置,进气管211的出气端靠第一连接环22布置,且进气管211的进气端远第一连接环22布置。同时,进气管211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倾斜布置,使得送入气流腔25的冷风形成旋转气流,避免了在进气管211附近出现不循环的气流。而且,当进气管211呈逆时针倾斜布置时,导流孔241呈顺时针倾斜布置,两者布置方式正好相反;冷风经进气管211送入气流腔25后形成顺时针转动的气流,此时正好对应顺时针倾斜布置的导流孔241,经导流孔241顺势送入冷却腔26的气流也形成顺时针螺旋推进的气流。此外,电动液压推杆还包括驱动电机3和油箱4;驱动电机3与油箱4连接,油箱4与液压油缸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缸和冷却机构;/n所述冷却机构套装在所述液压油缸上;/n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套筒、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均流冷却环,冷却套筒套装在液压油缸上,第一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一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布置在靠第一连接环一侧,均流冷却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均流冷却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气流腔,均流冷却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形成冷却腔;均流冷却环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导流孔,气流腔和冷却腔通过导流孔连通,导流孔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却套筒对应气流腔处设有进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液压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缸和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套装在所述液压油缸上;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套筒、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均流冷却环,冷却套筒套装在液压油缸上,第一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一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布置在靠第一连接环一侧,均流冷却环的内圈与液压油缸连接,均流冷却环的外圈与冷却套筒的内圈同轴连接;均流冷却环与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气流腔,均流冷却环与第二连接环之间形成冷却腔;均流冷却环设有多个呈周向均布的导流孔,气流腔和冷却腔通过导流孔连通,导流孔呈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布置;冷却套筒对应气流腔处设有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液压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南气动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