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6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包括后泵盖和保护结构,后泵盖包括泵盖和泵体,泵盖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且泵盖的开口端与泵体连接,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挡框和弹力环,保护壳套设在泵盖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挡框条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陶瓷后泵盖进行防护,提高陶瓷后泵盖的使用寿命,方便后期提高陶瓷泵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
本技术涉及陶瓷泵后泵盖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
技术介绍
陶瓷是一种耐腐蚀耐磨损性能优良的材料,陶瓷泵正是借鉴这一性能,泵体和泵盖采用耐酸陶瓷制造,化工用陶瓷泵一般为离心泵,其叶轮、蜗壳、轴封腔以及吸、排液接管等均用陶瓷制成,目前主要应用氧化铝陶瓷,适合输送酸硫酸、硝酸等强腐性液体,现有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在使用时缺少保护铠装,后期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容易受到外部撞击影响,进而不利于后期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能够对陶瓷后泵盖进行防护,提高陶瓷后泵盖的使用寿命,方便后期提高陶瓷泵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旨在改善现有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在使用时缺少保护铠装,后期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容易受到外部撞击影响,进而不利于后期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包括后泵盖和保护结构,后泵盖包括泵盖和泵体,泵盖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且泵盖的开口端与泵体连接,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挡框和弹力环,保护壳套设在泵盖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挡框条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进一步的,泵盖的外圆周上均匀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另一端焊接在保护壳的内端面上。进而通过泵盖的外圆周上均匀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另一端焊接在保护壳的内端面上,便于支撑连接泵盖和保护壳,保证泵盖与保护壳之间具有间隙,保护壳受到碰撞形变后减少对泵盖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泵盖靠近开口端的内圆周上竖直一体设置有陶瓷挡环,且陶瓷挡环靠近开口端的一侧端面上粘接有橡胶垫。进而通过泵盖靠近开口端的内圆周上竖直一体设置有陶瓷挡环,且陶瓷挡环靠近开口端的一侧端面上粘接有橡胶垫,方便后期连接泵盖和泵体时,阻挡液体流入泵体。进一步的,泵盖靠近开口端陶瓷挡环的外侧内圆周上粘接有螺环。进而通过泵盖靠近开口端陶瓷挡环的外侧内圆周上粘接有螺环,从而方便后期连接组装泵体。进一步的,泵体靠近泵盖的一端水平焊接有螺筒,且螺筒螺纹安装在泵盖的螺环中。进而通过泵体靠近泵盖的一端水平焊接有螺筒,且螺筒螺纹安装在泵盖的螺环中,从而便于后期组装连接安装泵体和泵盖。进一步的,泵体靠近泵盖的一端和后泵盖靠近泵体的一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法兰盘,且泵体和泵盖通过螺栓贯穿法兰盘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泵体靠近泵盖的一端和后泵盖靠近泵体的一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法兰盘,且泵体和泵盖通过螺栓贯穿法兰盘固定连接,便于后期组装连接安装泵体和泵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该陶瓷泵陶瓷后泵盖时,首先通过将泵盖和泵体通过螺栓贯穿法兰盘组装连接,使用时泵盖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保护结构的保护壳套设在泵盖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挡框条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从而方便后期在泵盖受到外力碰撞时,挤压弹力环形变,从而吸收外力,从而能够对陶瓷后泵盖进行防护,提高陶瓷后泵盖的使用寿命,方便后期提高陶瓷泵的整体使用寿命,从而克服了现有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在使用时缺少保护铠装,后期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容易受到外部撞击影响,进而不利于后期的陶瓷泵陶瓷后泵盖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泵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泵盖;11、泵盖;111、支柱;112、陶瓷挡环;113、橡胶垫;114、螺环;12、泵体;121、螺筒;13、法兰盘;2、保护结构;21、保护壳;22、挡框条;23、弹力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包括后泵盖1和保护结构2,后泵盖1包括泵盖11和泵体12,泵盖11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2,且泵盖11的开口端与泵体12连接,保护结构2包括保护壳21、挡框22和弹力环23,保护壳21套设在泵盖11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21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22,挡框条22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22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23。进而通过在使用该陶瓷泵陶瓷后泵盖时,首先通过将泵盖11和泵体12通过螺栓贯穿法兰盘13组装连接,使用时泵盖11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2,保护结构2的保护壳21套设在泵盖11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21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22,挡框条22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22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23,从而方便后期在泵盖11受到外力碰撞时,挤压弹力环23形变,从而吸收外力,从而能够对陶瓷后泵盖进行防护,提高陶瓷后泵盖的使用寿命,方便后期提高陶瓷泵的整体使用寿命。请参阅图3,泵盖11的外圆周上均匀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柱111,且支柱111的另一端焊接在保护壳21的内端面上。进而通过泵盖11的外圆周上均匀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柱111,且支柱111的另一端焊接在保护壳21的内端面上,便于支撑连接泵盖11和保护壳21,保证泵盖11与保护壳21之间具有间隙,保护壳21受到碰撞形变后减少对泵盖11造成损伤。请参阅图3,泵盖11靠近开口端的内圆周上竖直一体设置有陶瓷挡环112,且陶瓷挡环112靠近开口端的一侧端面上粘接有橡胶垫113。进而通过泵盖11靠近开口端的内圆周上竖直一体设置有陶瓷挡环112,且陶瓷挡环112靠近开口端的一侧端面上粘接有橡胶垫113,方便后期连接泵盖11和泵体12时,阻挡液体流入泵体12。请参阅图3,泵盖11靠近开口端陶瓷挡环112的外侧内圆周上粘接有螺环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包括后泵盖(1)和保护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泵盖(1)包括泵盖(11)和泵体(12),所述泵盖(11)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2),且泵盖(11)的开口端与泵体(12)连接,所述保护结构(2)包括保护壳(21)、挡框条(22)和弹力环(23),所述保护壳(21)套设在泵盖(11)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21)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22),所述挡框条(22)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22)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包括后泵盖(1)和保护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泵盖(1)包括泵盖(11)和泵体(12),所述泵盖(11)的外圆周上套设有保护结构(2),且泵盖(11)的开口端与泵体(12)连接,所述保护结构(2)包括保护壳(21)、挡框条(22)和弹力环(23),所述保护壳(21)套设在泵盖(11)的外圆周上,且保护壳(21)的外端面上竖直焊接有挡框条(22),所述挡框条(22)水平对称设置,且挡框条(22)的相邻侧端面上竖直焊接有弹力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1)的外圆周上均匀一体成型设置有支柱(111),且支柱(111)的另一端焊接在保护壳(21)的内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泵陶瓷后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缤德王文玉杨延亮肖建平李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鸿泰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