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9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旋流除砂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旋流除砂器停止运转时,关掉出水口阀门以及除砂水源的进口阀门,打开最底部的排水排砂阀把桶内的泥浆水排出,旋转轴与主电机连接,电机带动主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连杆设置成与筒壁垂直做圆周运动,末端的刷头跟喷头的作用范围即可增大成面,而不是线。在电动机带动轴运转的同时,潜水泵直接抽取地下水从进水口进入,由软管流到喷头,作为喷头的水源,并不在旋砂桶内存储,完成后杂质和污水从底部排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旋流除砂器工作过程中残存在筒内壁上的杂质进行彻底清理,实现本方法的设备除砂效率高、性能可靠、工作状态稳定、操作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
本技术涉及旋流除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
技术介绍
当前所采用的旋流除砂器是利用离心跟重心的作用让水跟砂分离。干净的水由下往上从上部的出水管排出,中部是进水管,在除砂器最底部是集砂桶,通过离心作用使得水跟砂分离,砂、水混合物先储存到旋流除砂器底部的集砂桶中,经过重力作用砂水混合物再由最底部的排水排砂管流到集砂坑中。但是,目前运行当中常出现集砂桶内排砂不彻底跟旋流除砂器桶内杂质悬挂影响其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其目的在于解决桶内排砂不彻底跟旋流除砂器桶内杂质悬挂影响其运行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接口,第一进水管接口,第二进水管接口,除砂器筒体,排砂管接口,上旋旋盘,转动轴,连杆,带刷喷头,下旋旋盘;其中除砂器筒体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下半部分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出水管接口设置在除砂器筒体的顶部,第一进水管接口和第二进水管接口设置在除砂器筒体的侧壁上,排砂管接口设置在除砂器筒体的底部;上旋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接口(1),第一进水管接口(2),第二进水管接口(3),除砂器筒体(4),排砂管接口(5),上旋旋盘(7),转动轴(8),连杆(9),带刷喷头(10),下旋旋盘(11);其中除砂器筒体(4)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下半部分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出水管接口(1)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顶部,第一进水管接口(2)和第二进水管接口(3)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侧壁上,排砂管接口(5)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底部;上旋旋盘(7)固定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上端,下旋旋盘(11)固定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下端;转动轴(8)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轴线上,且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接口(1),第一进水管接口(2),第二进水管接口(3),除砂器筒体(4),排砂管接口(5),上旋旋盘(7),转动轴(8),连杆(9),带刷喷头(10),下旋旋盘(11);其中除砂器筒体(4)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下半部分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出水管接口(1)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顶部,第一进水管接口(2)和第二进水管接口(3)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侧壁上,排砂管接口(5)设置在除砂器筒体(4)的底部;上旋旋盘(7)固定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上端,下旋旋盘(11)固定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下端;转动轴(8)在除砂器筒体(4)内部的轴线上,且两端分别与上旋旋盘(7)和下旋旋盘(11)的中心活动连接;连杆(9)一端连接在转动轴(8)上,另一端设有带刷喷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洗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接口(2)在第二进水管接口(3)的外侧,第二进水管接口(3)与转动轴(8)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进水管接口(2)直径为第二进水管接口(3)的1.5~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香凝王毅董旭梅孟政啸石鑫淼曹乙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