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推力箔片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17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3
该推力箔片轴承(3)具有在轴向上与安装于轴(1)的推力环(4)对置的箔片(10、20)、支撑上述箔片且包围上述推力环的壳体(8),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冷却孔(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推力箔片轴承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推力箔片轴承的内容。本申请基于2019年1月1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005790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高速旋转体用的轴承已知与设置于旋转轴的推力环对置地配置的推力箔片轴承(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推力箔片轴承以能够吸收因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旋转轴的移动(推力环的轴向位移与倾斜)的方式由柔软的箔片(金属制薄板)形成轴承面,具有用于在轴承面的下方柔软地支撑轴承面的箔片结构。具有在推力箔片轴承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多个顶箔片与背箔片的形式。顶箔片被支撑于背箔片,通过推力环的旋转向顶箔片与推力环之间导入润滑流体。该润滑流体在顶箔片与推力环之间形成楔状的流体润滑膜,发挥推力箔片轴承的负载能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6169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流体润滑膜上作用因流体粘性引起的剪切力而发热。因此,形成流体润滑膜的箔片至推力环的表面因该热量而变形,会存在不能充分地得到推力箔片轴承的负载能力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因流体润滑膜的发热而导致的推力箔片轴承负载能力的降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一方案的推力箔片轴承具有在轴向上与安装于轴的推力环对置的箔片、支撑上述箔片且包围上述推力环的壳体,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冷却孔。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上述轴插通的插通孔,上述冷却孔可以形成于上述插通孔的径向上的上述壳体的外周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上述壳体可以具有支撑上述箔片且形成上述插通孔的基板、安装于上述基板的外周侧的环状的轴承垫。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在上述轴承垫上可以作为上述冷却孔形成位于上述推力环的轴向位置的第一冷却孔、及位于上述箔片的轴向位置的第二冷却孔的至少任一个。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在上述基板上可以作为上述冷却孔形成在轴向上与上述箔片重合的第三冷却孔、及在轴向上不与上述箔片重合的第四冷却孔的至少任一个。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上述冷却孔可以随着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而向上述推力环的旋转方向倾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上述冷却孔可以随着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而向与上述推力环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转方向倾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上述冷却孔在轴向上可以随着从上述壳体具有的基板向上述推力环而向上述推力环的旋转方向倾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上述冷却孔在轴向上可以随着从上述壳体具有的基板向上述推力环而向与上述推力环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转方向倾斜。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方案中,可以在上述推力环的外周面形成凹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因流体润滑膜的发热而导致的推力箔片轴承的负载能力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能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推力箔片轴承的涡轮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向视A-A图。图5是表示作用于顶箔片上的流体润滑膜的压力分布的解析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向视B-B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推力箔片轴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推力箔片轴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推力箔片轴承。图1是表示能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推力箔片轴承的涡轮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中,符号1是旋转轴(轴),符号2是设置于旋转轴的前端部的叶轮,符号3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推力箔片轴承。在旋转轴1上安装圆板状的推力环4。推力环4被一对推力箔片轴承3夹持。叶轮2配置于作为静止侧的外壳5内,在与外壳5之间具有齿顶间隙6。旋转轴1被径向箔片轴承7支撑。(第一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3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推力箔片轴承3在轴向上夹持推力环4而在两侧设置一对。这一对推力箔片轴承3均为相同的结构。推力箔片轴承3具备顶箔10、背箔20、基板30。推力环4被壳体8包围。壳体8具备一对推力箔片轴承3各自的基板30、被夹持于这些基板30之间的圆筒状的轴承垫40。一对基板30经由轴承垫40被连结螺栓41连结。在基板30的外周部形成有用于插通连结螺栓41的贯通孔42。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对基板30中的一个通过由连结螺栓41进行的紧固而与外壳5抵接。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力箔片轴承3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向视A-A图。如图3所示,基板30具有旋转轴1插通的插通孔30a。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插通孔30a作为基准说明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情况。具体的说,“轴向”为插通孔30a延伸的方向(旋转轴1插通的方向)。另外,“径向”为插通孔30a的径向。另外,“圆周方向”为沿插通孔30a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或者,也能将在插通孔30a中插通的旋转轴1的轴心作为基准,称为从该轴心观察的“径向”以及“圆周方向”。另外,“旋转方向”为在插通孔30a中插通的旋转轴1、或推力环4旋转的方向。基板30构成轴向中的推力箔片轴承3的最外部(推力环4的相反侧)。即,基板30在轴向中在与推力环4之间夹持顶箔10以及背箔20。在基板30上形成插通孔30a。即,本专利技术的基板30是形成有插通孔30a的圆板状的部件。可是,只要具有插通孔30a,基板30也可以是圆板状以外的部件(例如矩形板状)。另外,关于插通孔30a也未必需要是严格意义上的圆筒形状。基板30例如由厚度为数mm左右的金属板形成。在与推力环4对置配置的基板30的平坦面30b中的插通孔30a(开口)的周围配置箔片(顶箔10以及背箔20)。具体的说,顶箔10被背箔20支撑,背箔20被基板30支撑。即,顶箔10隔着背箔20也被支撑于基板30。顶箔10由排列于插通孔30a周围的多个金属制的薄板(顶箔片11)形成。顶箔片11具有从圆周方向一侧(旋转轴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向圆周方向另一侧(旋转轴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且向上方(图3中纸面跟前侧。或者,从沿轴向的基板30向顶箔片11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12、连接设置于倾斜部12的圆周方向一侧并安装于基板30的安装部13。如图3所示,倾斜部12形成为切除扇形的顶点侧并分别使内周侧、外周侧为圆弧状的大致梯形形状。即,倾斜部12具备在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n具有:/n在轴向上与安装于轴的推力环对置的箔片;以及/n支撑上述箔片且包围上述推力环的壳体,/n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冷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17 JP 2019-0057901.一种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
具有:
在轴向上与安装于轴的推力环对置的箔片;以及
支撑上述箔片且包围上述推力环的壳体,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冷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上述轴插通的插通孔,
上述冷却孔形成于上述插通孔的径向上的上述壳体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
支撑上述箔片且形成有上述插通孔的基板;以及
安装于上述基板的外周侧的环状的轴承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垫上形成有位于上述推力环的轴向位置的第一冷却孔以及位于上述箔片的轴向位置的第二冷却孔中的至少任一个来作为上述冷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推力箔片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直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