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09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红茶菌发酵罐,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该红茶菌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新风换气机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新风换气机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且吸风管的一端贯穿罐体并延伸至其上侧。该红茶菌发酵罐,通过蓄电池给装置提供电能,在供电工程中由变压器根据不同功率的器械对电流进行变压,通过进料槽将培养液倒入盛料罐中进行发酵,再用PLC控制器使加热管提升到一定温度后恒温,再由温度传感器对培养液的温度实时监测,保证恒温,启动新风换气机给罐体内部进行通风,纱网将新风送风管送入的杂质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茶菌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发酵罐
,具体为红茶菌发酵罐。
技术介绍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效果,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但现有技术中,由于菌种、原料的选择,发酵环境的局限性等问题,常使得培养红茶菌会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红茶菌发酵罐,通过对培养液的静置,在通风,恒温的环境中发酵,使得红茶菌菌液色泽健康、新鲜,这样发酵出来的饮液品质更好,更能起到具备的疗效作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红茶菌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所述新风换气机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所述新风换气机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且吸风管的一端贯穿罐体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吸风管靠近右端的顶部安装有排风管,且排风管的一端贯穿罐体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有盛料罐,且盛料罐位于罐体的内部,所述盛料罐靠近顶端内部设置有纱网,所述盛料罐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为了通过变压器给电流变压,作为本技术红茶菌发酵罐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蓄电池和变压器,且变压器位于排风管的左端。为了使PLC控制器控制各装置,作为本技术红茶菌发酵罐优选的,所述罐体靠近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分别与加热管、蓄电池、变压器、新风换气机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为了方便罐体装料和出料,作为本技术红茶菌发酵罐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左端靠近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壁固定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盛料罐的内部,所述罐体的右端靠近底部开设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内壁固定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盛料罐的内部。为了保持罐体内的环境和压力,作为本技术红茶菌发酵罐优选的,所述进料槽的左端通过绞轴活动铰接有盖板,所述出料槽位于罐体的外部位置设置有阀门。为了稳固罐体,作为本技术红茶菌发酵罐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呈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支腿。本技术提供了红茶菌发酵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红茶菌发酵罐,通过蓄电池给装置提供电能,在供电工程中由变压器根据不同功率的器械对电流进行变压,通过进料槽将培养液倒入盛料罐中进行发酵,再用PLC控制器使加热管提升到一定温度后恒温,再由温度传感器对培养液的温度实时监测,保证恒温,启动新风换气机给罐体内部进行通风,纱网将新风送风管送入的杂质隔开,培养液在恒温通风的环境下发酵速度会更快,罐体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震动,通过缓冲弹簧使得盛料罐中的培养液相对静置,增加稳定能力,发酵完成后通过出料槽将红茶菌倒入器材中,剩余的红茶菌菌液亦可继续如上法继续培养饮液,循环不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罐体;2、进料槽;3、废气吸风管;4、加热管;5、盛料罐;6、缓冲弹簧;7、新风送风管;8、蓄电池;9、变压器;10、排风管;11、吸风管;12、新风换气机;13、纱网;14、温度传感器;15、出料槽;16、支腿;17、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红茶菌发酵罐,包括罐体1,罐体1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12,新风换气机12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7,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3,新风换气机12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11,且吸风管11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吸风管11靠近右端的顶部安装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罐体1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4,罐体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多个缓冲弹簧6的顶端固定有盛料罐5,且盛料罐5位于罐体1的内部,盛料罐5靠近顶端内部设置有纱网13,盛料罐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4。本实施方案中:罐体1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12,新风换气机12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7,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3,新风换气机12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11,且吸风管11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吸风管11靠近右端的顶部安装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使得罐体1内部空气通过新风换气机12进行通风换气,从而使得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它杂菌在培养器具中的浓度使其它菌不能寄生,罐体1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4,通过加热管4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得菌液发酵更快些,罐体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多个缓冲弹簧6的顶端固定有盛料罐5,且盛料罐5位于罐体1的内部,通过缓冲弹簧6可以使得菌液在盛料罐5中相对稳定,促进发酵,盛料罐5靠近顶端内部设置有纱网13,使得盛料罐5的内部菌液可以通风和过滤新风送风管7吹进的杂质,盛料罐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4,可以随时监测盛料罐5内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14的型号为WRM-101。具体的,罐体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蓄电池8和变压器9,且变压器9位于排风管10的左端。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蓄电池8和变压器9,且变压器9位于排风管10的左端,通过蓄电池8给装置提供电能,在供电工程中由变压器9根据不同功率的器械对电流进行变压,该蓄电池8型号为6-QAW-54a,该变压器9型号为ZSA-7KVA。具体的,罐体1靠近温度传感器1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PLC控制器17,且PLC控制器17分别与加热管4、蓄电池8、变压器9、新风换气机12和温度传感器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罐体1靠近温度传感器1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PLC控制器17,且PLC控制器17分别与加热管4、蓄电池8、变压器9、新风换气机12和温度传感器1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使得PLC控制器17可以控制各装置,该PLC控制器17的型号可为EC2N-20MR。具体的,罐体1的左端靠近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壁固定有进料槽2,进料槽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盛料罐5的内部,罐体1的右端靠近底部开设有出料孔,且出料孔内壁固定有出料槽15,出料槽15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盛料罐5的内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左端靠近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壁固定有进料槽2,进料槽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红茶菌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12),所述新风换气机(12)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7),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3),所述新风换气机(12)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11),且吸风管(11)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吸风管(11)靠近右端的顶部安装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罐体(1)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4),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多个所述缓冲弹簧(6)的顶端固定有盛料罐(5),且盛料罐(5)位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盛料罐(5)靠近顶端内部设置有纱网(13),所述盛料罐(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红茶菌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内部固定有新风换气机(12),所述新风换气机(12)的左端安装有新风送风管(7),且靠近左端底部安装有废气吸风管(3),所述新风换气机(12)的右端安装有吸风管(11),且吸风管(11)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吸风管(11)靠近右端的顶部安装有排风管(10),且排风管(10)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罐体(1)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4),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多个所述缓冲弹簧(6)的顶端固定有盛料罐(5),且盛料罐(5)位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盛料罐(5)靠近顶端内部设置有纱网(13),所述盛料罐(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蓄电池(8)和变压器(9),且变压器(9)位于排风管(10)的左端。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青青杨民和卢玉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