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925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危险品的种类信息、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运输过程中危险品的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设定危险指数阈值;获取当前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危险品的种类,并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判断实时危险指数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若超过,则发出警报,并给出预警信息;若未超过,则表示运输过程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于危险品的运输采用的方式为普通货物运输的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存在两种缺陷,第一种是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运输车辆侧翻、碰撞、泄漏等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第二种是运输过程中,危险品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引发运输安全事故;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利用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定位、跟踪意见监测等功能,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将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危险品运输的领域,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可以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如何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危险品运输时运输状态的实时检测,具备低成本、高性能以及能够灵活扩展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危险品的种类信息、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设定危险指数阈值;获取当前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危险品的种类,并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判断实时危险指数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发出警报,并给出预警信息;若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表示运输过程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通信协议,实现信息交互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危险品的种类信息包括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以及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进一步地,所述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运输车辆车厢的内外温湿度、气体密度、压强等状态数据,所述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采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气敏传感器检测得到。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心率、血压及运动状态,所述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采用智能感应手环测量得到。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查表,确定危险品的危险等级;通过查表,确定危险品的基准量;计算校正因子,包括计算火灾/爆炸校正因子和计算人员健康校正因子;其中:计算火灾/爆炸校正因子的公式如下:β=FF1×FF2×FF3其中,FF1表示危险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品为固体或者粉末、液体时,FF1=1;当危险品为气体时,FF1=0.1;FF2表示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F2=1;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F2=3;FF3表示危险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F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F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F3=10;计算人员健康校正因子的公式如下:β=FH1×FH2×FH3其中,FH1表示危险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品为固体时,FH1=3;当危险品为粉末或液体,FH1=1;当危险品为气体时,FH1=0.1;FH2表示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H2=1;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H2=3;FH3表示危险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H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H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H3=10;计算危险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1,q2,…qn表示每种危险品的实际存在量;Q1,Q2,…Qn表示与各危险品相对应的基准量;β1,β2,…βn表示与各危险品相对应的校正因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危险指数阈值设定模块、当前信息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判断预警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获取危险品的种类信息、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建立数据库;所述危险指数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危险指数阈值;所述当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危险品的种类,并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所述判断预警模块,用于判断实时危险指数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发出警报,并给出预警信息;若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表示运输过程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模块、所述当前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所述计算模块之间分别建立通信协议,所述当前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信息,将信息直接传输至所述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将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响应。进一步地,所述危险指数阈值设定模块、所述判断预警模块以及所述计算模块之间分别建立通信协议,所述判断预警模块获取危险指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危险指数阈值设定模块设定的阈值来实现判断运输过程安全是否安全。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可以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危险品运输时运输状态的实时检测,具备低成本、高性能以及能够灵活扩展等优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具有预警功能,进一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获取危险品的种类信息、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建立数据库;/n设定危险指数阈值;/n获取当前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n基于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危险品的种类,并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n判断实时危险指数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发出警报,并给出预警信息;若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表示运输过程安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危险品的种类信息、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建立数据库;
设定危险指数阈值;
获取当前危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当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
基于获取到的当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危险品的种类,并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
判断实时危险指数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若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发出警报,并给出预警信息;若未超过预先设定的危险指数阈值,则表示运输过程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通信协议,实现信息交互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品的种类信息包括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以及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运输车辆车厢的内外温湿度、气体密度、压强等状态数据,所述危险品运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信息采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气敏传感器检测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心率、血压及运动状态,所述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信息采用智能感应手环测量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品判断及运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实时危险指数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查表,确定危险品的危险等级;
通过查表,确定危险品的基准量;
计算校正因子,包括计算火灾/爆炸校正因子和计算人员健康校正因子;其中:
计算火灾/爆炸校正因子的公式如下:
β=FF1×FF2×FF3
其中,FF1表示危险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品为固体或者粉末、液体时,FF1=1;当危险品为气体时,FF1=0.1;FF2表示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F2=1;当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F2=3;FF3表示危险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F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F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F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舒栾维新王文思孙家庆王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