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09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底座、二板主体及蓄能器本体,所述模具固定底座顶面中央设有二板主体,所述二板主体中央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蓄能器本体,所述模具固定底座左端边沿处设有定位柱孔,所述定位柱孔右侧设有安装柱一,所述安装柱一右端底部设有绝缘缓冲座,所述绝缘缓冲座顶端设有前置固定架,所述绝缘缓冲座右侧设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增强模具固定底座与二板主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将注塑机注塑过程中的产生的机械能经过能量转换装置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能器中,并通过能量输出装置配合注塑机的正常运转,实现对注塑机机械能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二板式注塑成型机摒弃机绞式机械锁模结构,采用高压油缸液压锁模机构,通过对称移模油缸实现快速开合模及低压模保动作,利用抱闸机构实现动模板与拉杆的固定与分离,固定模板中的四个活塞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带动拉杆产生恒定的锁模力,确保产品注塑成型的稳定性和重复精度,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上的二板结构过于复杂,安装十分困难,二板与固定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注塑机运行时磨损较大。二板与固定单元之间相对运动的时候,其产生的动能会对二者相对运动造成高温影响,并造成资源浪费,为减少二者相对运动对彼此造成的磨损,降低摩擦对固定支撑组件的影响,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二板支撑组件与固定单元之间的磨损严重、能量损耗较大的问题;以达到降低二板支撑组件与固定单元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其运动过程中的能力转化率的目的,提高二板支撑装置的使用效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底座、二板主体及蓄能器本体,所述模具固定底座顶面中央设有二板主体,所述二板主体中央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蓄能器本体,所述模具固定底座左端边沿处设有定位柱孔,所述定位柱孔右侧设有安装柱一,所述安装柱一右端底部设有绝缘缓冲座,所述绝缘缓冲座顶端设有前置固定架,所述绝缘缓冲座右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设有安装柱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二板主体左右两端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各架体之间分别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接支架顶端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内侧设有增强板,所述增强板前端设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后方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腔,所述连接支架与增强板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片,外沿连接支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斜基部,所述连接支架分别通过斜基部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柱一及安装柱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能器本体内部设有蓄能器内腔,所述蓄能器内腔后端设有充气孔,所述蓄能器内腔中央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外侧设有密封装置,所述活动杆前端设有活动管道,所述活动管道外端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前端设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前端设有能量转换接口。进一步,所述模具固定底座右端设有后置固定架,所述后置固定架左右两端分别与安装柱一及安装柱二连接,所述模具固定底座后端通过后置固定架设有两组蓄能器衡压口。进一步,所述安装柱一内设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柱一顶端设有紧固栓一,所述紧固栓一底端设有滑动柱一,所述紧固栓一顶端设有辅助安装孔一。进一步,所述安装柱二内设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柱二顶端设有紧固栓二,所述紧固栓二底端设有滑动柱二,所述紧固栓二顶端设有辅助安装孔二。进一步,所述蓄能器本体前端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内侧设有能量转换接口,所述蓄能器本体前端边沿设有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后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连接管道。进一步,所述蓄能器衡压口前端接入充气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通过在模具固定底座与二板主体之间设置三角状的斜基部,增强模具固定底座与二板主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可有效防止二板支撑装置变形,保障注塑作业的正常运行,通过铰接座及连接片保证连接支架与增强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注塑机反复作业过程中造成连接支架松动甚至脱落,保证二板主体的工作性能,该结构安装时只需将紧固栓一及紧固栓二插入对应位置即可,紧固栓能够支撑二板主体的安装,降低二板运行产生的摩擦对安装柱的影响,延长二板主体的使用时间。2、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注塑机注塑过程中的产生的机械能经过能量转换装置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能器中,并通过能量输出装置配合注塑机的正常运转,同时避免大量机械能散发到注塑机内腔内,延缓注塑机内腔温度的升高速度,实现了对注塑机机械能的回收利用,降低高温对注塑机及二板主体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的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的蓄能器的内部组件的横向剖视图。其中:1为模具固定底座、11为定位柱孔、12为安装柱一、13为绝缘缓冲座、14为固定座、15为安装柱二、16为后置固定架、17为蓄能器衡压口、18为前置固定架、2为二板主体、21为连接支架、22为连接板、23为增强板、24为通孔、25为活动腔、26为转换器、27为铰接座、28为连接片、29为斜基部、3为蓄能器本体、31为固定翅片、32为连接管道、33为固定板、34为卡接头、35为能量转换接口、36为蓄能器内腔、37为充气孔、38为活动杆、39为储油腔、310为密封装置、311为活动管道、312为延伸段、313为活塞组件、4为紧固栓一、5为紧固栓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底座1、二板主体2及蓄能器本体3,模具固定底座1顶面中央设有二板主体2,二板主体2中央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蓄能器本体3,模具固定底座1左端边沿处设有定位柱孔11,定位柱孔11右侧设有安装柱一12,安装柱一12右端底部设有绝缘缓冲座13,绝缘缓冲座13顶端设有前置固定架18,绝缘缓冲座13右侧设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内侧设有安装柱二15,模具固定底座1通过定位柱孔11确定与注塑机内腔的定位安装,并通过安装柱一12及安装柱二15固定住与二板固定装置的连接,二板主体2设于模具固定底座1中央,将模具固定底座1作为工作基台,在模具固定底座1上实现其二板主体2的支撑功能,蓄能器本体3设于二板主体2内,二板主体2与注塑机铸模件之间的摩擦机械能通过蓄能器本体3及能量转换装置的转换,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于蓄能器本体3内,电能可自行控制其输出,配合注塑机完成注塑作业。参阅图2,二板主体2左右两端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连接支架21,连接支架21各架体之间分别设有铰接座27,连接支架21顶端分别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中央设有连接孔,连接支架21内侧设有增强板23,增强板23前端设有转换器26,转换器26后方设有通孔24,通孔2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腔25,连接支架21与增强板23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片28,外沿连接支架2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斜基部29,连接支架21分别通过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底座(1)、二板主体(2)及蓄能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底座(1)顶面中央设有二板主体(2),所述二板主体(2)中央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蓄能器本体(3),所述模具固定底座(1)左端边沿处设有定位柱孔(11),所述定位柱孔(11)右侧设有安装柱一(12),所述安装柱一(12)右端底部设有绝缘缓冲座(13),所述绝缘缓冲座(13)顶端设有前置固定架(18),所述绝缘缓冲座(13)右侧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内侧设有安装柱二(15);/n其中,所述二板主体(2)左右两端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连接支架(21),所述连接支架(21)各架体之间分别设有铰接座(27),所述连接支架(21)顶端分别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中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21)内侧设有增强板(23),所述增强板(23)前端设有转换器(26),所述转换器(26)后方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腔(25),所述连接支架(21)与增强板(23)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片(28),外沿连接支架(2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斜基部(29),所述连接支架(21)分别通过斜基部(29)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柱一(12)及安装柱二(15)连接;/n其中,所述蓄能器本体(3)内部设有蓄能器内腔(36),所述蓄能器内腔(36)后端设有充气孔(37),所述蓄能器内腔(36)中央设有活动杆(38),所述活动杆(38)外侧设有储油腔(39),所述储油腔(39)外侧设有密封装置(310),所述活动杆(38)前端设有活动管道(311),所述活动管道(311)外端设有延伸段(312),所述延伸段(312)前端设有活塞组件(313),所述活塞组件(313)前端设有能量转换接口(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带蓄能器的二板支撑装置,包括模具固定底座(1)、二板主体(2)及蓄能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底座(1)顶面中央设有二板主体(2),所述二板主体(2)中央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蓄能器本体(3),所述模具固定底座(1)左端边沿处设有定位柱孔(11),所述定位柱孔(11)右侧设有安装柱一(12),所述安装柱一(12)右端底部设有绝缘缓冲座(13),所述绝缘缓冲座(13)顶端设有前置固定架(18),所述绝缘缓冲座(13)右侧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内侧设有安装柱二(15);
其中,所述二板主体(2)左右两端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连接支架(21),所述连接支架(21)各架体之间分别设有铰接座(27),所述连接支架(21)顶端分别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中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21)内侧设有增强板(23),所述增强板(23)前端设有转换器(26),所述转换器(26)后方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腔(25),所述连接支架(21)与增强板(23)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片(28),外沿连接支架(2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斜基部(29),所述连接支架(21)分别通过斜基部(29)与各自对应的安装柱一(12)及安装柱二(15)连接;
其中,所述蓄能器本体(3)内部设有蓄能器内腔(36),所述蓄能器内腔(36)后端设有充气孔(37),所述蓄能器内腔(36)中央设有活动杆(38),所述活动杆(38)外侧设有储油腔(39),所述储油腔(39)外侧设有密封装置(310),所述活动杆(38)前端设有活动管道(311),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星辉郑强贝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格林斯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