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60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包括机台、红外光谱仪、纺织品前处理器、操作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纺织品前处理器包括旋转箱、支撑架、电机、切割组件和压迫组件,所述旋转箱由电机驱动而在支撑架上转动设定角度,两组所述切割组件分别安装在旋转箱相对的两侧上且驱动切刀不断在旋转箱的内腔之中来回切割,所述压迫组件安装在旋转箱相对箱门的一侧并驱动压块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门,所述支撑架、切割组件和压迫组件中的至少两个组件不同时设置在旋转箱的同一侧上,所述红外光谱仪、纺织品前处理器、操作器和显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免去实验人员手工制饼的麻烦,大大提高纺织品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的
,特别是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的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中,往往需要检测混纺产品中的纤维种类及统计其中各种纤维的具体含量。目前,常用的纤维混和含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手工拆分法、化学溶解法和显微镜法等。近年来,我国引入近红外光谱仪对纺织纤维成分进行检测,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初步建立了棉/聚酯纤维、棉/氨纶、聚酯纤维/氨纶、粘胶/聚酯纤维和锦纶/氨纶等成分定量图谱模块,并证实了该技术在纺织领域应用的可行性。但是,在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纺织品的纤维成分检测时,需要先手工将纺织品剪碎,再压缩成纤维饼,较为费时费力,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能够免去实验人员手工制饼的麻烦,大大提高纺织品的检测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包括机台、红外光谱仪、纺织品前处理器、操作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纺织品前处理器包括旋转箱、支撑架、电机、切割组件和压迫组件,所述旋转箱由电机驱动而在支撑架上转动设定角度,两组所述切割组件分别安装在旋转箱相对的两侧上且驱动切刀不断在旋转箱的内腔之中来回切割,所述压迫组件安装在旋转箱相对箱门的一侧并驱动压块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门,所述支撑架、切割组件和压迫组件中的至少两个组件不同时设置在旋转箱的同一侧上,所述红外光谱仪、纺织品前处理器、操作器和显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底板、切刀和切割气缸,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切割组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刀体通槽,所述底板固定在切割气缸的输出轴端部,若干片所述切刀的一端平行固定在底板上而另一端伸入刀体通槽之中。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切割组件的若干片切刀相互依次错开。作为优选,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在底板和切刀之外并固定在箱体的外壁上,所述切割气缸固定在罩壳之外。作为优选,所述压迫组件包括压迫气缸和压块,所述压迫气缸固定在箱体的外壁上而输出轴在伸入箱体之中后与压块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箱门靠近箱体内腔的一侧设有环形限位凸壁。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腔腔壁上设有将位于箱体内腔之中的纺织品碎屑导向环形限位凸壁内的环形导向凸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纺织品前处理器,能够利用其上的切割组件先将待检测的纺织品切碎并形成破碎纤维,再利用压迫组件与箱门的配合将破碎纤维制成纤维饼,从而免去了实验人员手工制饼的麻烦,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检测效率;通过电机和支撑架的配合,使旋转箱上所安装的各个组件能够先后按序对纺织品进行分步处理,还能够保证纺织品具有足够的破碎度;通过设置环形限位凸壁和环形导向凸壁,保证纤维饼处于一个合适的尺寸范围之内,提高制饼的成功率,为后续的红外检测的准确率提供良好的基础。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的纺织品前处理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的纺织品前处理器在去除支撑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台、2-红外光谱仪、3-纺织品前处理器、31-旋转箱、311-箱体、3111-刀体通槽、312-箱门、32-支撑架、33-切割组件、331-底板、332-切刀、333-切割气缸、334-罩壳、34-压迫组件、341-压迫气缸、342-压块、343-环形限位凸壁、344-环形导向凸壁、4-操作器、5-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包括机台1、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显示器5和控制器,所述纺织品前处理器3包括旋转箱31、支撑架32、电机、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所述旋转箱31由电机驱动而在支撑架32上转动设定角度,两组所述切割组件33分别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的两侧上且驱动切刀332不断在旋转箱31的内腔之中来回切割,所述压迫组件34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箱门312的一侧并驱动压块342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门312,所述支撑架32、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中的至少两个组件不同时设置在旋转箱31的同一侧上,所述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和显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旋转箱31包括箱体311和箱门312,所述切割组件33包括底板331、切刀332和切割气缸333,所述箱体311上安装有切割组件3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刀体通槽3111,所述底板331固定在切割气缸333的输出轴端部,若干片所述切刀332的一端平行固定在底板331上而另一端伸入刀体通槽3111之中。两组所述切割组件33的若干片切刀332相互依次错开。所述切割组件33还包括罩壳334,所述罩壳334罩设在底板331和切刀332之外并固定在箱体311的外壁上,所述切割气缸333固定在罩壳334之外。所述压迫组件34包括压迫气缸341和压块342,所述压迫气缸341固定在箱体311的外壁上而输出轴在伸入箱体311之中后与压块342相连接。所述箱门312靠近箱体311内腔的一侧设有环形限位凸壁343。所述箱体311的内腔腔壁上设有将位于箱体311内腔之中的纺织品碎屑导向环形限位凸壁343内的环形导向凸壁344。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首先,打开箱门312,将待检测的纺织品置入箱体311的内腔之中,再重新关闭箱门312。此时,两组切割组件33分别位于旋转箱31的上下两侧并驱动底板331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体311的外壁,使其上所连接的若干片切刀332分别沿着刀体通槽3111来回移动,从而切碎纺织品并形成大量的破碎纤维。期间,电机可驱动旋转箱31不断摆动一定角度,迫使其内的纺织品不断变换位置,从而保证纺织品能够完全被破碎。随后,电机驱动旋转箱31转动90°,使压迫气缸341和箱门312分别位于箱体311的上下两侧,而被切碎的纺织品则因重力并在环形导向凸壁344的导向下,掉入环形限位凸壁343所包围形成的凹口内。接下来,压迫气缸341驱动压块342靠近箱门312,从而将凹口内的破碎纤维压成纤维饼。最后,再将制成的纤维饼从纺织品前处理器3中取出并置入红外光谱仪2中进行检测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纺织品前处理器,能够利用其上的切割组件先将待检测的纺织品切碎并形成破碎纤维,再利用压迫组件与箱门的配合将破碎纤维制成纤维饼,从而免去了实验人员手工制饼的麻烦,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检测效率;通过电机和支撑架的配合,使旋转箱上所安装的各个组件能够先后按序对纺织品进行分步处理,还能够保证纺织品具有足够的破碎度;通过设置环形限位凸壁和环形导向凸壁,保证纤维饼处于一个合适的尺寸范围之内,提高制饼的成功率,为后续的红外检测的准确率提供良好的基础。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显示器(5)和控制器,所述纺织品前处理器(3)包括旋转箱(31)、支撑架(32)、电机、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所述旋转箱(31)由电机驱动而在支撑架(32)上转动设定角度,两组所述切割组件(33)分别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的两侧上且驱动切刀(332)不断在旋转箱(31)的内腔之中来回切割,所述压迫组件(34)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箱门(312)的一侧并驱动压块(342)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门(312),所述支撑架(32)、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中的至少两个组件不同时设置在旋转箱(31)的同一侧上,所述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和显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显示器(5)和控制器,所述纺织品前处理器(3)包括旋转箱(31)、支撑架(32)、电机、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所述旋转箱(31)由电机驱动而在支撑架(32)上转动设定角度,两组所述切割组件(33)分别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的两侧上且驱动切刀(332)不断在旋转箱(31)的内腔之中来回切割,所述压迫组件(34)安装在旋转箱(31)相对箱门(312)的一侧并驱动压块(342)不断靠近或者远离箱门(312),所述支撑架(32)、切割组件(33)和压迫组件(34)中的至少两个组件不同时设置在旋转箱(31)的同一侧上,所述红外光谱仪(2)、纺织品前处理器(3)、操作器(4)和显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智能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箱(31)包括箱体(311)和箱门(312),所述切割组件(33)包括底板(331)、切刀(332)和切割气缸(333),所述箱体(311)上安装有切割组件(3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刀体通槽(3111),所述底板(331)固定在切割气缸(333)的输出轴端部,若干片所述切刀(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润骢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