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40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格栅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及其加工装置,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本体,所述网格状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防滑层,所述网格状本体的各网格壁上靠近防滑层设置有贯穿网格壁的通孔,所述防滑层延伸至各网格壁两侧,各网格壁两侧的防滑层延伸至通孔内并在通孔内连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玻璃钢格栅基础上,在表层增设了防滑复合层,提高了玻璃钢格栅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了表面耐磨性能,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及其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格栅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钢格栅是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板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与工作平台搭建、下水道盖板铺装等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钢格栅材质单一,表面防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能够改善现有玻璃钢格栅的表面防滑性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本体,所述网格状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防滑层,所述网格状本体的各网格壁上靠近防滑层设置有贯穿网格壁的通孔,所述防滑层延伸至各网格壁两侧,各网格壁两侧的防滑层延伸至通孔内并在通孔内连为一体。所述防滑层由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网格状本体单独加工成型,然后将网格状本体作为嵌件置于防滑层注塑模具中,防滑层采用注塑成型方法附着在网格状本体的表面。所述网格状本体的成型方法为:首先将热固性型塑脂注入玻璃钢格栅模具的型腔中,在型腔底部填充至少一层玻璃纤维,然后在填充的玻璃纤维上方的型腔中置入用于成型所述通孔的抽芯块,再继续向上填充玻璃纤维直至填满型腔,然后模具对塑脂进行加热,塑脂固化后将抽芯块从型腔内抽离,最后脱模形成直接带有通孔的网格状本体。所述玻璃钢格栅模具包括内置有加热元件的模板,模板与机架固接,所述模板上开设有网格状型腔,网格状型腔底部设有网格状的卸料架,网格状的卸料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网格状型腔内,网格状型腔将模板分隔为多个阵列布置的模芯,模芯的至少两个相对或相邻侧壁上设有分别沿该两侧壁的法向伸缩设置的抽芯块。所述抽芯块设置在模芯的两相对侧壁上,任意两相邻模芯上的抽芯块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抽芯块包括圆柱形的芯杆以及与芯杆固接的滑块,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芯内部,模芯内部还设有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驱动块,驱动块与滑块构成斜楔传动配合,且驱动块和滑块被装配为当驱动块上行时能够驱动芯杆凸伸至网格状型腔内并抵紧相邻模芯的侧壁,而当驱动块下行时能够驱动芯杆从网格状型腔内抽离并使芯杆的端部与其所在模芯的侧壁平齐。玻璃钢格栅模具还包括位于模板下方的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和第三驱动板,第二驱动板位于第一驱动板上方,第三驱动板位于第一驱动板下方,其中第一驱动板与机架上竖直设置的驱动元件固接,第二驱动板与卸料架固接,第三驱动板与各模芯内的驱动块固接;所述第二驱动板与第一驱动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者相互分离的压簧,以及用于限制两者最大分离间距的限位杆,所述第一驱动板沿活动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第一驱动板与第三驱动板之间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第一驱动板自第一工位运动至第二工位时能够驱动芯杆凸伸至网格状型腔内,且当第一驱动板自第二工位运动至第三工位时能够驱动芯杆从网格状型腔内抽离。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与第三驱动板之间设有垂直传动构件,垂直传动构件被装配为能够将滑座的水平运动转换为第三驱动板的竖直运动;联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板相对固接的导销,所述滑座上设有与导销相配合的导槽,导槽具有自下而上顺序连通的第一倾斜部、竖直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倾斜方向相反,当导销自下而上经过第一倾斜部时能够驱动滑座向一个方向平移,该平移方向能够驱动第三驱动板上行,当导销经过竖直部时滑座保持静止,当导销自下而上经过第二倾斜部时能够驱动滑座向另一方向平移,该平移方向能够驱动第三驱动板下行。所述驱动元件为活塞缸,活塞缸的缸体与机架固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驱动板固接,所述导销固定在活塞杆上。一种所述新型玻璃钢格栅的加工装置,用于网格状本体和通孔的一体式成型,包括玻璃钢格栅模具,玻璃钢格栅模具包括内置有加热元件的模板,模板与机架固接,所述模板上开设有网格状型腔,网格状型腔底部设有网格状的卸料架,网格状的卸料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网格状型腔内,网格状型腔将模板分隔为多个阵列布置的模芯,模芯的至少两个相对或相邻侧壁上设有分别沿该两侧壁的法向伸缩设置的抽芯块。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玻璃钢格栅基础上,在表层增设了防滑复合层,提高了玻璃钢格栅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了表面耐磨性能,从而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玻璃钢格栅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玻璃钢格栅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玻璃钢格栅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玻璃钢格栅的成型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钢格栅模具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钢格栅模具上半部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钢格栅模下半部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的仰视角度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卸料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模芯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联动机构部分部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需要明确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表述中,所述“顶面”是指玻璃钢格栅实际铺装时朝向上方的一面。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本体10,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顶面上设有防滑层11,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各网格壁上靠近防滑层11设置有贯穿网格壁的通孔12,所述防滑层11延伸至各网格壁两侧,各网格壁两侧的防滑层11延伸至通孔12内并在通孔12内连为一体。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玻璃钢格栅基础上,在表层增设了防滑复合层,提高了玻璃钢格栅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了表面耐磨性能,从而提高使用寿命,防滑层11的材质可以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一般选用橡胶。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防滑层11由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网格状本体10单独加工成型,然后将网格状本体10作为嵌件置于防滑层11的注塑模具30中,防滑层11采用注塑成型方法附着在网格状本体10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注塑模具30的分型和脱模,同时方便防滑层11充分填充通孔12,本专利技术在网格状本体10的上端设置了台阶部,防滑层11注塑成型后其侧壁刚好与网格状本体10的侧壁平齐,如图3所示。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成型方法为:首先将热固性型塑脂注入玻璃钢格栅模具的型腔211中,在型腔211底部填充至少一层玻璃纤维,然后在填充的玻璃纤维上方的型腔211中置入用于成型所述通孔12的抽芯块22,再继续向上填充玻璃纤维直至填满型腔211,然后模具对塑脂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本体(10),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顶面上设有防滑层(11),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各网格壁上靠近防滑层(11)设置有贯穿网格壁的通孔(12),所述防滑层(11)延伸至各网格壁两侧,各网格壁两侧的防滑层(11)延伸至通孔(12)内并在通孔(12)内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网格状本体(10),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顶面上设有防滑层(11),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各网格壁上靠近防滑层(11)设置有贯穿网格壁的通孔(12),所述防滑层(11)延伸至各网格壁两侧,各网格壁两侧的防滑层(11)延伸至通孔(12)内并在通孔(12)内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11)由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网格状本体(10)单独加工成型,然后将网格状本体(10)作为嵌件置于防滑层(11)注塑模具(30)中,防滑层(11)采用注塑成型方法附着在网格状本体(10)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本体(10)的成型方法为:首先将热固性型塑脂注入玻璃钢格栅模具的型腔(211)中,在型腔(211)底部填充至少一层玻璃纤维,然后在填充的玻璃纤维上方的型腔(211)中置入用于成型所述通孔(12)的抽芯块(22),再继续向上填充玻璃纤维直至填满型腔(211),然后模具对塑脂进行加热,塑脂固化后将抽芯块(22)从型腔(211)内抽离,最后脱模形成直接带有通孔(12)的网格状本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格栅模具包括内置有加热元件的模板(21),模板(21)与机架(20)固接,所述模板(21)上开设有网格状型腔(211),网格状型腔(211)底部设有网格状的卸料架(23),网格状的卸料架(23)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网格状型腔(211)内,网格状型腔(211)将模板(21)分隔为多个阵列布置的模芯(212),模芯(212)的至少两个相对或相邻侧壁上设有分别沿该两侧壁的法向伸缩设置的抽芯块(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块(22)设置在模芯(212)的两相对侧壁上,任意两相邻模芯(212)上的抽芯块(2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块(22)包括圆柱形的芯杆(221)以及与芯杆(221)固接的滑块(222),滑块(222)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芯(212)内部,模芯(212)内部还设有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驱动块(223),驱动块(223)与滑块(222)构成斜楔传动配合,且驱动块(223)和滑块(222)被装配为当驱动块(223)上行时能够驱动芯杆(221)凸伸至网格状型腔(211)内并抵紧相邻模芯(212)的侧壁,而当驱动块(223)下行时能够驱动芯杆(221)从网格状型腔(211)内抽离并使芯杆(221)的端部与其所在模芯(212)的侧壁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玻璃钢格栅,其特征在于: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天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格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