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佳专利>正文

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23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包括梁板结构,梁板结构下方设置有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第一管线铺设通道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且在竖向不叠加;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内安装有第一管组,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内安装有第二管组;第一管组由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和通风管道组合构成。本技术方案采用结构层与管线层高度相互“咬合”,充分利用结构层层内高差,让管线层高度隐藏或半隐藏于结构层高度之内,按此方法,其地下室层高计算方法为:地下室层高=结构层与管线层综合高度+地库净高,能有效减少地下室层高,节省造价、节约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地下室其层高较高,通常的层高计算办法为:地下室层高=结构层高度+管线层高度+地库净高,三部分高度为竖向叠加的关系,这往往导致地下室的开挖、支挡、本体建造等各项成本太高,既拉长工期又增加资源的消耗,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包括梁板结构,所述梁板结构下方设置有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且在竖向不叠加;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内安装有第一管组,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内安装有第二管组;所述第一管组由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和通风管道组合构成;所述第二管组由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构成,或所述第二管组由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和给排水管线或/和强弱电信息类管线组合构成。进一步限定,所述梁板结构中与第一管组或第二管组相交的梁为短跨梁、加腋梁、上翻梁、宽扁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以此构筑结构层层内高差。进一步限定,所述消防喷淋管位于第一管线铺设通道的一侧,所述附属管道位于通风管道下方或上方和下方同时设置。进一步限定,多个所述第二管组内,强弱电信息类管线与消防喷淋管或/和给排水管线相交时,强弱电信息类管线位于消防喷淋管或/和给排水管线上方,所述附属管道位于强弱电信息类管线下方。进一步限定,所述附属管道包括喷淋支管及喷头。进一步限定,所述给排水管线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栓水管、供水管等,但不包括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进一步限定,所述强弱电信息类管线包括但不限于电缆桥架、弱电桥架、光纤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下室平面中开辟出若干地下室管线铺设通道,分为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第一管线铺设通道用于安装通风管道等大尺寸管线及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用于安装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或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用于安装消防喷淋管及附属管道以及给排水管线或/和强弱电信息类管线;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在平面内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在竖向不发生叠加关系;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相交时,第一管线铺设通道优先级高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即第一管线铺设通道截断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第一管线铺设通道中消防喷淋管布置于通风管道等大尺寸管线的一侧,喷淋支管及喷头布置于大尺寸管线下方或上方和下方同时设置;第二管线铺设通道中给排水管线与强弱电信息类管线相交时,强弱电信息类管线优先级高于给排水管线,即强弱电信息类管线在上,给排水管线在下;所述梁板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梁、若干第二支撑梁和楼板,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由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梁或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支撑梁构成;状态一: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梁之间,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的第二支撑梁用于安装第一管组或第二管组,所述第二支撑梁为短跨梁、加腋梁、上翻梁、宽扁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以此构筑结构层层内高差;状态二: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支撑梁之间,两个第二支撑梁之间的第一支撑梁用于安装第一管组或第二管组,所述第一支撑梁为短跨梁、加腋梁、上翻梁、宽扁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以此构筑结构层层内高差;其中,与第一管线铺设通道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支撑梁或第二支撑梁作为管线安装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疏密程度可根据荷载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当数量较少时,楼板将作为管线安装的承重结构;本技术方案采用结构层与管线层高度相互“咬合”,充分利用结构层层内高差,让管线层高度隐藏或半隐藏于结构层高度之内,按此方法,其地下室层高计算方法为:地下室层高=结构层与管线层综合高度+地库净高,能有效减少地下室层高,节省造价、节约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管组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管组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第一管组3、第二管组4、第一支撑梁5、第二支撑梁6、楼板7、给排水管线8、消防喷淋管9、附属管道10、通风管道11、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包括梁板结构,所述梁板结构下方设置有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且在竖向不叠加;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内安装有第一管组3,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内安装有第二管组4;所述第一管组3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通风管道11组合构成;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构成,或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给排水管线8或/和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组合构成。所述梁板结构中与第一管组3或第二管组4相交的梁为短跨梁、加腋梁、上翻梁、宽扁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以此构筑结构层层内高差。所述消防喷淋管9位于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的一侧,所述附属管道10位于通风管道11下方或上方和下方同时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管组4内,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与消防喷淋管9或/和给排水管线8相交时,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位于消防喷淋管9或/和给排水管线8上方,所述附属管道10位于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下方。所述附属管道10包括喷淋支管及喷头。所述给排水管线8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栓水管、供水管等,但不包括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所述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包括但不限于电缆桥架、弱电桥架、光纤等。本实施例中:地下室平面中开辟出若干地下室管线铺设通道,分为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用于安装通风管道11等大尺寸管线及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用于安装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或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用于安装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以及给排水管线8或/和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在平面内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在竖向不发生叠加关系;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相交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包括梁板结构,由若干第一支撑梁(5)、若干第二支撑梁(6)和楼板(7)组成,所述梁板结构下方设置有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且在竖向不叠加;/n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内安装有第一管组(3),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内安装有第二管组(4);/n所述第一管组(3)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通风管道(11)组合构成;/n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构成,或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给排水管线(8)或/和强弱电信息类管线(12)组合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统筹管线铺设通道降低层高的地下室,包括梁板结构,由若干第一支撑梁(5)、若干第二支撑梁(6)和楼板(7)组成,所述梁板结构下方设置有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和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与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布置在不同的结构跨内,且在竖向不叠加;
所述第一管线铺设通道(1)内安装有第一管组(3),第二管线铺设通道(2)内安装有第二管组(4);
所述第一管组(3)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通风管道(11)组合构成;
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构成,或所述第二管组(4)由消防喷淋管(9)及附属管道(10)和给排水管线(8)或/和强弱电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佳杨彦
申请(专利权)人:文佳杨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