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22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板、固定桩、强拉拉索以及预警拉索;强拉拉索连接于支护板与固定桩之间;预警拉索包括两分别连接于支护板与固定桩的锁链以及连接于两锁链之间的预警管;预警管包括外倾预警管,所述外倾预警管包括两端分别由两锁链拉持的易断裂柱,所述易断裂柱的一侧设置有随易断裂柱断裂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一。本申请具有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土建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地下结构进行施工时,为保证基坑周面环境安全以及基坑内地下结构的施工,都需要在基坑内设置基坑支撑结构,通过基坑支撑结构对基坑侧壁以及周面环境进行支挡、加固、保护。有关申请号为CN201210138569.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主要公开了基坑侧面由喷锚网支护,喷锚网设有锚管插入基坑侧面内部,所述喷锚网在基坑侧面腰部位置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若干根钢管桩沿喷锚网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连接处插入基坑侧面内部,钢管桩底部埋入基坑底部,钢管桩与水平面垂直。该专利技术申请的喷锚网在基坑侧面腰部位置插入若干根钢管桩,因而支护强度更高,避免安全隐患。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此类基坑支护结构虽然能够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但往往在实际工况中会有各种不可控原因导致基坑侧压过大,从而基坑支护倒塌,对施工区域内人员产生较大的人身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板、固定桩、强拉拉索以及预警拉索;强拉拉索连接于支护板与固定桩之间;预警拉索包括两分别连接于支护板与固定桩的锁链以及连接于两锁链之间的预警管;预警管包括外倾预警管,所述外倾预警管包括两端分别由两锁链拉持的易断裂柱,所述易断裂柱的一侧设置有随易断裂柱断裂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固定桩固定于基坑外侧,可以稳定基坑外侧区域的地基,便于基坑的后续挖掘施工,然后将支护板插设于基坑两侧壁位置并通过强拉拉索拉持支护板与固定桩,能够通过强拉拉索拉持固定柱与支护板,从而提高支护的支撑强度,保证基坑施工挖掘过程中,支护板的强度,再其次,采用预警拉索,通过锁链连接支护板与固定桩,并通过外倾预警管的易断裂柱连接锁链,在常态下,强拉拉索保证了易断裂柱不会断裂,而当基坑侧壁坍塌,导致支护板向基坑内倾倒至拉断强拉拉索后,易断裂柱也会直接被拉断,从而使预警组件一发生预警,提醒基坑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性。可选的,所述预警管包括内倾预警管,所述内倾预警管包括一端随一锁链拉持的固定管以及一端随另一锁链拉持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设置于固定管内并能够于固定管内滑移;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固定触点,所述活动柱内设置有常态下随锁链拉持不与固定触点接触的活动触点;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推动活动柱并能够使活动触点趋向固定触点方向运动至相互抵接的推簧;所述内倾预警管的一侧设置有随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内倾预警管连接于锁链之间,常态下,锁链可以拉持固定管与活动柱,从而使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无法接触,而当基坑侧壁下侧坍塌,导致支护板下侧趋向基坑内侧倾斜,支护板上侧趋向基坑外侧倾斜时,活动柱不再受锁链拉持,而推簧推动活动柱趋向活动柱方向运动,使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预警组件二也将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基坑内的施工人员,保障基坑内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可选的,所述内倾预警管可拆卸连接于外倾预警管的一端,所述内倾预警管与外倾预警管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可拆卸连接于锁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内倾预警管、外倾预警管以及锁链相互可拆卸,可以在任意内倾预警管或外倾预警管损坏后进行更换,且便于施工时装配拆卸。可选的,相邻支护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拼接结构包括固接于支护板一端的限位条以及设置于支护板另一端的两夹紧条;一所述支护板的限位条能够相邻所述支护板的两夹紧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多个支护板竖直插设于地下时,使相邻的一支护板的限位条插设于另一支护板的两夹紧条之间,可以保证相邻支护板的紧密配合,进而增加支护的整体支撑强度。可选的,所述夹紧条均铰接于支护板,且支护板对应夹紧条的上侧均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端部能够顶紧于夹紧条的顶紧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护板插入地下时,将两夹紧条趋向相互靠近方向转动至相互平行后,转动旋钮,带动顶紧柱趋向夹紧条的方向转动,可以使顶紧柱顶紧于夹紧条,从而对夹紧条进行定位,实现两夹紧条当前位置的固定,此时,需要将支护板进行拼接时,可以将一支护板的一端的限位条插设于另一支护板一端的夹紧条内,从而实现相邻支护板的拼接,但当一支护板受到基坑侧壁推力过大,直至推力大于顶紧柱与夹紧条之间的摩擦力时,受推力的夹紧条将会产生转动,从而使支护板从相邻支护板之间脱离,进而的避免其他支护板受牵引拉力一同倾倒。可选的,所述支护板的下侧固接有插入板,所述插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倒拉板;所述倒拉板下侧铰接于插入板;所述倒拉板能够趋向远离插入板方向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护板通过插入板插入地下时,倒拉板随插入板的插入,插入板两侧的倒拉板随地下土壤的推动将趋向插入板的方向转动至抵接插入板,保证插入板的插入,而在插入板差入到地下后,当支护板产生歪斜或拔拉时,倒拉板能够受重力展开,从而提高插入板在地下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护板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支护板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插入板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滑移连接于两倒拉板并能够带动两倒拉板同步转动,所调节柱一端延伸至插入板内并螺纹连接于推板,所述调节柱另一端延伸出支护板远离插入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护板的完全插入到地下后,转动调节柱,可以带动推动板趋向远离支护板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支护板的两侧推动两倒拉板趋向远离插入板的方向转动至展开,进而提高插入板在地下的稳定性,提高支护板的稳定性。可选的,支护板的一侧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块,所述支护板对应滑块一侧设置有上端铰接于滑块的侧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护板围绕的基坑区域挖掘完成后,调节滑块向下运动,并趋向远离支护板的方向转动侧护板,使侧护板的下端插设入基坑内底面,即可实现侧护板的固定,进一步的通过侧护板对支护板进行支撑。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护、桩基施工位置布局规划:根据所需开挖的基坑区域在基坑侧壁位置规划支护排列位置,并根据各支护的位置在基坑外侧设立桩基施工位置;S2,固定桩成型,根据各桩基规划的施工位置进行钻孔,并浇筑混凝土成型固定柱;S3,支护板安装,将支护板根据预先规划的安装位置竖直插设于地下;S4,搭建强拉拉索,采用强拉拉索将支护板的上侧与固定桩的上侧连接;S5,搭建预警拉索,采用锁链分别连接支护板与固定桩,并采用预警管将分别连接于支护板和固定桩的锁链连接;S6,基坑挖掘,对支护板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板(1)、固定桩(4)、强拉拉索(5)以及预警拉索(6);/n强拉拉索(5)连接于支护板(1)与固定桩(4)之间;/n预警拉索(6)包括两分别连接于支护板(1)与固定桩(4)的锁链(61)以及连接于两锁链(61)之间的预警管;/n预警管包括外倾预警管(62),所述外倾预警管(62)包括两端分别由两锁链(61)拉持的易断裂柱(622),所述易断裂柱(622)的一侧设置有随易断裂柱(622)断裂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板(1)、固定桩(4)、强拉拉索(5)以及预警拉索(6);
强拉拉索(5)连接于支护板(1)与固定桩(4)之间;
预警拉索(6)包括两分别连接于支护板(1)与固定桩(4)的锁链(61)以及连接于两锁链(61)之间的预警管;
预警管包括外倾预警管(62),所述外倾预警管(62)包括两端分别由两锁链(61)拉持的易断裂柱(622),所述易断裂柱(622)的一侧设置有随易断裂柱(622)断裂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管包括内倾预警管(63),所述内倾预警管(63)包括一端随一锁链(61)拉持的固定管(631)以及一端随另一锁链(61)拉持的活动柱(632);
所述活动柱(632)设置于固定管(631)内并能够于固定管(631)内滑移;
所述固定管(631)内设置有固定触点(633),所述活动柱(632)内设置有常态下随锁链(61)拉持不与固定触点(633)接触的活动触点(634);
所述固定管(631)内设置有推动活动柱(632)并能够使活动触点(634)趋向固定触点(633)方向运动至相互抵接的推簧(635);
所述内倾预警管(63)的一侧设置有随活动触点(634)与固定触点(633)接触能够发出警报的预警组件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倾预警管(63)可拆卸连接于外倾预警管(62)的一端,所述内倾预警管(63)与外倾预警管(62)的相互远离一端均可拆卸连接于锁链(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护板(1)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拼接结构包括固接于支护板(1)一端的限位条(11)以及设置于支护板(1)另一端的两夹紧条(12);
一所述支护板(1)的限位条(11)能够相邻所述支护板(1)的两夹紧条(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兴洞曹勇李园沈国根屠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清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