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18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上均形成有连接平台,在所述连接平台上通过转向基座上固定有转向支座,在该转向支座内嵌设有转向头,在该转向头上焊接有支撑钢管,所述第一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旋转对位后能够与位于第二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正对连接。其显著效果是:在桩基不对位等情况下均可使用,连接比较稳定,工业化程度高,而且球铰支座等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相比于其他方式对造价的影响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到挡土桩间钢支撑设置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
技术介绍
重庆地区水流丰富,在河道整治过程、排水箱涵的修建、土体的换填等项目的工程中,往往需要在基坑开挖的时候进行支护,而桩板挡墙是一种有效的支护措施。以埋深较深的排水箱涵的修建为例,当河道宽度较宽时,土体压力较大,需要设置挡土桩。每开挖一定深度后,可以在对侧的两个桩之间设置桩间钢支撑,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挡土桩的截面尺寸。但是,有时候两个挡土桩受到地形影响,或者遇到河道转弯处,挡土桩不能按照理想情况的完全对位,这个时候的钢支撑设置就很困难,而不设置钢支撑又会影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能够适用于地形受到严重限制时或者桩基不能对位时,设置桩间钢支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其关键在于:包括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在所述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上均形成有连接平台,在所述连接平台上通过转向基座上固定有转向支座,在该转向支座内嵌设有转向头,在该转向头上焊接有支撑钢管,所述第一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旋转对位后能够与位于第二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正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平台与第一桩基或第二桩基一体浇筑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基座通过限位环形成有限位卡槽,所述转向支座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卡槽相适应的限位台阶。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基座与所述转向支座之间密闭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头内设置有储油舱,该储油舱内填充有油液,所述储油舱与所述转向支座的内腔相连通,且所述转向头与所述转向支座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胶圈。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头上连接有支座顶台,所述支撑钢管的端面与该支座顶台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钢管的周侧还通过若干加劲肋板与所述支座顶台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桩基上的支撑钢管与位于第二桩基上的支撑钢管通过法兰和螺栓相连接。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通过上述设计的桩间支撑结构,在挡土桩受到地形影响时可以设置桩间支撑,保证河道整治时基坑的稳定性。2、桩间支撑连接比较稳定,工业化程度高,而且球铰支座等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相比于其他方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桩基1与第二桩基2,在所述第一桩基1与第二桩基2上均形成有连接平台3,在所述连接平台3上通过转向基座4上固定有转向支座5,在该转向支座5内嵌设有转向头6,在该转向头6上焊接有支撑钢管7,所述第一桩基1上的支撑钢管7旋转对位后能够与位于第二桩基2上的支撑钢管7正对连接。本例中,为了减小施工工序、提高结构强度,所述连接平台3与第一桩基1或第二桩基2一体浇筑成型,具体的,通过在桩基上预埋锚筋8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台即连接平台3。如图1与图2,所述转向基座4通过限位环9形成有限位卡槽10,所述转向支座5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卡槽10相适应的限位台阶11,通过限位卡槽10与限位台阶11的配合实现转向支座5与转向基座4之间的卡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基座4与所述转向支座5之间密闭连接,所述转向头6内设置有储油舱12,该储油舱12内填充有油液,起到润滑和阻尼的作用;所述储油舱12与所述转向支座5的内腔相连通,且所述转向头6与所述转向支座5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胶圈13,防止油液漏出。优选的,所述转向头6上连接有支座顶台14,为一块平面钢板,在该支座顶台14上焊接支撑钢管7,即所述支撑钢管7的端面与该支座顶台14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钢管7的周侧还通过若干加劲肋板15与所述支座顶台14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桩基1上的支撑钢管7与位于第二桩基2上的支撑钢管7通过法兰16和螺栓17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先在桩基上设置预埋锚筋8,然后浇筑混凝土台形成连接平台3,通过预埋件将挡土桩的第一桩基1与第二桩基2、连接平台3、转向基座4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转向支座5安装在转向基座4上,然后在转向头6上连接的支座顶台14上螺栓连接支撑钢管7,然后围焊支撑钢管7和加劲肋板15。两侧的第一桩基1与第二桩基2都准备好了后,把支撑钢管7切割,然后旋转对位,最后用法兰16与螺栓1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钢管7可以通过转向支座5在一定角度内转动,避免直接用一根整体钢管支撑时因为空间角度问题而从转向基座4上面滑脱,方便桩基支撑的设置。本实例的优点在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很小,在桩基不对位等情况下均可使用,连接比较稳定,工业化程度高,而且球铰支座等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相比于其他方式对造价的影响很小。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上均形成有连接平台,在所述连接平台上通过转向基座上固定有转向支座,在该转向支座内嵌设有转向头,在该转向头上焊接有支撑钢管,所述第一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旋转对位后能够与位于第二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正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包括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桩基与第二桩基上均形成有连接平台,在所述连接平台上通过转向基座上固定有转向支座,在该转向支座内嵌设有转向头,在该转向头上焊接有支撑钢管,所述第一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旋转对位后能够与位于第二桩基上的支撑钢管正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平台与第一桩基或第二桩基一体浇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基座通过限位环形成有限位卡槽,所述转向支座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卡槽相适应的限位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挡土桩之间可转向的钢支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基座与所述转向支座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悦曲健豪许露露乔为国杨海平韩军谢圣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