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18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基坑相邻坑壁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支杆,支杆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相邻的基坑坑壁处卡嵌有支撑板,并通过支杆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角撑以对基坑起到内支撑作用;由于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内支撑结构整体可拆卸,因而无需采用机械明拆或现代爆破技术即可将该内支撑结构拆卸。采用本申请的内支撑机构,在施工和拆卸时施工周期均较短,且拆卸时建筑垃圾较少,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四周一般设置垂直的挡土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一般是在开挖面基底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板(桩)墙结构。不同的地质环境,基坑的稳定性不同,有些基坑容易坍塌,为了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墙体的弯矩,需要设置一种支撑结构来稳定支撑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和外锚支撑两种。现有技术的内支撑结构采用立柱加支撑梁的结构,在基坑中竖立多个相间布置的立柱,立柱之间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梁,且现有的内支撑结构都是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混凝土一般在现场浇筑,采用这种材料作为支撑梁,其布置及截面设计比较灵活,整体性好,可靠度高,节点容易处理,但是这也使内支撑结构的拆除技术在工程建设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现有的对内支撑结构的拆除一直沿用传统工艺,即采用机械明拆施工工艺。使用传统施工工艺,施工周期长,对结构的施工进度影响较大;而采用现代控制爆破技术,虽可以提高施工进度,但受周围建筑物等环境影响,安全问题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内支撑结构方便拆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于基坑相邻坑壁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支杆,支杆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坑壁处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杆连接从而对相邻基坑的坑壁形成角撑,对基坑起到内支撑作用;由于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拆卸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使得内支撑结构整体可拆卸,因而无需采用机械明拆或现代爆破技术即可将该内支撑结构拆卸。优选的,所述支杆开设有固定槽,第二支撑板连接有用于将支杆固定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槽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与固定块的配合使得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驱动固定块靠近或远离支杆以进行固定或拆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驱动件能让施工人员能够通过操作驱动件使固定块与固定槽进行配合,提高操作丝杆转动的方便性。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双向丝杆,且固定块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块分别套设于丝杆螺纹旋向相反的两端且与丝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两块固定块因与双向丝杆的螺纹配合作用下同时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且两块固定块在双向丝杆的自锁效应下固定,双向丝杆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驱动两块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优选的,所述丝杆连接有用于调节丝杆转动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调节丝杆转动,进而调节滑块在丝杆上的滑移距离,使得施工人员无需手动转动丝杆,减少对丝杆的损害。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配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固定套设于丝杆,蜗杆于第二支撑板抵接且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丝杆进行转动时,转动蜗杆进而带动蜗轮转动,并且由于蜗轮固定套设于丝杆,因此带动了丝杆的转动。采用蜗轮和蜗杆的相互配合,结构紧凑,适用于本申请对丝杆的转动调节,并且蜗轮与蜗杆具有自锁特性,即可限制丝杆发生转动。优选的,所述基坑坑壁开设有用于卡嵌支撑板的支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卡嵌于基坑内部的支撑槽处即实现了对支撑板的固定,操作方便;无需额外将支撑板与基坑坑壁进行固定,减少对基坑坑壁稳定性的影响。优选的,所述支杆为沿其长度方向可进行伸缩的伸缩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作为支杆其长度可以进行调节,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时,可适用于基坑相邻坑壁的支撑,使用范围广,提高重复使用率。所述伸缩杆包括插接管以及插接在插接管内的插接杆,插接管与插接杆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管和插接杆的配合,及螺栓作为伸缩杆的长度固定件,操作简单,实施方便。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相邻的基坑坑壁处设置支撑板,并通过支杆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角撑以对基坑起到内支撑作用;由于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内支撑结构整体可拆卸,因而无需采用机械明拆或现代爆破技术即可将该内支撑结构拆卸;2.通过在基坑坑壁开设有用于卡嵌支撑板的支撑槽,使得基坑坑壁对支撑板进行了固定,操作方便;3.采用伸缩杆作为支杆,可适用于相邻基坑坑壁形成的不同角度的支撑,使用范围广,重复使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容纳槽内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坑壁;11、支撑槽;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1、容纳槽;222、双向丝杆;2231、蜗轮;2232、蜗杆;2233、手柄;224、夹持板;225、固定块;226、轴承座;3、支杆;31、插接管;32、插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参照图1,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在基坑相邻坑壁分别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连接有支杆3,支杆3与第一支撑板21铰接,支杆3与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参照图1,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基坑的相邻两个基坑坑壁1,两个基坑坑壁1呈一定角度竖直放置。基坑坑壁1的表面均开设有支撑槽11。支撑槽11为沿基坑坑壁1水平向内开设的长方形槽,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两个支撑槽11相互靠近。基坑坑壁1上还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呈长方形板,长度方向与支撑槽11的长度方向相同。支撑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支撑板分别卡嵌于两个容纳槽221内部以实现支撑板的固定。两块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参照图1,第二支撑板22上开设有容纳槽221。容纳槽221为沿第二支撑板22表面水平向内开设的长方形槽,长度方向与第二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垂直。结合图2,容纳槽221内连接有双向丝杆222。双向丝杆222竖直放置,轴线方向与容纳槽221的长度方向相同。双向丝杆2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座226,轴承座226固定连接于容纳槽221长度方向的两侧。参照图1和图2,双向丝杆222的顶端,同轴固定套接有蜗轮2231,蜗轮2231啮合有蜗杆2232,蜗杆2232水平放置。蜗杆2232的伸入容纳槽221的一端与容纳槽221的槽底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2233。当需要双向丝杆222进行转动时,施工人员只需转动手柄2233使得蜗杆2232转动,从而使得蜗轮2231一并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丝杆222进行转动。当施工人员停止转动蜗杆2232时,由于蜗轮2231蜗杆2232的自锁特性,即可限制双向丝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相邻基坑坑壁(1)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连接有支杆(3),支杆(3)与第一支撑板(21)铰接,支杆(3)与第二支撑板(22)可拆卸固定连接;/n所述支杆(3)开设有固定槽,第二支撑板(22)连接有用于将支杆(3)固定的固定块(225),固定块(225)与固定槽卡接配合;/n所述固定块(225)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驱动固定块(225)靠近或远离支杆(3)以进行固定或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相邻基坑坑壁(1)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之间连接有支杆(3),支杆(3)与第一支撑板(21)铰接,支杆(3)与第二支撑板(22)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支杆(3)开设有固定槽,第二支撑板(22)连接有用于将支杆(3)固定的固定块(225),固定块(225)与固定槽卡接配合;
所述固定块(225)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驱动固定块(225)靠近或远离支杆(3)以进行固定或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22)的双向丝杆(222),且固定块(225)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块(225)分别套设于双向丝杆(222)螺纹旋向相反的两端且与双向丝杆(222)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