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785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MLCC陶瓷电容器电介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高四方性“芯‑壳”结构的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步法制备;第一步采用水热法制备,将钛源在水热过程中作为整个水热反应的种子与第一钡源搅拌混合,得到了以钛源为核,以立方相钛酸钡为壳层的“芯‑壳”结构的粉体;第二步采用固相法制备,将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的粉体干燥后与第二钡源球磨混合均匀,将球磨混合后的产物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到钛酸钡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钛酸钡粉体结合了常压水热法制备钛酸钡粉体的低煅烧温度,小粒径的优点与固相法合成高四方性的优点,综合了水热法与固相法的优缺点,整个制备过程无污染,且通过选择原料不同的粒径尺寸,可达到粒径可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MLCC陶瓷电容器电介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的35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国外技术的牵制,其中第12项高端电容电阻技术,是目前电介质材料领域重点突破的难题,随着电子产业技术和5G的发展,MLCC陶瓷电容器广泛用于移动通讯,汽车,卫星,天线等领域,新一代MLCC电容器要求做到高容高压高频,使满足市场需求。由于钛酸钡介电常数高,损耗小,高可靠性,且无铅无毒,广泛用于电子陶瓷工业,是制备MLCC陶瓷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目前市场上的商用钛酸钡粉体主要依赖于进口,价格昂贵,国产化制备高质量的钛酸钡粉体成为实现自主制造MLCC的首要任务。钛酸钡制备方法多样,主要的制备方法是水热法,固相法,溶胶凝胶法,醇盐水热法等。固相法采用氧化物为原料,一般用BaCO3,TiO2为原料通过球磨混合工艺得到混合粉体,再高温煅烧得到钛酸钡粉体,固相法技术成熟,原料便宜,但其粒径大,煅烧温度高,由于四方性高,可靠性好,因此被用于质量要求不高的MLCC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步法制备:第一步采用水热法制备,将钛源在水热过程中作为整个水热反应的种子与第一钡源搅拌混合,得到了以钛源为核,以立方相钛酸钡为壳层的“芯-壳”结构的粉体;第二步采用固相法制备,将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的粉体干燥后与第二钡源球磨混合均匀,将球磨混合后的产物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到钛酸钡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步法制备:第一步采用水热法制备,将钛源在水热过程中作为整个水热反应的种子与第一钡源搅拌混合,得到了以钛源为核,以立方相钛酸钡为壳层的“芯-壳”结构的粉体;第二步采用固相法制备,将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的粉体干燥后与第二钡源球磨混合均匀,将球磨混合后的产物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得到钛酸钡粉体。


2.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c/a为1.0058-1.0095。


3.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粒径为100nm-500nm。


4.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采用水热法制备,所述钛源为TiO2;所述第一钡源选自Ba(OH)2·8H2O,BaCl2,Ba(NO3)2中的一种;优选为Ba(OH)2·8H2O,所述TiO2的粒径在5nm-200nm。


5.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80℃-12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min-10h,搅拌转速为5rpm-30rpm。


6.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四方性钛酸钡粉体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何艳梅于淑会孙蓉曹秀华付振晓任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