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以及立式压滤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71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以及立式压滤机。其中,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辊、托辊组、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驱动辊驱动机构以及主控制器;滤布在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之间由上向下呈S形盘绕;沿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接缝检测开关安装于托辊组的上游,该接缝检测开关位于滤布的一侧,且朝向滤布;编码器与托辊组中的其中一个托辊为同轴安装;驱动辊驱动机构与驱动辊相连,且被配置为用于驱动驱动辊并带动滤布运行;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以及驱动辊驱动机构分别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滤布行走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滤布运行定点停止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以及立式压滤机
本技术属于立式压滤机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所述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的立式压滤机。
技术介绍
立式压滤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其采用的过滤介质为滤布。滤布除了具有过滤作用之外,过滤后的滤饼输送卸料过程也是通过滤布行走来完成的。立式压滤机的卸料过程是通过驱动辊驱动滤布行走将物料拉出板框,物料从板框的端部掉落入料斗。立式压滤机中的整条滤布首尾相接盘绕在滤板之间。为了保证卸料时将物料全部拉出,同时保证滤布首尾相接的接缝处于板框的端部,以防止物料通过接缝漏料,目前提出了两种滤布运行定点停止控制的方案。一种是人工手动控制,在立式压滤机卸料过程中人工观察滤布及接缝行走位置,当物料卸完且接缝处于板框端部时点击立式压滤机停止按钮,然后手动进行下一个工艺阶段。此种滤布运行定点停止控制的方案,自动化程度低,且滤布停止精度差。另一种方案是通过在每块板框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接缝检测开关,在滤布行走卸料过程中,当滤布的接缝运行到达下一个接缝检测开关处时滤布行走自动停止。此种滤布运行定点停止控制的方案,具有成本高、接缝检测开关多且安装复杂等缺点;此外,由于所需硬件(接缝检测开关)的数量较多,导致压滤机的故障率明显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以解决滤布行走过程中的精确停止问题。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辊、托辊组、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驱动辊驱动机构以及主控制器;其中,滤布在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之间由上向下呈S形盘绕;沿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接缝检测开关安装于托辊组的上游,该接缝检测开关位于滤布的一侧,且朝向滤布;编码器与托辊组中的其中一个托辊为同轴安装;驱动辊驱动机构与驱动辊相连,且被配置为用于驱动驱动辊并带动滤布运行;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以及驱动辊驱动机构分别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相连。优选地,托辊组的上游,由近及远还依次设有改向辊和张紧辊;其中,改向辊的安装高度高于张紧辊的高度,且同时高于托辊组的安装高度;沿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接缝检测开关位于张紧辊和改向辊之间。优选地,接缝检测开关采用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滤布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4mm。优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开关安装支架,接缝检测开关安装于检测开关安装支架上。优选地,定义滤布的接缝从接缝检测开关处开始,最先经过的托辊组中的一个托辊为第一托辊;则编码器与该第一托辊为同轴安装。优选地,编码器采用增量型编码器。优选地,主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优选地,驱动辊驱动机构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立式压滤机,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压滤机,包括滤布以及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其中,该滤布运行控制装置采用上面述及的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如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及立式压滤机。其中,所述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利用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以及驱动辊等部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滤布行走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滤布运行定点停止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本技术所需硬件较少,因而成本较低,安装复杂度降低,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压滤机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的电气连接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托辊与编码器的安装结构图。其中,1-驱动辊,2-接缝检测开关,3-编码器,4-驱动辊驱动机构,5-主控制器,6、6a-托辊,7-滤布,8-纠偏辊,9-第一改向辊,10-张紧辊,11-第二改向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1述及了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辊1、托辊组(如图1中虚线框内所示)、接缝检测开关2、编码器3、驱动辊驱动机构4以及主控制器5。其中,托辊组中的托辊有多个,其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由图1不难看出,滤布在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6之间由上向下呈S形盘绕。各个托辊6作为滤布7的承载辊,用于承载滤布并且实现滤布的改向。滤布7通过驱动辊1驱动行走,并且依次经过上述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自上向下盘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托辊组为已知结构,其布置于立式压滤机的板框主体结构上。如图1所示,沿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接缝检测开关2安装于托辊组的上游,该接缝检测开关位于滤布7的一侧,且朝向滤布7。由于现有技术中立式压滤机的滤布首尾相接的接缝处用一根钢丝连接,并且除了接缝处,其余位置均为布面材料,因此,接缝检测开关2优选采用接近开关。其中,接近开关与滤布7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4mm,优选取值为3mm。此处的距离,是指接近开关与滤布7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每当滤布7的接缝经过接缝检测开关2时,都会触发接缝检测开关2,此时,接缝检测开关2向主控制器5发送信号,从而确定滤布7的接缝的位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滤布7环绕的辊还包括纠偏辊8、第一改向辊9、张紧辊10、第二改向辊11等(均为现有立式压滤机中已知的辊)。假定驱动辊1所在位置为起始点,并且定义滤布7上处于驱动辊1位置的一个标记点,则由驱动辊1开始,该标记点在以上各个辊上的环绕顺序为:标记点首先经过纠偏辊8、第一改向辊9、张紧辊10、第二改向辊11、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最后经过若干个改向辊后,重新到达驱动辊1位置。由上述顺序不难看出,托辊组的上游,由近及远依次为第二改向辊11和张紧辊10。第二改向辊11的安装高度高于张紧辊10的高度,且同时高于托辊组的安装高度。其中,滤布7在张紧辊10与第二改向辊11之间的行走方向为由下竖直向上。一种优选方案,接缝检测开关2位于张紧辊10和第二改向辊11之间。由于接缝检测开关2需在滤布7的接缝进入托辊组之前进行接缝检测,并将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器5。本实施例为减小滤布行走累计误差,尽量将接缝检测开关2靠近托辊组,并且考虑安装的便利性,优选安装位置在张紧辊10和第二改向辊11之间。此外,本实施例1中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开关安装支架(图中未示出),接缝检测开关2安装于检测开关安装支架上。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开关安装支架选用常规的接近开关安装支架即可,此处不再赘述。编码器3安装于托辊组中的一个托辊上,且与相应托辊为同轴安装。编码器3的作用在于计算滤布7的行走距离。由于托辊6外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驱动辊、托辊组、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驱动辊驱动机构以及主控制器;/n其中,滤布在所述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之间由上向下呈S形盘绕;/n沿所述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所述接缝检测开关安装于所述托辊组的上游,该接缝检测开关位于所述滤布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滤布;/n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托辊组中的其中一个托辊为同轴安装;/n所述驱动辊驱动机构与驱动辊相连,且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辊并带动滤布运行;/n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以及驱动辊驱动机构分别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辊、托辊组、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驱动辊驱动机构以及主控制器;
其中,滤布在所述托辊组中的各个托辊之间由上向下呈S形盘绕;
沿所述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所述接缝检测开关安装于所述托辊组的上游,该接缝检测开关位于所述滤布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滤布;
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托辊组中的其中一个托辊为同轴安装;
所述驱动辊驱动机构与驱动辊相连,且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辊并带动滤布运行;
接缝检测开关、编码器以及驱动辊驱动机构分别通过线缆与主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辊组的上游,由近及远还依次设有改向辊和张紧辊;
其中,改向辊的安装高度高于张紧辊的高度,且同时高于所述托辊组的安装高度;
沿滤布的行走方向看去,所述接缝检测开关位于张紧辊和改向辊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滤机的滤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缝检测开关采用接近开关,其中,接近开关与滤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福江刘春耿欣潘维凯任彬夏祥坤刘彦伟黄新建邓杰郜红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重装集团鲁中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