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60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包括软管连接端、及与软管连接端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前端凸出于接头前端,所述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软管连接端与接头及衬套形成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软管连接端内壁对应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的第一突起形成第二突起,该结构在无需使用耐磨蚀金属材料制作软管接头,节省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接头不直接与输送的腐蚀介质接触,从而满足输送腐蚀介质的要求,同时通过设置衬套前端与软管连接端有一定的夹角以及套筒提供的向内径向力,确保腐蚀介质不会渗入衬套与软管连接端之间与接头接触,防止接头被介质腐蚀。防止接头被介质腐蚀。防止接头被介质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软管连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由于软管输送介质振动小,布置灵活,很多情况下回利用软管输送介质,软管的两端长采用金属制接头与其他设备连接,在运送具有腐蚀性的介质时,对软管两端的金属接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造成需要经常对金属接头进行更换。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避免了金属接头与输送介质进行直接接触,减少了输送介质对金属接头的腐蚀。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包括软管连接端、及与软管连接端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前端凸出于接头前端,所述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软管连接端与接头及衬套形成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软管连接端内壁对应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的第一突起形成第二突起。
[0007]优选的,所述软管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最内部的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设置于中间的加强层,以及设置于外部的保护层,所述第二突起设置在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上。
[0008]优选的,所述衬套为耐磨蚀非金属衬套,所述衬套外壁设置有用于卡接接头的卡槽。
[0009]优选的,所述衬套去前端与软管连接端间的夹角为5
°‑
20
°/>。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为锯齿状突起,所述锯齿状凸起设置为多组,多组锯齿状凸起均匀分布在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上。
[00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压紧软管连接端及接头的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软管连接端与接头外壁连接处,向软管方向延伸。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前端凸出于衬套前端。
[0013]一种软管,包括如上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软管包括设置于最内部的软管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设置于中间的软管加强层,以及设置于外部的软管保护层。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该结构在无需使用耐磨蚀金属材料制作软管接头,节省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接头不直接与输送的腐蚀介质接触,从而满足输送腐蚀介质的要求,同时通过设置衬套前端与软管连接端有一定的夹角以及套筒提供的
向内径向力,确保腐蚀介质不会渗入衬套与软管连接端之间与接头接触,防止接头被介质腐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软管接头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0018]附图中:100软管连接端,110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20加强层,130保护层,200接头,300衬套,410第二突起,420第一突起,50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创造。
[002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包括软管连接端100、及与软管连接端100连接的接头200,所述接头200内设置有衬套300,所述衬套300前端凸出于接头200前端,所述衬套300外壁及接头200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420,所述软管连接端100与接头200及衬套300形成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软管连接端100内壁对应衬套300外壁及接头200外壁的第一突起420形成第二突起410,衬套300前端凸出于接头200前端,可以确保衬套300包裹住接头200,介质与接头200接触,腐蚀接头200。
[0021]具体的,所述软管连接端100包括设置于最内部的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10、设置于中间的加强层120,以及设置于外部的保护层130,所述第二突起410设置在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10上,软管连接端100与输送的介质接触层的材料为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输送介质对软管连接端100的腐蚀,中间加强层120由金属丝网编织而成,能够承受内部介质的压力,防止软管在使用过程中报了,外层为保护层130,主要由编织物缠绕组成,避免软管连接端100受外力损伤,起到减震的效果。
[0022]具体的,所述衬套300为耐磨蚀非金属衬套300,所述衬套300外壁设置有用于卡接接头200的卡槽,保证衬套300能完全包裹接头200,防止接头200与介质进行接触,提升了耐腐蚀效果。
[0023]具体的,所述衬套300前端与软管连接端100间的夹角为5
°‑
20
°

[0024]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衬套300前端与软管连接端100间的夹角为10
°
,该夹角的存在使衬套300前端较薄,因此使衬套300前端具有一定的柔性,在高压介质的作用下,衬套300向外挤压,与软管连接端100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10紧密接触,防止运输介质通过两者接触面渗入。
[0025]具体的,所述第一突起420为锯齿状突起,所述锯齿状凸起设置为多组,多组锯齿状凸起均匀分布在衬套300外壁及接头200外壁上。
[0026]具体的,还包括用于压紧软管连接端100及接头200的套筒500,所述套筒500设置在软管连接端100与接头200外壁连接处,向软管方向延伸,所述套筒500能对软管连接端100、接头200及衬套300产生较大的径向挤压力,保证软管连接端100、套筒500、衬套300及
接头200组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
[0027]具体的,所述套筒500前端凸出于衬套300前端,确保软管连接到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10与衬套300的外壁紧密贴合,防止在高压介质作用下软管连接端100向外膨胀,造成软管连接到与衬套300之间形成空隙,使输送介质渗入,腐蚀接头200。
[0028]一种软管,包括如上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
[0029]具体的,所述软管包括设置于最内部的软管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设置于中间的软管加强层,以及设置于外部的软管保护层。
[0030]优选实施例中,软管接头连接方法具体为,将接头200卡接在衬套300外壁的卡槽中,确保衬套300外壁与接头200的锯齿状凸起位于同一直线上,防止因锯齿状凸起不在同一直线造成扣接困难,将连接好的接头200与衬套300套接入软管连接端100,保证软管连接端100的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110上对应第一凸起420形成第二凸起410,使接头200及衬套300不易滑出软管连接端100。然后将套筒500套压在软管连接端100外侧,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连接端、及与软管连接端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前端凸出于接头前端,所述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软管连接端与接头及衬套形成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软管连接端内壁对应衬套外壁及接头外壁的第一突起形成第二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最内部的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设置于中间的加强层,以及设置于外部的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设置在耐磨蚀非金属材料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耐磨蚀非金属衬套,所述衬套外壁设置有用于卡接接头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去前端与软管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郜红莉耿欣唐绍彬寇明妍杨述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重装集团鲁中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