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迅速发展。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各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获取车辆的姿态和环境感知提供了众多途径,且各种电力执行机构,如驱动电机、电子转向系统(EPS)和电子制动系统(EBS)等),它们的广泛应用为智能驾驶发展提供了技术便利。由于实际驾驶环境极其复杂,相关的交通法规也尚未完善,无人驾驶仍处于试验测试和特定场景试运行阶段,远未达到普及。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社会和公众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所以不仅要考虑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制成本,其安全性、可靠性更是重中之重。现有的智能驾驶的主流导航方案为基于视觉或激光雷达等成像的方法,但是该方案的控制效果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如雨雪天气、夜间或车道线模糊等情况下,车辆运行轨迹的控制精度会明显降低。此外,由于激光雷达硬件成本过高,虽然其导航效果明显高于视觉导航效果,但应用并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车辆,以及设置在车辆内的控制器、传感器、控制执行器和人机界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钉轨道系统、车路通信系统和中央交通控制系统;/n所述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陀螺仪和环境感知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CAN总线/RS-232串口/J-1939总线接收磁传感器、陀螺仪和环境感知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结算处理,并通过CAN总线/RS-232串口/J-1939总线输出控制指令至控制执行器,从而控制车辆自动按照预定轨迹行驶,同时通过人机界面接受驾驶员的输入指令,并输出信息供驾驶员使用;/n所述磁钉轨道系统由一系列埋设于车道中央的、相互间隔在1米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车辆,以及设置在车辆内的控制器、传感器、控制执行器和人机界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钉轨道系统、车路通信系统和中央交通控制系统;
所述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陀螺仪和环境感知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CAN总线/RS-232串口/J-1939总线接收磁传感器、陀螺仪和环境感知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结算处理,并通过CAN总线/RS-232串口/J-1939总线输出控制指令至控制执行器,从而控制车辆自动按照预定轨迹行驶,同时通过人机界面接受驾驶员的输入指令,并输出信息供驾驶员使用;
所述磁钉轨道系统由一系列埋设于车道中央的、相互间隔在1米左右的磁钉组成,磁钉的南北极构成二进制码元0或1,一组磁钉可通过极性的不同排列传递特定的信息码,车辆在经过包含编码的磁钉道路时,通过安装于车底的磁传感器检测路面磁钉的极性编码序列,并经过控制器解码,获得车辆定位信息和道路信息;
所述车路通信系统由交通控制中心、路口信号系统、站台设施组成,车辆与车路通信系统实时通信连接;
所述中央交通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与车辆实时通信,实现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营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执行器包括转向执行器、驱动执行器和制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车辆上安装有两台所述控制器,构成双余度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钉导航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车身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廷纲,张荣,孟华东,张祯健,张继光,邱伟,沈旻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