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65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安装部、弹性连接部、承力部,安装部通过弹性连接部与承力部3连接,其上设有夹槽,其夹槽一侧设有螺栓调节件,可夹至病床两侧的扶手,并通过螺栓调节件进行紧固;承力部其上设有两个沟槽,其沟槽可供使用者脚部穿过,便于使用者利用脚背或脚腕等位置,向上抬动所述承力部,利用其弹簧提供的弹力训练腿部力量;安装部一侧还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轨,承力部其上相适配的导孔,可使承力部的运动方向沿导轨方向,以适应不同推拉角度的训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以方便临床进行康复锻炼,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生成、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训练方式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术后病人、长期卧床病人,其最危险的并发症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发生急性的呼吸循环衰竭。所以,对于此类病人,若有自主意识,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通过肌肉挤压静脉壁促进血液流动(静脉泵)来达到对抗血液流动迟缓。中国专利申请CN205391597U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器,包括小腿支撑块和后跟垫板,所述小腿支撑块为圆弧状且上端具有缺口,小腿支撑块的一侧与后跟垫板一端固定连接,后跟垫板的另一侧铰接有脚踏板,所述后跟垫板与脚踏板之间还通过弹簧相连接。具有结构合理,患者能独自锻炼,且可调角度等特点,但是其提供的是单腿的绕轴训练,其锻炼的是脚腕部的活动能力,并不能实现腿部的康复训练。中国专利申请CN104720994A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自动辅助训练病床,包括支腿、床板、导轨、滑块、可折支撑杆、传动杆、偏心轮和电机,导轨设置在床板的内部,滑块与导轨可滑动连接,滑块的一端与可折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可折支撑杆的第二端与导轨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滑块中部可转动连接,传动杆的第二端与偏心轮的外侧可转动连接,偏心轮的偏心轴与电机的转轴通过传送带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病人双脚放置到滑块上并踩在双足支撑块上,打开电机,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传动杆带动滑块在导轨上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弯曲和伸缩,达到自动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目的,但其装置复杂,不适合临床的随取随用,操作繁琐。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以方便临床进行康复锻炼,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生成、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训练方式多样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临床进行康复锻炼,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生成、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训练方式多样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安装部、弹性连接部、承力部,所述安装部通过弹性连接部与承力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其上设有夹槽,其夹槽侧设有螺栓调节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部为弹簧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承力部、安装部可拆卸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部其弹簧结构两侧设置螺栓头,所述承力部、安装部其上对应设有相适配的螺栓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力部其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为两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其一侧设有导轨,对应的,所述承力部其上设有供所述导轨穿过的导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与所述安装部其连接轴上可设置扭转弹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部还可为弹力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板,用于支撑腿部。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所述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安装部,能够在病床上灵活拆卸,安全可靠,使用方便。2、本技术所述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安装部、弹簧连接部、承力部相互配合,能够让具备自主意识的人进行主动锻炼,有锻炼的载体和媒介,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本技术所述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还包括导轨,可以合理引导运动方向,还可以进行上下维度的提拉训练,训练方式多样,其弹簧连接部还可更换不同弹力大小组件,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各种训练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是本技术又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带支撑板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带背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安装部2.弹性连接部3.承力部4.支撑板11.夹槽12.螺栓调节件13.导轨14.扭转弹簧31.沟槽32.导孔33.背槽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安装部1、弹性连接部2、承力部3,所述安装部1通过弹性连接部2与承力部3连接,所述安装部1用于固定所述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所述安装部1其上设有夹槽11,其夹槽11侧设有螺栓调节件12,所述夹槽11可夹至病床两侧的扶手上,再通过螺栓调节件12进行紧固,使所述安装部1其夹槽11夹紧扶手;弹性连接部2为弹簧结构,其一端连接所述安装部1,另一端连接所述承力部3一侧,所述承力部3为方形板状结构,应理解的是,所述承力部3其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部2及安装部1;使用者通过脚底与承力部3相接触,伸缩其腿部,使弹性连接部2受力形变,锻炼其腿部力量;应理解的是,弹性连接部2可与承力部3、安装部1可拆卸相连,如在弹簧结构两侧设置螺栓头,分别与承力部3、安装部1上对应的螺栓孔连接,相应的,其弹簧结构的弹力有多种规格可供替换;为了提升锻炼的全面性,所述承力部3其上设有两个沟槽31,其沟槽31可供使用者脚部穿过,便于使用者利用脚背或脚腕等位置,向上抬动所述承力部3,利用其弹簧提供的弹力训练腿部力量;请参看附图6,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带背槽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不间断的拉回拉伸运动,所述承力部3其上还设有背槽33,其与承力部3表面间留有空腔,用于容纳足部,并可利用其脚背向后钩动所述承力部3压缩所述弹簧结构;请参看附图2;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为了提高本技术所述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1其一侧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轨13,对应的,所述承力部3其上设有供导轨13穿过的导孔32,使用时,锁住所述导轨13,如通过插销结构进行锁定,可使承力部3的运动方向沿导轨13方向,以适应不同推拉角度的训练;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附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提高上下摆动训练的效果,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13与所述安装部1其连接轴上可设置扭转弹簧14,用于提升上下训练时的运动效果;请参看附图4;附图4是本技术又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立体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弹性连接部、承力部,所述安装部通过弹性连接部与承力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弹性连接部、承力部,所述安装部通过弹性连接部与承力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其上设有夹槽,其夹槽侧设有螺栓调节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为弹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部其上设有背槽,用于勾住足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下肢肌肉群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承力部、安装部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重郑军华刘志宏王翔李明清伍科姚智显郑心怡刘语瞳穆星宇孙丰赵伟光姚毓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