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调节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7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引流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调节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调节带主体,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刻度线,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调节卡扣件,所述的调节卡扣件与调节带主体相抵接配合,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沿调节带主体中心线对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带主体、刻度线、调节卡扣件和勾套,通过等距分布的刻度线来观察所需的安全距离,使用调节卡扣件进行适宜的长度调整,可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提一次性水封瓶,可精确测量患者所需的安全距离,安全性较好,通过挂钩件穿过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调节带
本技术属于引流器辅助工具
,涉及一种多功能调节带。
技术介绍
一次性水封瓶是胸外科术后引流的重要工具,为保持引流通畅及避免引流液逆流,规定患者胸部置管处与水封瓶的垂直距离应保持60厘米以上。但临床上尚无精准测量并便于患者手提的工具,患者擅自使用绳子、购物袋等手提水封瓶,不能保证垂直距离大于60厘米,安全性较差。同时,我科术后病人还留置其他引流装置,如引流袋、硅胶球等,下床活动时这些引流装置也较难进行安全放置,不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进行携带。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引流手持器[申请号:201120175548.1],它由手柄、引流器悬挂口、挂杆、引流瓶挂环、引流袋挂钩等构成。即在手持器的顶端设有手柄,并在手柄的中心位置设有悬挂口,在手持器挂杆的体部设若干个有挂钩和挂环。它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但是该方案在患者下床携带引流装置时,仍然不能保证引流装置与患者胸部置管处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60厘米,无法精准测量安全距离,且不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进行携带,存在安全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调节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主体,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刻度线,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调节卡扣件,所述的调节卡扣件与调节带主体相抵接配合,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沿调节带主体中心线对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相邻的两个引流器勾套组件之间设有若干挂钩件,所述的挂钩件与调节卡扣件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带主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挂钩孔,所述的挂钩件穿设通过挂钩孔,所述的挂钩孔与挂钩件的形状相配适。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带主体上的至少两个勾套,所述的勾套内设有引流器穿设孔,所述的勾套与调节卡扣件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带主体由耐摩擦布料制成,所述的挂钩孔位于刻度线中部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带主体由锦纶布材料制成,所述的调节带主体的长度大于60CM。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卡扣件包括设置于调节带主体上的弹簧扣,所述的弹簧扣内设有调节带穿孔,所述的弹簧扣内还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抵接卡扣块,所述的抵接卡扣块内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调节带穿孔交互设置,所述的抵接卡扣块与弹簧扣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一端与抵接卡扣块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弹簧扣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带主体上的至少两个勾套,所述的勾套内设有引流器穿设孔,所述的勾套上设有若干沿勾套中心线对称且可转动的引流器防松紧固件。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器防松紧固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勾套上设有可转动的引流器夹头,所述的引流器夹头内设有引流器夹孔,所述的引流器夹孔的横截面积小于引流器穿设孔的横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带主体上设有两个调节滑套,相邻的两个调节滑套之间设有防滑托套,所述的防滑托套底部设有海绵层。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调节滑套之间还设有卡扣定位套,所述的卡扣定位套位于调节卡扣件下方,所述的卡扣定位套位于防滑托套上方,所述的卡扣定位套顶部设有卡扣对位槽,所述的卡扣对位槽与调节卡扣件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带主体、刻度线、调节卡扣件和勾套,当需要将一次性水封瓶进行手持时,将一次性水封瓶的手提钩挂在勾套上,使用调节卡扣件进行滑动调节后,通过等距分布的刻度线来观察所需的安全距离,进行适宜的长度调整,可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提一次性水封瓶,可精确测量患者所需的安全距离,安全性较好,在需要使用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时,将挂钩件挂设于调节带主体上,通过挂钩件穿过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携带。2、本技术通过设置引流器夹头,在将一次性水封瓶的手提勾挂在勾套上后,通过引流器夹头将一次性水封瓶的手提勾进行夹紧固定,对一次性水封瓶进行挂持即可,引流器夹头可防止在下床活动过程中,一次性水封瓶从引流器穿设孔内滑出,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携带,拆装也较为方便。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调节滑套、防滑托套和海绵层,在调节好调节带主体的手持长度后,通过滑动调节滑套,使得将防滑托套以及海绵层滑动至手持位置,防滑托套可避免在患者手持过程中调节带主体发生滑动,海绵层可提高患者手持的舒适度,避免对患者手部造成勒痕,方便患者进行手持。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调节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挂钩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引流器防松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引流器勾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防滑托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调节带主体1、刻度线2、调节卡扣件3、引流器勾套组件4、挂钩件5、挂钩孔6、勾套7、引流器穿设孔8、弹簧扣9、调节带穿孔10、抵接卡扣块11、通孔12、第一弹簧13、引流器防松紧固件14、引流器夹头15、引流器夹孔16、调节滑套17、防滑托套18、海绵层19、卡扣定位套20、卡扣对位槽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主体1,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刻度线2,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调节卡扣件3,所述的调节卡扣件3与调节带主体1相抵接配合,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沿调节带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4,相邻的两个引流器勾套组件4之间设有若干挂钩件5,所述的挂钩件5与调节卡扣件3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一次性水封瓶进行手持时,将一次性水封瓶的手提钩挂在引流器勾套组件4上,使用调节卡扣件3进行滑动调节后,通过等距分布的刻度线2来观察所需的安全距离,进行适宜的长度调整,可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提一次性水封瓶,可精确测量患者所需的安全距离,安全性较好,在需要使用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时,将挂钩件5挂设于调节带主体1上,通过挂钩件5穿过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时携带。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内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挂钩孔6,所述的挂钩件5穿设通过挂钩孔6,所述的挂钩孔6与挂钩件5的形状相配适。具体地说,当需要使用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时,将挂钩件5穿过挂钩孔6,挂钩孔6用以固定挂钩件5,挂钩件5可以是具有开口的塑料挂钩,方便挂设引流袋、硅胶球等小型引流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结合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刻度线(2),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调节卡扣件(3),所述的调节卡扣件(3)与调节带主体(1)相抵接配合,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沿调节带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4),相邻的两个引流器勾套组件(4)之间设有若干挂钩件(5),所述的挂钩件(5)与调节卡扣件(3)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刻度线(2),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调节卡扣件(3),所述的调节卡扣件(3)与调节带主体(1)相抵接配合,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沿调节带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4),相邻的两个引流器勾套组件(4)之间设有若干挂钩件(5),所述的挂钩件(5)与调节卡扣件(3)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内设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挂钩孔(6),所述的挂钩件(5)穿设通过挂钩孔(6),所述的挂钩孔(6)与挂钩件(5)的形状相配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器勾套组件(4)包括设置于调节带主体(1)上的至少两个勾套(7),所述的勾套(7)内设有引流器穿设孔(8),所述的勾套(7)与调节卡扣件(3)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由耐摩擦布料制成,所述的挂钩孔(6)位于刻度线(2)中部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由锦纶布材料制成,所述的调节带主体(1)的长度大于6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卡扣件(3)包括设置于调节带主体(1)上的弹簧扣(9),所述的弹簧扣(9)内设有调节带穿孔(10),所述的弹簧扣(9)内还设有可沿直线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莉吴雪娟张洁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