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2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本申请涉及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连接轴、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整铸转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夹紧所述整铸转轮。本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精加工过后的整铸转轮较难实现翻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工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水轮机整体铸造转轮在精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翻转,然后对整铸转轮进行抛光等工序。但是,由于整体铸造加工后,转轮上的所有面均为精加工面,其特点是上冠,下环外圆均为密封面,没有可用来翻转吊运的固定点。目前技术中,通常在铸件外轮廓区域焊接吊耳,在车间指定的铸件翻转区域进行翻转和吊运。在铸件翻转和吊运过程中,会因铸件自重以及不当的吊运方式,如铸件棱角快口未衬垫完整或直接使用金属吊索具进行吊运,铸件加工表面会与翻件砂坑中的碎石发生刮擦或金属吊索具在铸件表面产生勒痕,这些偶发情况,会对已精加工完成的铸件表面造成机械损伤,导致铸件本体尺寸超过顾客图纸要求,从而增加返修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精加工过后的整铸转轮较难实现翻转的问题,提供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连接轴、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整铸转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夹紧所述整铸转轮。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于两个所述弧形槽上。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至少一者包括法兰盘和连接螺母,所述法兰盘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连接轴螺纹连接,且处于所述法兰盘背离所述整铸转轮的一侧,转动所述连接螺母以驱动所述法兰盘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整铸转轮方向移动。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平键,所述连接轴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平键与所述限位槽连接配合,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平键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整铸转轮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整铸转轮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卡设于所述整铸转轮的中心孔内。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吊孔。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吊孔上均设置有吊环。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中,两者均包括座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支撑件开设有所述弧形槽,所述座体的横截面为梯形。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高度调节结构与所述座体相连。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中,实现了整铸转轮在翻转和吊运过程中“零”损伤,以便于对精加工过后的整铸转轮进行后续的抛光等处理,从而保证整铸转轮质量。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稳定、操作方便的特点,可长时间重复使用,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对整铸转轮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的两个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支撑座;200-第二支撑座;300-连接轴、310-吊孔;400-第一限位部;500-第二限位部;600-整铸转轮、610-中心孔;710-弧形槽、720-法兰盘、721-通孔、722-凸台、730-连接螺母、740-平键、750-连接螺栓、760-座体、770-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所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座100、第二支撑座200、连接轴300、第一限位部400和第二限位部500。第一支撑座100和第二支撑座200能够为整铸转轮翻转工装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位置,可选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对整铸转轮700的翻转稳定性,第一支撑座100和第二支撑座200均可以具有较大的底面,以及较大的质量,从而能够较稳定地处于地面上,以便于支撑整铸转轮700和翻转工装的其他部件。第一限位部400和第二限位部500均套设于连接轴300上,连接轴300的一端搭设于第一支撑座100上,连接轴300的另一端搭设于第二支撑座200上,此种情况下,连接轴300可在第一支撑座100和第二支撑座200上转动,整铸转轮600套设于连接轴300上,即整铸转轮600可以通过其中心孔610套设于连接轴300上,且整铸转轮600处于第一限位部400与第二限位部500之间,以使第一限位部400和第二限位部500夹紧整铸转轮600,以实现对整铸转轮600的固定。由上文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中,实现了整铸转轮600在翻转和吊运过程中“零”损伤,以便于对精加工过后的整铸转轮600进行后续的抛光等处理,从而保证整铸转轮600质量。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稳定、操作方便的特点,可长时间重复使用,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对整铸转轮600的加工效率。当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整铸转轮600通常具有较大的质量,不通过外力的情况下,整铸转轮600的位置通常不产生变化。但是,为了防止整铸转轮600的位置变化影响对整铸转轮600后续处理,在将整铸转轮600调整至合适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固定件将连接轴300固定在第一支撑座100或第二支撑座200上,以限制整铸转轮600翻转,保证对整铸转轮600的后续处理质量。可选地,固定件可以为定位销,在整铸转轮600转动至合适位置的情况下,定位销可以将连接轴300定位于第一支撑座100或第二支撑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100)、第二支撑座(200)、连接轴(300)、第一限位部(400)和第二限位部(500),所述第一限位部(40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00)上,所述连接轴(300)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0)上,所述连接轴(300)的另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00)上,整铸转轮(60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00)上,且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500)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40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夹紧所述整铸转轮(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100)、第二支撑座(200)、连接轴(300)、第一限位部(400)和第二限位部(500),所述第一限位部(40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均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00)上,所述连接轴(300)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0)上,所述连接轴(300)的另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00)上,整铸转轮(60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00)上,且处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0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500)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40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夹紧所述整铸转轮(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00)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00)上均开设有弧形槽(710),所述连接轴(300)的两端分别搭设于两个所述弧形槽(7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部(40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500)中,至少一者包括法兰盘(720)和连接螺母(730),所述法兰盘(72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00)上,所述连接螺母(730)与所述连接轴(300)螺纹连接,且处于所述法兰盘(720)背离所述整铸转轮(600)的一侧,转动所述连接螺母(730)以驱动所述法兰盘(72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整铸转轮(600)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铸转轮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键(740),所述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平柏长友王学荣杨继宁杨保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