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1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包括椅子本体,所述的椅子本体上设有复健装置,所述的复健装置包括上肢复健结构和下肢复健结构;所述的上肢复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椅子本体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操作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偏心杆,偏心杆与摇臂的一端铰接,摇臂的另一端与下肢复健结构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采用类轮椅结构传动,降低复健装置使用难度,更适用于病情较重,力量较小的患者复健;采用托举抬腿的方式联动下肢复健,抬动过程中可持续按摩,便于调节抬动方向,多方位配合下肢复健,提升复健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可灵活调整,实用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临床上病患的表现多为神经麻痹、机体行动不便、局部瘫痪等,通常治疗手段过后需要辅以复健手段帮助病患恢复,而现有的复健设备在上下肢联动恢复方面较少,而现有专利中,采用上下肢联动复健的装置多采用下肢踩踏结构配合,上肢联动部分大多采用转盘摇动,这种结构对上下肢的力量要求较高,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复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采用类轮椅结构传动,降低复健装置使用难度,更适用于病情较重,力量较小的患者复健;采用托举抬腿的方式联动下肢复健,抬动过程中可持续按摩,便于调节抬动方向,多方位配合下肢复健,大大提升复健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可灵活调整,实用性极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包括椅子本体,所述的椅子本体上设有复健装置,所述的复健装置包括上肢复健结构和下肢复健结构;所述的上肢复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椅子本体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操作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偏心杆,偏心杆与摇臂的一端铰接,摇臂的另一端与下肢复健结构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肢复健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并与摇臂铰接的限位销轴,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滚轮,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下肢托板,下肢托板通过转动座与支撑杆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肢托板上设有软垫,软垫上设有多个第二按摩凸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杆,连杆的两端设有与支撑杆配合的固定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操作环上设有多个第一按摩凸起。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椅子本体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与支撑杆限位配合的限位滑道。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类轮椅结构传动,降低复健装置使用难度,更适用于病情较重,力量较小的患者复健;(2)采用托举抬腿的方式联动下肢复健,抬动过程中可持续按摩,便于调节抬动方向,多方位配合下肢复健,大大提升复健效果;(3)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可灵活调整,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肢复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肢复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中:椅子本体1,连接座2,限位滑道3,复健装置4,上肢复健结构5,下肢复健结构6,安装板7,转轴8,固定环9,固定杆10,操作环11,第一按摩凸起12,转盘13,偏心杆14,摇臂15,支撑杆16,滚轮17,限位销轴18,转动座19,下肢托板20,软垫21,第二按摩凸起22,连杆23,固定盖2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中,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的椅子本体1上设有复健装置4,所述的复健装置4包括上肢复健结构5和下肢复健结构6;所述的上肢复健结构5包括对称设置在椅子本体1安装板7,安装板7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一端设有固定环9,固定环9通过多个固定杆10与操作环11连接,转轴8的另一端设有转盘13,转盘13上设有偏心杆14,偏心杆14与摇臂15的一端铰接,摇臂15的另一端与下肢复健结构6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肢复健结构6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6上并与摇臂15铰接的限位销轴18,支撑杆16的底部设有滚轮17,支撑杆16的顶部设有下肢托板20,下肢托板20通过转动座19与支撑杆16连接。下肢复健结构6可灵活调节托举的方向,再带动患者下肢弯曲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带动下肢开合,多角度锻炼,实用性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肢托板20上设有软垫21,软垫21上设有多个第二按摩凸起22。提升舒适度,并按摩刺激促进循环,提升复健效果。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杆16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杆23,连杆23的两端设有与支撑杆16配合的固定盖24。便于根据下肢复健需求,灵活调节下肢双腿运动或单腿运动,实用性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操作环11上设有多个第一按摩凸起12。便于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复健效果。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椅子本体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连接座2,连接座2上设有与支撑杆16限位配合的限位滑道3。再带动患者下肢弯曲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带动下肢开合,多角度锻炼,实用性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患者坐于椅子本体1上,然后将下肢摆放至下肢复健结构6中的下肢托板20上,然后患者通过手动转动上肢复健结构5中的操作环11,类似轮椅移动操控的方法提供动力,通过偏心杆14和摇臂15的配合带动下肢复健结构6移动,从而实现下肢的弯曲和拖直,操作过程中,操作环11和下肢托板20上的按摩凸起能够有效刺激患者的上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复健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类轮椅结构传动,降低复健装置使用难度,更适用于病情较重,力量较小的患者复健;采用托举抬腿的方式联动下肢复健,抬动过程中可持续按摩,便于调节抬动方向,多方位配合下肢复健,大大提升复健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可灵活调整,实用性极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包括椅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子本体(1)上设有复健装置(4),所述的复健装置(4)包括上肢复健结构(5)和下肢复健结构(6);/n所述的上肢复健结构(5)包括对称设置在椅子本体(1)安装板(7),安装板(7)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一端设有固定环(9),固定环(9)通过多个固定杆(10)与操作环(11)连接,转轴(8)的另一端设有转盘(13),转盘(13)上设有偏心杆(14),偏心杆(14)与摇臂(15)的一端铰接,摇臂(15)的另一端与下肢复健结构(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包括椅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子本体(1)上设有复健装置(4),所述的复健装置(4)包括上肢复健结构(5)和下肢复健结构(6);
所述的上肢复健结构(5)包括对称设置在椅子本体(1)安装板(7),安装板(7)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一端设有固定环(9),固定环(9)通过多个固定杆(10)与操作环(11)连接,转轴(8)的另一端设有转盘(13),转盘(13)上设有偏心杆(14),偏心杆(14)与摇臂(15)的一端铰接,摇臂(15)的另一端与下肢复健结构(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上下肢联动复健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复健结构(6)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6)上并与摇臂(15)铰接的限位销轴(18),支撑杆(16)的底部设有滚轮(17),支撑杆(16)的顶部设有下肢托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卫鹏辛文佳宁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枝江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