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40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控制手柄、导管主体、多靶点消融电极,所述多靶点消融电极包括若干瓣状消融头、设置在消融头上的消融电极、热电偶和导线,所述瓣状消融头由导管主体的头端沿轴向等分而成,所述消融头端部靠近导管主体轴心处固定有牵引导丝,所述牵引导丝远离消融头一端连接有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多靶点消融电极,在静息合拢状态便于导管在血管内走行,到达心室后导管主体头端三个电极分开成伞状,通过射频仪发放射频电流达到同时消融三个目标靶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人群发病率约为0.02%-0.23%。在2014年ESC指南中,HCM被定义为不能单纯以负荷加重解释的左心室心肌过度肥厚。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肌缺血、心房纤颤、血管异常反应。5%的患者最终进展为以收缩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失代偿期。与疾病相关的死亡通常可归因于心脏猝死、心力衰竭和栓塞性卒中。射频消融治疗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房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可同时行心内膜标测避免损伤重要心脏结构,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将其应用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历史相对较短,至今尚无大型临床医学研究证实其确切的手术效果及相关手术预后,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其为常规治疗手段。但是现有射频消融导管为心律失常消融所设计,不能满足肥厚室间隔消融要求的导管贴靠稳定性和手术效果。流出道梗阻时室间隔肥厚通常为非均一性,需要一定压力的平面状消融,要求大范围、广深度、高效率。目前无论是适用于室早、室上速等点状消融的FlexAbility射频消融导管、Safire双向消融导管,或是用于冷盐水灌注的CoolFlex消融导管,其导管头端均过于窄小。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运用传统导管完成1cm2消融面积平均要移动导管10-12次,室间隔肥厚的消融面积大而传统导管头端过于窄小,就对术者的导管操作经验及术者与患者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于房颤环形消融的Heliostar多电极射频球囊消融导管虽然头端相对较大,但质地过软,不易贴靠。而HOCM瓣环处流出道血流加速,更加增大了贴靠难度,导管随血流摆动更大,不仅增加了消融风险,也降低了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具有疗效更好、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控制手柄、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上的导管主体、设置于导管主体远离控制手柄一端的多靶点消融电极,所述多靶点消融电极包括若干瓣状消融头、设置在消融头上的消融电极、热电偶和导线,所述瓣状消融头由导管主体的头端沿轴向等分而成,所述消融头端部靠近导管主体轴心处固定有牵引导丝,所述牵引导丝远离消融头一端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使牵引导丝向控制手柄方向移动时,消融头向内聚拢形成与导管主体直径一致的导管头,所述控制组件使牵引导丝向消融头方向移动时,若干所述消融头分开成伞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主体头端等分成若干瓣状消融头,消融头上分别连接有牵引导丝,控制组件使牵引导丝向控制手柄方向移动时,牵引导丝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消融头向内聚拢,形成与导管主体直径一致的导管头,便于消融导管进入血管鞘及灵活地在心腔内移动,减少对心肌组织不必要的机械损伤;控制组件松开牵引导丝后,通过放松牵引导丝,头端多个消融头分开成伞状,通过射频仪发放射频电流达到同时消融多个目标靶点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单极消融电极导管需多次移动的缺陷,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消融三个距离相近的靶点,避免了前一消融点周围反应性的组织水肿对后一消融点消融效果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消融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管主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若干所述牵引导丝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牵引线束,所述牵引线束远离消融头一端与控制组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牵引导线连接在滑块上,滑块可经导管内部中心位置的牵引线束牵拉而发生水平位移,导管内部中心位置的牵引线束的松紧由导管手柄处的控制组件控制,从而控制多个消融头内部牵引导线的张紧程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控制手柄内的线圈、驱动线圈转动的电机、控制电机的电磁开关,所述牵引线束绕接在线圈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控制线圈转动,线圈顺时针转动时可带动绕接在线圈上的牵引线束向控制手柄方向移动,线圈逆时针转动时,牵引线束放松,从而控制牵引导线的张紧程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融头上设置有冷盐水出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融头有3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多靶点消融电极,在静息合拢状态便于导管在血管内走行,到达心室后导管主体头端三个电极分开成伞状,通过射频仪发放射频电流达到同时消融三个目标靶点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单极消融电极导管需多次移动的缺陷,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消融三个距离相近的靶点,避免了前一消融点周围反应性的组织水肿对后一消融点消融效果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消融目的。2.创新性研发新型HOCM射频消融导管,多靶点同步消融,提高消融有效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多靶点消融电极聚拢状态示意图。图4是多靶点消融电极散开状态示意图。图5是多靶点消融电极聚拢状态下消融头、牵引导丝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多靶点消融电极散开状态下消融头、牵引导丝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消融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手柄;2、导管主体;3、多靶点消融电极;4、消融头;41、消融电极;42、热电偶;43、导线;44、冷盐水出孔;5、牵引导丝;6、滑块;7、牵引线束;8、控制组件;81、线圈;82、电机;83、电磁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手柄1,控制手柄1上连接有导管主体2,导管主体2远离控制手柄1一端设置有多靶点消融电极3。如图2、图3所示,多靶点消融电极3包括三个瓣状的消融头4,消融头4由导管主体2头端沿轴向三等分而成,消融头4靠近导管主体2一端与导管主体2连接,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三个消融头4呈伞状分开状态,三个消融头4向内聚拢时形成与导管主体2直径一致的导管头,消融头4分开时,形成伞状。如图7所示,每个消融头4上设置有消融电极41、热电偶42和与各个元件相连的导线43,消融头4上还设置有冷盐水出孔44。如图5、图6所示,消融头4端部靠近导管主体2轴心处固定有牵引导丝5,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1)上的导管主体(2)、设置于导管主体(2)远离控制手柄(1)一端的多靶点消融电极(3),所述多靶点消融电极(3)包括若干瓣状消融头(4)、设置在消融头(4)上的消融电极(41)、热电偶(42)和导线(43),所述瓣状消融头(4)由导管主体(2)的头端沿轴向等分而成,所述消融头(4)端部靠近导管主体(2)轴心处固定有牵引导丝(5),所述牵引导丝(5)远离消融头(4)一端连接有控制组件(8),所述控制组件(8)使牵引导丝(5)向控制手柄(1)方向移动时,消融头(4)向内聚拢形成与导管主体(2)直径一致的导管头,所述控制组件(8)使牵引导丝(5)向消融头(4)方向移动时,若干所述消融头(4)分开成伞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厚型心肌病用多靶点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1)上的导管主体(2)、设置于导管主体(2)远离控制手柄(1)一端的多靶点消融电极(3),所述多靶点消融电极(3)包括若干瓣状消融头(4)、设置在消融头(4)上的消融电极(41)、热电偶(42)和导线(43),所述瓣状消融头(4)由导管主体(2)的头端沿轴向等分而成,所述消融头(4)端部靠近导管主体(2)轴心处固定有牵引导丝(5),所述牵引导丝(5)远离消融头(4)一端连接有控制组件(8),所述控制组件(8)使牵引导丝(5)向控制手柄(1)方向移动时,消融头(4)向内聚拢形成与导管主体(2)直径一致的导管头,所述控制组件(8)使牵引导丝(5)向消融头(4)方向移动时,若干所述消融头(4)分开成伞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厚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吕家高霍升起施维郭君怡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