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32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曲轴结构,曲轴结构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活塞套内设置有活塞腔,活塞腔内均活动设置有弹簧和活塞,活塞套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活塞上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上滑动套有驱动块,驱动块与曲轴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杆,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塞杆的电磁插杆,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设置有单向阀,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釜体的底部,出液口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喷头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均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该种反应釜可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并且自动按比例的吸取反应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吸式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是自吸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常用设备,现有技术中,反应釜一般包括釜体、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加热釜体内物料的夹套,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进料时一般通过泵将物料直接由进料口泵入,然后通过搅拌桨搅拌混合进行反应,但是仅以搅拌使反应物料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反应时,加入的物料的比例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生成物,因此在加入反应物料时就要控制好各个物料的加入速度来控制釜体内反应物料的比例适中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并且一般搅拌桨与釜体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搅拌桨是通过搅拌其外周的反应物料来带动釜体底部的反应物料移动,来实现均匀混合的目的,但是由于反应物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物料容易沉底,这样的搅拌难以将大密度的物料翻起,导致反应效率较低;而且在反应物料总量较小时,搅拌桨无法直接接触到反应物料,无法由通过搅拌其外周的反应物料来带动釜体底部的反应物料移动,无法达到搅拌的效果,可能导致各反应物料出现沉底和分层,影响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自吸式反应釜,该种反应釜可通过搅拌桨转动来抽吸底部的反应物料,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均匀混合的目的,并且可通过搅拌桨的转动自动按比例的吸取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曲轴结构,所述曲轴结构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内设置有若干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均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套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套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塞上均设置有穿出所述活塞套顶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滑动套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曲轴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和所述曲轴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侧面设置有插槽,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一一对应的电磁插杆,所述电磁插杆插入所述插槽以将所述驱动块和所述活塞杆固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若干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釜体的底部,若干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若干所述喷头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若干所述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均连接有进料通道,若干所述进料通道上均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这种反应釜电磁插杆在通电时拔出插槽,在断电时电磁插杆自动插入到插槽中,通过对各个电磁插杆的通断电控制可设定与驱动块固定连接的活塞杆的数量,在搅拌桨转动时可带动驱动块沿活塞杆方向来回移动,并且带动与驱动块固定连接的一部分活塞来回移动,从釜体的底部吸取反应物料并将其从喷头分散喷出,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经过文丘里管时,因文丘里效应自动吸取要加入的物料,通过设定各个活塞套与驱动块固定的活塞杆的数量,使得各个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不同,进而控制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吸入的反应物料的量,因此既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又能够自动按比例的加入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曲轴结构两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上的所述驱动块连接同一所述曲轴结构,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的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同一所述喷头。采用该结构使得在一侧的活塞套内吸取反应物料时,对侧的活塞套内必然在挤出反应物料,使得喷头不间断的喷射,提升混合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若干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向和/或交叉。采用该结构使得喷头内喷出的反应物料小液滴能够碰撞融合,进一步提升混合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转动限位于所述釜体内的若干同轴的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桨叶,所述曲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相对面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径向延伸的滑槽,两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所述连杆的一端,其中一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以改变所述驱动块的行程。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线性驱动装置快速的调整活动杆在滑槽内的位置,即快速调整活动杆与转轴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快速调整对应连接的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从而快速的调节需要加入的反应物料的比例,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釜体内固定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套筒,若干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套筒内。采用该结构用于对转轴进行限位,防止转轴的转动中心偏移。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槽经过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当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时,所述转轴转动时,该活动杆所连接的所述驱动块静止。在不同的反应中,反应物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在反应物料数量较少时,采用该结构能够将一些活动杆移动至转轴的转动中心处,使得这些活动杆连接的活塞不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包括依次设置有锥形导向段、喷射区以及真空室,所述锥形导向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口,所述喷射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喷头,所述真空室连通所述吸液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反应釜电磁插杆在通电时拔出插槽,在断电时电磁插杆自动插入到插槽中,通过对各个电磁插杆的通断电控制可设定与驱动块固定连接的活塞杆的数量,在搅拌桨转动时可带动驱动块沿活塞杆方向来回移动,并且带动与驱动块固定连接的一部分活塞来回移动,从釜体的底部吸取反应物料并将其从喷头分散喷出,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经过文丘里管时,因文丘里效应自动吸取要加入的物料,通过设定各个活塞套与驱动块固定的活塞杆的数量,使得各个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不同,进而控制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吸入的反应物料的量,因此既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又能够自动按比例的加入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搅拌轴与定位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A处部分驱动块与活塞杆固定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文丘里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套以及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插杆伸出和缩回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9,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内设置有由电机2驱动的搅拌桨3,电机2固定在釜体1顶部,搅拌桨3一端连接电机2,另一端转动设置于釜体1的底部,搅拌桨3上设置有三个曲轴结构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有更多个曲轴结构4;曲轴结构4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活塞套5内设置有若干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由电机(2)驱动的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上设置有若干曲轴结构(4),所述曲轴结构(4)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所述活塞套(5)内设置有若干活塞腔(55),所述活塞腔(55)内均活动设置有活塞(51),所述活塞套(5)底部设置有进液口(53)和出液口(54),所述活塞(51)与所述活塞套(5)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56),所述活塞(51)上均设置有穿出所述活塞套(5)顶部的活塞杆(57),所述活塞杆(57)上滑动套有驱动块(58),所述驱动块(58)与所述曲轴结构(4)之间设置有连杆(52),所述连杆(52)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58)和所述曲轴结构(4)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57)侧面设置有插槽(59),所述驱动块(58)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57)一一对应的电磁插杆(510),所述电磁插杆(510)插入所述插槽(59)以将所述驱动块(58)和所述活塞杆(57)固定,所述进液口(53)和所述出液口(54)上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若干所述进液口(5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釜体(1)的底部,若干所述出液口(54)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7),若干所述喷头(7)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8),若干所述文丘里管(8)的吸液口(81)均连接有进料通道(11),若干所述进料通道(11)上均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由电机(2)驱动的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上设置有若干曲轴结构(4),所述曲轴结构(4)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所述活塞套(5)内设置有若干活塞腔(55),所述活塞腔(55)内均活动设置有活塞(51),所述活塞套(5)底部设置有进液口(53)和出液口(54),所述活塞(51)与所述活塞套(5)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56),所述活塞(51)上均设置有穿出所述活塞套(5)顶部的活塞杆(57),所述活塞杆(57)上滑动套有驱动块(58),所述驱动块(58)与所述曲轴结构(4)之间设置有连杆(52),所述连杆(52)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58)和所述曲轴结构(4)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57)侧面设置有插槽(59),所述驱动块(58)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57)一一对应的电磁插杆(510),所述电磁插杆(510)插入所述插槽(59)以将所述驱动块(58)和所述活塞杆(57)固定,所述进液口(53)和所述出液口(54)上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若干所述进液口(5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釜体(1)的底部,若干所述出液口(54)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7),若干所述喷头(7)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8),若干所述文丘里管(8)的吸液口(81)均连接有进料通道(11),若干所述进料通道(11)上均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结构(4)两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5)上的所述驱动块(58)连接同一所述曲轴结构(4),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5)的所述出液口(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斌龚军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辽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