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制备方法、应用及皮肤微生态调节剂技术

技术编号:297717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美容护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制备方法、应用及皮肤微生态调节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环境中分泌很多活性肽分子,对细胞具有多样化的调节功能。发明专利技术人无意地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调节皮肤细胞,还对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体分布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在研究中,发明专利技术人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可对一种益生菌Stophylococcus epidermidis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显著性调节的菌落均没有与皮肤问题直接相关的报道。由此确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能够调节皮肤表面微生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制备方法、应用及皮肤微生态调节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护肤
,尤其是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制备方法、应用及皮肤微生态调节剂。
技术介绍
皮肤微生物是皮肤微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皮肤表面的菌群通常可分为常驻菌和暂驻菌。常驻菌是一群在健康皮肤上定居的微生物,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包括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不动杆菌、马拉色菌、微球菌、肠杆菌及克雷伯杆菌等。暂驻菌是指通过接触外界环境而获得的一类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及肠球菌等,它们是引起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正常的皮肤微生态系统存在着竞争和制约关系,皮肤菌群不正常的增加、减少甚至消失,都会导致皮肤微生态被破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化妆品领域,应用化妆品配方中的某些成分可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皮肤微生态。通过鉴定能够对皮肤微生态的益生菌具有促进作用,对有害菌具有制约作用的活性肽成分对皮肤微生态的调节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但现有化妆品的研发过程很少关注皮肤表面的微生态,也未见有对皮肤表面微生态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妆品报道,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皮肤表面微生态调剂功能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并将其应用于制备皮肤表面微生态调剂,从而对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维持皮肤表面正常状态,充分发挥其天然的屏障作用,同时填补目前市场上具有皮肤表面微生态调节功能的产品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的制备方法,以确保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对于皮肤表面的常驻菌和暂驻菌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以上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为主体,通过合理地选择辅料,提供一种皮肤表面微生态调剂,以满足日用需求,同时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商业推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所述分泌物主要由活性肽、烟酸、脂肪和糖类组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泌物还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A或维生素E中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100g分泌物计,所述分泌物包括以下组分:活性肽0.1~1g,烟酸5~25mg,脂肪0.2~0.6g,糖类10~30mg,维生素C100~500μg,维生素A25~65μg,维生素E1~5μg。优选地,所述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按100g分泌物计,所述分泌物包括:活性肽0.24g,烟酸17.32mg,脂肪0.4g,糖类23.6mg,维生素C314μg,维生素A47.6μg和维生素E2.7μg。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分泌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集脐带,分离得到华通氏胶,破碎后培养得到原代干细胞,第一次传代融合度达到85%~90%后,继续传代培养,并收集活性肽分泌物。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采集的脐带进行截段,并剔除血管得到华通氏胶。优选地,所述截段的长度为2c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华通氏胶破碎至糊状后培养得到原代干细胞,所述破碎的方法为物理方法,包括剪碎或搅碎。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分泌物或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分泌物在制备皮肤微生态调节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皮肤微生态调节产品通过促进或抑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生长,调节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肤微生态调节剂,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分泌物或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分泌物。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剂还包括保湿剂、乳化剂、增稠剂或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丁二醇、甘油、1,3-丙二醇、戊二醇、异戊二醇、二甘油醇、三甘油醇、聚甘油、山梨糖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或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硬脂酸、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鲸蜡硬脂醇乙基己酸酯、硬脂醇聚醚-20、鲸蜡醇磷酸酯钾、羊毛脂蜡或椰子油PEG-10酯类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C14~C22醇、C12~C20烷基葡糖苷、卡波姆、黄原胶、结冷胶、阿拉伯胶树胶、小核菌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酸酯-13、丙烯酸铵和丙烯酰胺共聚物、羟乙基丙烯酸盐、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或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氧乙醇、氯苯甘醚、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苯甲酸、水杨酸、咪唑烷基脲、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戊二醇,己二醇或乙基己基甘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皮肤微生态调节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15~25份、硬脂酸10~20份、棕榈酸乙基己酯1~3份、羊毛脂0.5~2份、鲸蜡硬脂醇0.1~0.4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0.1~0.4份、C14-C22醇0.1~0.5份、C12-C20烷基葡糖苷0.1~0.5份、丁二醇5~15份、山梨糖醇1~5份、氢氧化钾0.5~2份、苯氧乙醇0.1~0.7份、羟苯甲酯0.1~0.5份、香精0.05~0.2份、水40~50份。优选地,所述皮肤微生态调节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20份、硬脂酸15份、棕榈酸乙基己酯2份、羊毛脂1份、鲸蜡硬脂醇和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共0.5份、C14-C22醇和C12-C20烷基葡糖苷共0.6份、丁二醇10份、山梨糖醇3份、氢氧化钾1份、苯氧乙醇0.5份、羟苯甲酯0.2份、香精0.1份、水46.1份。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皮肤微生态调节剂的剂型包括膏霜、乳液、水剂、凝胶、油剂、粉剂、泥类、蜡基类、贴类、膜类或冻干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环境中分泌很多活性肽分子,对细胞具有多样化的调节功能。专利技术人无意地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调节皮肤细胞,还对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体分布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在研究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可对一种益生菌Stophylococcusepidermidis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显著性调节的菌落均没有与皮肤问题直接相关的报道。由此确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能够调节皮肤表面微生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中样本内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中功效测试组物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主要由活性肽、烟酸、脂肪和糖类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肽分泌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主要由活性肽、烟酸、脂肪和糖类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泌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还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A或维生素E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泌物,其特征在于,按100g分泌物计,所述分泌物包括以下组分:活性肽0.1~1g,烟酸5~25mg,脂肪0.2~0.6g,糖类10~30mg,维生素C100~500μg,维生素A25~65μg,维生素E1~5μg;
优选地,所述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按100g分泌物计,所述分泌物包括:活性肽0.24g,烟酸17.32mg,脂肪0.4g,糖类23.6mg,维生素C314μg,维生素A47.6μg和维生素E2.7μg。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分泌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集脐带,分离得到华通氏胶,破碎后培养得到原代干细胞,第一次传代融合度达到85%~90%后,继续传代培养,并收集活性肽分泌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的脐带进行截段,并剔除血管得到华通氏胶;
优选地,所述截段的长度为2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华通氏胶破碎至糊状后培养得到原代干细胞,所述破碎的方法为物理方法,包括剪碎或搅碎。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分泌物或采用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分泌物在制备皮肤微生态调节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皮肤微生态调节产品通过促进或抑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生长,调节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分布。


8.一种皮肤微生态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泌物或采用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分泌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微生态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还包括保湿剂、乳化剂、增稠剂或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丁二醇、甘油、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钧翔陆益康思宁范元亮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禾美生物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