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88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包括水平纵向设置的底架、竖直固定在底架尾部上的支撑竖架、水平横向固定在支撑竖架顶端的主载横架,在主载横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滑板安装有对称的后轮架,该支撑滑板水平设置且其两侧夹紧在滑动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座水平固定在主载横架上,且滑动座的滑槽沿主载横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与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铰接,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主载横架的横撑体上,且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支撑滑板沿滑槽的滑动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肥车架其轮距可调,适应一定范围内行距的植株,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
本技术涉及中耕施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
技术介绍
肥料能够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农作物生长周期中除施撒基肥外,还需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追肥作业,以保证土壤充足的肥力,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尤其对玉米来说,中耕施肥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玉米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施肥的增产效果主要取决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施肥技术等,对玉米施肥应当分次追肥并要深追肥,肥料深施的利用率远远高于表施,特别是容易挥发的化肥,深施效果更好,所以一定要改表土施肥为深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便于植株根系的吸收;目前,现有的机械追肥方式多为表面抛撒施肥、开沟犁地下深施肥以及穴施,表面抛撒肥料会造成肥料的利用不充分,进而造成资源浪费;地下开沟深施肥对土壤多次开沟施肥,导致土壤中水分流失加大,且易伤植株根系,影响作物生长,而穴施能达到深施肥的目的,且可以解决以上两者施肥方式存在的问题,但是,现有用于穴施的施肥车结构较为固定,专用性比较强,其不能根据植株行间距的变化而做对应的调整,适应性较差,导致使用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具体内容如下: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包括水平纵向设置的底架、竖直固定在底架尾部上的支撑竖架、水平横向固定在支撑竖架顶端的主载横架,其特征是:在主载横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滑板安装有对称的后轮架,该支撑滑板水平设置且其两侧夹紧在滑动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座水平固定在主载横架上,且滑动座的滑槽沿主载横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与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铰接,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主载横架的横撑体上,且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支撑滑板沿滑槽的滑动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的底架的前端安装有带方向盘的转向前轮,方向盘的下方设有控制柜,在底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座椅。优选的,所述的后轮架竖直向下且在其下端转动安装有承载后轮,该承载后轮位于对应后轮架的外侧,在后轮架的内侧设有驱动承载后轮转动的动力机构。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该减速机固定在后轮架的内侧面上,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承载后轮同轴固定,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且驱动电机固定在减速机上。优选的,所述的后轮架的内侧面还固定有安装支架。优选的,所述的主载横架的两端均固定有吊装板。优选的,所述的主载横架包括前后水平布置的轮距调节架和施肥调节架,轮距调节架固定在支撑竖架的上端,且轮距调节架和施肥调节架之间固定有连接体,施肥调节架与支撑竖架之间固定有斜撑的加强体。优选的,所述的施肥调节架的两端固定有连接角铁。优选的,所述的滑动座包括固定在轮距调节架上的基板、固定在基板下表面上的长条形垫板、固定在垫板下表面上的底板,基板和底板之间形成与垫板厚度一致的滑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是一种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底架作为连接前后轮的承载体,可以安装座椅、电池和控制箱体等,底架的尾部固定有支撑竖架,通过支撑竖架将主载横架固定在相对底架更高的位置上,便于在主载横架的两端安装施肥机构,使其能够适应一定高度的植株,减小使用的局限性,且后轮架固定在主载横架的支撑滑板上,且支撑滑板通过轮距调节推杆驱动其进行左右滑动,支撑滑板为后轮架提供安全承载的同时还能左右灵活调节,使得两个承载后轮之间的间距可以按需调整,以匹配不同行间距的植株,保证施肥机构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避免损伤植株苗,因此,本技术的结构紧凑合理,设计巧妙,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的右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主载横架通过支撑竖架固定在底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主载横架通过支撑竖架固定在底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支撑滑板固定在后轮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1.底架、12.转向前轮、13.控制柜、14.方向盘、15.承载后轮、16.后轮架、17.驱动电机、18.主载横架中的轮距调节架、19.主载横架中的施肥调节架、20.横撑体、21.吊装板、22.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23.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24.铰接座、25.支撑滑板、26.连接体、27.支撑竖架、28.安装支架、29.座椅、30.减速机、31.滑动座、32.连接角铁、33.基板、34.垫板、35.底板、36.滑槽、37.加强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7,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包括水平纵向设置的底架、竖直固定在底架尾部上的支撑竖架、水平横向固定在支撑竖架顶端的主载横架;在主载横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滑板安装有对称的后轮架,该支撑滑板水平设置且其两侧夹紧在滑动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座水平固定在主载横架上,且滑动座的滑槽沿主载横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与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铰接,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主载横架的横撑体上,且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支撑滑板沿滑槽的滑动方向一致。通过轮距调节推杆驱动支撑滑板进行左右滑动,进而调节两个后轮架之间的间距,即承载后轮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实际植株间距的需要,满足施肥机构工作的需要。所述的底架的前端安装有带方向盘的转向前轮,方向盘的下方设有控制柜,在底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座椅。所述的后轮架竖直向下且在其下端转动安装有承载后轮,该承载后轮位于对应后轮架的外侧,在后轮架的内侧设有驱动承载后轮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该减速机固定在后轮架的内侧面上,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承载后轮同轴固定,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且驱动电机固定在减速机上。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传递至承载后轮,进而驱动承载后轮转动,为整个车架的行走提供动力。所述的后轮架的内侧面还固定有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存储肥料的箱体,通过该箱体为施肥机构提供连续的肥料。所述的主载横架的两端均固定有吊装板。该吊装板作为整个车架在装配时与起吊设备连接的部件,保证生产安全。所述的主载横架包括前后水平布置的轮距调节架和施肥调节架,轮距调节架固定在支撑竖架的上端,且轮距调节架和施肥调节架之间固定有连接体,施肥调节架与支撑竖架之间固定有斜撑的加强体。该加强体用于增加施肥调节架和轮距调节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的施肥调节架的两端固定有连接角铁,该连接角铁用于安装连接施肥机构。所述的滑动座包括固定在轮距调节架上的基板、固定在基板下表面上的长条形垫板、固定在垫板下表面上的底板,基板和底板之间形成与垫板厚度一致的滑槽。该结构形式的滑动座,结构简单实用,组装简单,便于装配,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本技术是一种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底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包括水平纵向设置的底架、竖直固定在底架尾部上的支撑竖架、水平横向固定在支撑竖架顶端的主载横架,其特征是:/n在主载横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滑板安装有对称的后轮架,该支撑滑板水平设置且其两侧夹紧在滑动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座水平固定在主载横架上,且滑动座的滑槽沿主载横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与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铰接,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主载横架的横撑体上,且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支撑滑板沿滑槽的滑动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包括水平纵向设置的底架、竖直固定在底架尾部上的支撑竖架、水平横向固定在支撑竖架顶端的主载横架,其特征是:
在主载横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滑板安装有对称的后轮架,该支撑滑板水平设置且其两侧夹紧在滑动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座水平固定在主载横架上,且滑动座的滑槽沿主载横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与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杆铰接,轮距调节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主载横架的横撑体上,且轮距调节推杆的伸缩方向与支撑滑板沿滑槽的滑动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架的前端安装有带方向盘的转向前轮,方向盘的下方设有控制柜,在底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轮架竖直向下且在其下端转动安装有承载后轮,该承载后轮位于对应后轮架的外侧,在后轮架的内侧设有驱动承载后轮转动的动力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距可调整施肥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减速机和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古冬冬肖潇李厂赵俊强冉云亮上官林建马军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