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1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帽,所述上帽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光片,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贯穿底座,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探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上电极、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设置成圆形,电极间距均匀,各个方向探测距离更一致,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可将热释电晶体与电路板之间隔离开,避免热量相互传递产生杂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热释电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
技术介绍
热释电传感器是一种传感器,别称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生活的防盗报警、来客告知等,原理是将释放电荷经放大器转为电压输出,其重要的核心部件为热释电传感器敏感元,采用的材料为热释晶体,热释晶体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热释电性能,并能制作实用的光辐射(或热辐射)测量器件的晶体材料,利用晶体的热释电效应,可以制造红外热释电探测器、红外热释电摄象管等,热释电晶体性能稳定可靠,探测灵敏度高。影响热释电传感器反应速度的主要就是热释电晶体的响应速度,二热释电晶体的响应速度取决于电极的设置,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无论是面电极还是边电极,均存在电极间距过大或者电极感应距离不一致的问题,影响热释电晶体的响应速度,现有热释电传感器敏感元件均未考虑电极之间绝缘的问题,存在电极之间短路或者产生杂信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帽,所述上帽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光片,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贯穿底座,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探测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场效应管、前置电路放大器,所述场效应管、前置电路放大器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封装壳,所述封装壳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组件上方,所述封装壳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装置上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形状为长圆管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下端均与电路控制组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封装壳侧壁固定连接有热释电晶体,所述热释电晶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所述热释电晶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所述第一下电极下表面与第一导电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电极下表面与第二导电柱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上电极为电镀电极,所述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上电极均设置为圆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将上电极、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设置成圆形,电极间距均匀,各个方向探测距离更一致,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可将热释电晶体与电路板之间隔离开,避免热量相互传递产生杂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的图2-A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的热释电晶体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的热释电晶体仰视图。图例说明:1、第一引脚;2、第二引脚;3、第三引脚;4、底座;5、上帽;6、滤光片;7、电路板;8、场效应管;9、前置电路放大器;10、第一支架;11、第一导电柱;12、第二支架;13、第二导电柱;14、第一下电极;15、第二下电极;16、封装壳;17、热释电晶体;18、上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包括底座4,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帽5,上帽5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光片6,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电路板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贯穿底座4,电路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探测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场效应管8、前置电路放大器9,场效应管8、前置电路放大器9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板7上表面,通过前置电路放大器9及场效应管8可以将传递的信号放大。探测装置包括封装壳16,封装壳16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组件上方,封装壳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装置上表面,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可以将热释电晶体17与电路控制组件尽量隔离开,避免热量相互传递造成不良影响。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形状为长圆管状,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柱11、第二导电柱13,第一导电柱11、第二导电柱13下端均与电路控制组件固定连接。封装壳16侧壁固定连接有热释电晶体17,热释电晶体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电极18,热释电晶体1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第一下电极14下表面与第一导电柱11固定连接,第二下电极15下表面与第二导电柱13固定连接。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上电极18为电镀电极,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上电极18均设置为圆形,将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上电极18设置为圆形,可以有效的减少电极间距,各个方向探测距离更一致。工作原理:热辐射通过滤光片6进入,照射在热释电晶体17,热释电晶体17输出微弱信号通过上电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帽(5),所述上帽(5)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光片(6),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所述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贯穿底座(4),所述电路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探测装置;/n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封装壳(16),所述封装壳(16)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组件上方,所述封装壳(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装置上表面;/n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形状为长圆管状,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柱(11)、第二导电柱(13),所述第一导电柱(11)、第二导电柱(13)下端均与电路控制组件固定连接;/n所述封装壳(16)侧壁固定连接有热释电晶体(17),所述热释电晶体(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电极(18),所述热释电晶体(1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所述第一下电极(14)下表面与第一导电柱(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电极(15)下表面与第二导电柱(13)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上电极(18)为电镀电极,所述第一下电极(14)、第二下电极(15)、上电极(18)均设置为圆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敏感元图案化电极结构的新型热释电传感器,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帽(5),所述上帽(5)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光片(6),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所述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贯穿底座(4),所述电路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探测装置;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封装壳(16),所述封装壳(16)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组件上方,所述封装壳(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电路控制装置上表面;
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形状为长圆管状,所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2)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柱(1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波姚春华陈毓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瑞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