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93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过滤装置一包括过滤管道一、马达一、风扇一、仿植物蜡质面板以及初效过滤网,过滤管道一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马达一设置在过滤管道一尾部上侧,风扇一安装在马达一下端,风扇一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一内部。该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将室内、外空气交换分为两组,使室内的换气过滤后可加湿加热,排出室外的气体也可进行过滤,减少污染,更佳适用于冬季空气污染严重地区,会极大提高居室内空气质量,解决了现有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大多为单向通风,不能对气体进行加湿加热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冬季寒冷地区,由于供热产生的大量烟尘所导致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室内也需及时获得空气的更新,从而就需要用到通风装置,但是现有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大多为单向通风,不能对气体进行加湿加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解决了现有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大多为单向通风,不能对气体进行加湿加热处理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一以及过滤装置二,所述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一与过滤装置二呈前后分布;所述过滤装置一包括过滤管道一、马达一、风扇一、仿植物蜡质面板以及初效过滤网,所述过滤管道一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马达一设置在过滤管道一尾部上侧,所述风扇一安装在马达一下端,所述风扇一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一内部,所述仿植物蜡质面板设置在过滤管道一中部,所述初效过滤网安装在过滤管道一尾部下端;所述过滤装置二包括过滤管道二、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加热装置、马达二以及风扇二,所述过滤管道二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设置在过滤管道二中部,所述马达二位于过滤管道二尾部上方,所述风扇二安装在马达二下端,所述风扇二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二内,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过滤管道二尾部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下端连接有滤网,所述过滤管道二尾部的下端且位于加热装置右侧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过滤管道二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外壁固定有消音面板,所述过滤管道一与消音面板贯穿设置,所述过滤管道二与消音面板贯穿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风扇一和风扇二表面为仿荷叶乳突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过滤管道二头尾两端管口处以及过滤管道一的尾端管口处均布置有活性炭过滤网。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的下方布置有颗粒收集箱,所述颗粒收集箱右端设有软垫,所述颗粒收集箱右端延伸出外壳,所述颗粒收集箱底部设有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将室内、外空气交换分为两组,使室内的换气过滤后可加湿加热,排出室外的气体也可进行过滤,减少污染,更佳适用于冬季空气污染严重地区,会极大提高居室内空气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风扇二仰视示意图。图中:1-消音面板、2-过滤管道一、21-马达一、22-风扇一、23-仿植物蜡质面板、24-初效过滤网、3-过滤管道二、31-仿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2-加热装置、33-滤网、34-马达二、35-风扇二、4-活性炭过滤网、5-储水箱、6-颗粒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一以及过滤装置二,所述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一与过滤装置二呈前后分布,所述过滤装置一包括过滤管道一2、马达一21、风扇一22、仿植物蜡质面板23以及初效过滤网24,所述过滤管道一2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马达一21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上侧,所述风扇一22安装在马达一21下端,所述风扇一22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一2内部,所述仿植物蜡质面板23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中部,所述初效过滤网24安装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下端,所述过滤装置二包括过滤管道二3、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加热装置32、马达二34以及风扇二35,所述过滤管道二3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设置在过滤管道二3中部,所述马达二34位于过滤管道二3尾部上方,所述风扇二35安装在马达二34下端,所述风扇二35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二3内,所述加热装置32安装在过滤管道二3尾部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32下端连接有滤网33,所述过滤管道二3尾部的下端且位于加热装置32右侧设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与过滤管道二3相通,所述风扇一22和风扇二35表面为仿荷叶乳突结构,由于外壳内安装有电源,且马达一21、马达二34以及加热装置32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进行电源通电后,通过马达一21驱动风扇一22转动,风扇一22产生负压,使过滤管道一2头端吸入室内的废气,此时废气经过过滤管道一2内的仿植物蜡质面板23再通过初效过滤网24过滤排出室外空气中,而马达二34驱动风扇二35转动,可使过滤管道二3头端吸入室外空气,再经过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进入储水箱5内部加湿,随后通过滤网33过滤的同时,加热装置32进行空气的加热,且加热装置32为电热丝,加热加湿后的空气最后排入室内,另外风扇一22和风扇二35表面的仿荷叶乳突结构,可以防止颗粒附着在风扇一22和风扇二35表面;所述过滤管道二3头尾两端管口处以及过滤管道一2的尾端管口处均布置有活性炭过滤网4,从过滤管道一2的尾端排出室外的废气以及进入过滤管道二3头端、排出过滤管道二3尾端的空气均可通过活性炭过滤网4进行过滤;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的下方布置有颗粒收集箱6,所述颗粒收集箱6右端设有软垫,所述颗粒收集箱6右端延伸出外壳,所述颗粒收集箱6底部设有滑轮,初效过滤网24和滤网33过滤的颗粒物会掉入颗粒收集箱6内部,而通过往右抽出颗粒收集箱6,使颗粒收集箱6通过滑轮移出,就可进行清理颗粒物的工作,并且颗粒收集箱6左端设有显示屏,其显示屏可以显示整个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外壳外壁固定有消音面板1,所述过滤管道一2与消音面板1贯穿设置,所述过滤管道二3与消音面板1贯穿设置,通过消音面板1,可以当整个装置在运行时,起到隔音的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一以及过滤装置二,所述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一与过滤装置二呈前后分布,其特征在于:/n所述过滤装置一包括过滤管道一(2)、马达一(21)、风扇一(22)、仿植物蜡质面板(23)以及初效过滤网(24),所述过滤管道一(2)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马达一(21)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上侧,所述风扇一(22)安装在马达一(21)下端,所述风扇一(22)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一(2)内部,所述仿植物蜡质面板(23)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中部,所述初效过滤网(24)安装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下端;/n所述过滤装置二包括过滤管道二(3)、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加热装置(32)、马达二(34)以及风扇二(35),所述过滤管道二(3)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设置在过滤管道二(3)中部,所述马达二(34)位于过滤管道二(3)尾部上方,所述风扇二(35)安装在马达二(34)下端,所述风扇二(35)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二(3)内,所述加热装置(32)安装在过滤管道二(3)尾部的内部,所述加热装置(32)下端连接有滤网(33),所述过滤管道二(3)尾部的下端且位于加热装置(32)右侧设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与过滤管道二(3)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冬季通风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一以及过滤装置二,所述过滤装置一和过滤装置二均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一与过滤装置二呈前后分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一包括过滤管道一(2)、马达一(21)、风扇一(22)、仿植物蜡质面板(23)以及初效过滤网(24),所述过滤管道一(2)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马达一(21)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上侧,所述风扇一(22)安装在马达一(21)下端,所述风扇一(22)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一(2)内部,所述仿植物蜡质面板(23)设置在过滤管道一(2)中部,所述初效过滤网(24)安装在过滤管道一(2)尾部下端;
所述过滤装置二包括过滤管道二(3)、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加热装置(32)、马达二(34)以及风扇二(35),所述过滤管道二(3)头尾两端均贯穿外壳,所述荷叶双重结构乳突面板(31)设置在过滤管道二(3)中部,所述马达二(34)位于过滤管道二(3)尾部上方,所述风扇二(35)安装在马达二(34)下端,所述风扇二(35)下端贯穿至过滤管道二(3)内,所述加热装置(32)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岩裴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