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581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包括前板簧、后板簧、储油壶、喷油驱动器、喷油嘴、管路、线路和微控制器;板簧悬架包括前板簧和后板簧;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喷油嘴设置在卡箍处;所述储油壶通过喷油驱动器驱动,将润滑油由管路输送给喷油嘴;所述过喷油驱动器通过线路与微控制器连接。本案结构可以简单有效、低成本实现自动化的多片簧片间润滑系统;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喷油驱动器,定期定量的向簧片间喷射润滑油,达到片间润滑的目的,消除片间摩擦噪音,提高实用寿命;防尘罩具有主要起到防尘与吸油作用,保证润滑效果好;部件便于拆卸,便于保养,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簧悬架上的片簧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整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板簧悬架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等优点在客车中大量应用,板簧悬架中的弹性元件钢板弹簧分为多片簧与少片簧,其中多片簧是由多片等宽不等长的钢板组装而成,当多片簧上下弯折时,钢板之间有小量窜动,产生片间摩擦噪音,目前多片簧主要采用的降噪措施是在钢板端部安装降噪片,减少钢板端部片间摩擦噪音,而钢板中间部位很少有降噪措施,片间中部容易产生摩擦噪音,有的板簧厂在钢板片中部硫化上一层橡胶,减少钢板中部片间摩擦噪音,而钢板片上硫化橡胶会给多片簧增加很多成本,并且当硫化橡胶层磨光后,后期也很难在钢板上再硫化橡胶,维护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自动化的多片簧片间润滑系统,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喷油驱动器,定期定量的向簧片间喷射润滑油,达到片间润滑,消除片间摩擦噪音的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包括前板簧、后板簧、储油壶、喷油驱动器、喷油嘴、管路、线路和微控制器;板簧悬架包括前板簧和后板簧;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喷油嘴设置在卡箍处;所述储油壶通过喷油驱动器驱动,将润滑油由管路输送给喷油嘴;所述过喷油驱动器通过线路与微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前板簧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所述后板簧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使润滑油均匀喷射到板簧侧面。优选的,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各配有一个储油壶和喷油驱动器;所述储油壶设置在车身上,位置方便加注润滑油。优选的,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防尘罩两端收口,内部设置有吸油棉,主要起到防尘与吸油作用。优选的,所述防尘罩为硅胶软体。优选的,所述储油壶和喷油驱动器为集成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喷油驱动器为电机。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案结构可以简单有效、低成本实现自动化的多片簧片间润滑系统;2.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喷油驱动器,定期定量的向簧片间喷射润滑油,达到片间润滑的目的,消除片间摩擦噪音,提高实用寿命;3.防尘罩具有主要起到防尘与吸油作用,保证润滑效果好;4.部件便于拆卸,便于保养,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案所述的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案所述的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的前板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案所述的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的后板簧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板簧;2、后板簧;3、储油壶;4、喷油驱动器;4-1喷油驱动器出油口;4-2喷油电机线路接口;5、喷油嘴;6、防尘罩;7、管路;8、线路;9、微控制器;10、卡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包括前板簧1、后板簧2、储油壶3、喷油驱动器4、喷油嘴5、管路7、线路8、微控制器9和卡箍10;板簧悬架包括前板簧1和后板簧2,前板簧1和后板簧2是板簧悬架重要组成部件;所述前板簧1和后板簧2上设置有卡箍10;所述喷油嘴5设置在卡箍10处;所述每片前板簧1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所述每片后板簧2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5,使润滑油均匀喷射到板簧侧面;所述储油壶3通过喷油驱动器4驱动,将润滑油由管路7输送给喷油嘴5;所述过喷油驱动器4通过线路8与微控制器9连接;所述前板簧1和后板簧2各配有一个储油壶3和喷油驱动器4,储油壶3固定在车身上,其位置要求方便加注润滑油;所述储油壶3和喷油驱动器4为集成一体结构,喷油驱动器4的出油口4-1通过管路7与喷油嘴5相连接,喷油电机4的线路接口4-2通过线路8与微控制器9相连接;所述喷油驱动器为电机;所述两个喷油驱动器4连接一个微控制器9,微控制器为微电脑,微控制器9固定在车身上,其位置要求防尘防水,主要起到控制喷油驱动器4定期定量喷油;所述前板簧1和后板簧2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尘罩6;所述防尘罩6为硅胶软体;所述防尘罩6两端收口,内部贴有吸油棉,主要起到防尘与吸油作用。在微控制器9中设置喷射润滑油的日期与喷射时间,由微控制器9自动控制喷油驱动器4通过管路7与喷油嘴5把润滑油定期定量均匀的喷到每一片的前板簧1和后板簧2的侧面,喷射时间决定润滑油的喷射量,喷射量可根据板簧的大小以及喷油驱动器4允许工作时间确定,润滑油通过板簧间缝隙渗入到板簧片间,起到板簧片间润滑作用,少量多余的润滑油可由防尘罩6内部吸油棉吸收,有效的实现自动化的多片簧片间润滑系统,且便于维护保养,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簧、后板簧、储油壶、喷油驱动器、喷油嘴、管路、线路和微控制器;板簧悬架包括前板簧和后板簧;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喷油嘴设置在卡箍处;所述储油壶通过喷油驱动器驱动,将润滑油由管路输送给喷油嘴;所述过喷油驱动器通过线路与微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簧、后板簧、储油壶、喷油驱动器、喷油嘴、管路、线路和微控制器;板簧悬架包括前板簧和后板簧;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喷油嘴设置在卡箍处;所述储油壶通过喷油驱动器驱动,将润滑油由管路输送给喷油嘴;所述过喷油驱动器通过线路与微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簧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所述后板簧两端均设置有喷油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片板簧片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簧和后板簧各配有一个储油壶和喷油驱动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涛庞硕杨路川何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