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裂解病毒样本的试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52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裂解病毒样本的试剂,所述试剂中含有纳米二氧化钛,可明显提高对样本中待测成分的裂解效果,从而大幅提高病毒检测灵敏度,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裂解。在样本中病毒量特别低的时候,希望能够获得阳性结果,就希望获得更多的抗原片段或者病毒片段,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裂解液对样本进行裂解,可以明显提高样本中的病毒抗原浓度,从而采用免疫荧光测试条,提高检测的最低阀值,防止漏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裂解病毒样本的试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疾病诊断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裂解病毒样本的试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裂解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试剂。
技术介绍
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ICA)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结合免疫技术和色谱层析技术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重要领域。一般免疫层析检测试纸包括支持层、样品垫、标记垫、反应区、吸水纸,样品垫、标记垫、反应区、吸水纸依次搭接在支持层上,反应区包括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当一定量的待检测样本被施加到样品垫上,由于毛细作用,通过样品垫分散均匀后,经过标记垫的标记,在反应区分别与反应区的C线和T线上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反应后剩余的液体被吸水纸吸收,当C线信号值趋于稳定时,与抗原或抗体反应的结果表现为T线信号值的强弱。在进行病毒检测时,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时,需要对采集到的鼻拭子或者咽拭子上的样本进行裂解处理后得到待检测样本,再施加到荧光免疫层析试纸上进行反应,裂解液对样本中待测成分(病毒)的裂解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在T线信号值的强弱,因此裂解液的配方尤为重要。现有病毒裂解液由于裂解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尤其是在病毒含量特别低时,非常容易造成错检和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裂解液配方,该配方中含有纳米二氧化钛,可明显提高对样本中待测成分的裂解效果,从而大幅提高病毒检测灵敏度,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裂解。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解病毒的试剂,包括二氧化钛、缓冲液、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为纳米二氧化钛。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01%-0.1%。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液包括氯化钠、磷酸盐和酪蛋白钠。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液包括氯化钠0.15-0.45mol/L、磷酸盐1.15-2.9g/L、酪蛋白钠的含量为0.5%。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TritonX-100。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为Proclin30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裂解病毒的试剂,和用于检测病毒抗原的免疫层析试纸。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纳米二氧化钛用于制备裂解病毒样本的试剂上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病毒样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裂解可以更好的裂解病毒,暴露出更多的抗原或者抗原位点,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样本中病毒量特别低的时候,希望能够获得阳性结果,就希望获得更多的抗原片段或者病毒片段,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裂解液对样本进行裂解,可以明显提高样本中的病毒抗原浓度,从而采用免疫荧光测试条,提高检测的最低阀值,防止漏检。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8中的针对裂解液配方1-6所得的T线均值水平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未特别指出的试剂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以下实施例中的阳性样本为使用病毒滴度为1.51×106TCID50/mL的病毒培养物,分别稀释成1.5万倍、1万倍、5千倍、1千倍作为待测样本分别评估裂解液配方的裂解效果,在现有的裂解液体系中稀释倍数大于1万倍后,T线信号值表现为与本底值相近,判定为阴性。名词解释:本底值,是指没有进样时检测到的信号值。实施例1: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纸制作方法如下,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纸为同批制作的试纸:步骤一:荧光微球标记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将荧光微球与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混匀反应,得到抗体标记物,用复溶液复溶。步骤二:样本垫处理(1)配置样本垫处理液:0.01MpH7.4磷酸缓冲盐溶液,固定质量分数的BSA、表面活性剂、PVPK30。(2)将处理液均匀分散在玻璃纤维上,37℃干燥箱过夜干燥,取出置于铝箔袋内封口备用;步骤三:结合垫处理(1)配置结合垫处理液:0.02MpH7.4磷酸缓冲溶液,固定质量分数的BSA、蔗糖、防腐剂。(2)将处理液均匀分散在玻璃纤维上,37℃干燥箱过夜干燥,取出置于铝箔袋内封口备用;步骤四:抗体标记物稀释喷涂(1)将步骤一荧光微球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用划膜喷金仪以3.0uL/cm的速度喷涂在步骤三处理的的玻璃纤维上,置于37℃干燥箱过夜干燥,取出置于铝箔袋封口待用;步骤五:硝酸纤维素膜划膜(1)将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用0.015MpH7.4PBS稀释到一固定浓度,作为T线溶液;(2)将山羊抗鼠多克隆抗体用0.015MpH7.4PBS稀释到固定浓度,作为C线溶液;(3)用划膜喷金仪以1.0uL/cm的速度进行划膜,置于37℃干燥箱过夜干燥,取出置于铝箔袋封口待用;步骤六:组装切割与装袋(1)将步骤二处理好的样本垫,步骤四喷涂好抗体标记物的结合垫,步骤五处理好的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裁切为适当宽度,依次黏在底板上,每层之间搭牢1-2mm。(2)将粘好的大卡用斩切机斩切成4mm宽测试卡,装进检测装置中。(3)装入铝箔袋中密封保存。实施例2裂解液配方1裂解液1含有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15mol/L的NaCl,1.15g的Na2HPO4,0.12g的KH2PO4,0.5%的CaseinNa,1%的TritonX-100,0.05%的proclin300。所述裂解液的pH为8.0。使用该配方裂解液处理浓度分别为1/15000、1/10000、1/5000、1/1000的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培养物,得到待测样本,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纸上施加样本50微升,15分钟后在荧光度数仪器中检测T线信号,记录并计算平均值,重复5次试验,所使用的测试条是实施例1中制备的测试条。表1配方1检测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培养物浓度为原浓度1/15000时,虽然T线有信号,但几乎与线本底信号,即培养物浓度为时的T线信号相似,这个时候,判断为阴性结果。而培养物浓度为原浓度的1/10000、1/5000和1/5000时,判断为阳性结果。实施例3裂解液配方2裂解液2含有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15mol/L的NaCL,1.15g的Na2HPO4,0.5%的CaseinNa,1%的TritonX-100,0.05%的proclin300。所述裂解液的pH为8.0。使用该配方裂解液处理浓度分别为1/15000、1/10000、1/5000、1/1000的新型冠状病毒培养物,得到待测样本,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纸上施加样本,15分钟后检测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解病毒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缓冲液、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解病毒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缓冲液、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为纳米二氧化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01%-0.1%。


4.如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液包括氯化钠、磷酸盐和酪蛋白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液包括氯化钠0.15-0.45mol/L、磷酸盐1.15-2.9g/L、酪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杨蓉张权峰宋学文叶凯璐周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